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时间:2023-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陶行知先生的话表明,从幼儿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最根本所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实际上是对幼儿实施怎样做人的基础教育,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自身成长的需要。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早抓起,这也是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生活行为习惯、卫生行为习惯、礼貌行为习惯、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自愿参与劳动的行为习惯、举止行为习惯等。

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凡人生之需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要继续培养上去,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陶行知先生的话表明,从幼儿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最根本所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实际上是对幼儿实施怎样做人的基础教育,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自身成长的需要。现在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家长对子女溺爱多于理智的教育,很多孩子形成了自私、任性、独立性差,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浮躁等劣性性格。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早抓起,这也是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

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生活行为习惯、卫生行为习惯、礼貌行为习惯、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自愿参与劳动的行为习惯、举止行为习惯等。在前一章节中,我们已探讨了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这里主要谈后几种习惯的培养。

(一)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

1.让宝宝学会礼貌用语“请、早、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不说粗话、脏话。

2.让宝宝从小懂得尊敬长辈、爱护弱小,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3.礼貌做客,不随意动别人的东西。

4.礼貌待客,不打扰成年人活动。

5.不随意任性和发脾气。

6.乐意与同伴交往,能愉快地与小伙伴一起玩耍、游戏。

(二)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儿童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幼儿时期,是天真好奇、主动探索的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一时期幼儿的特点,注重激发幼儿活动和学习的愿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充满好奇、兴趣广泛的幼儿,一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和游戏,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有较强的克制能力和顽强的精神。因此,我们应从培养幼儿有益的兴趣出发,让幼儿产生良好的愿望,使幼儿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活动,以此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活动中,为宝宝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使宝宝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感兴趣,爱提问,家长可制订一个小问号本、绘画日记本。可以和宝宝一起进行操作,做小制作、小实验等;种植花卉、养小金鱼以培养宝宝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为将来的探索精神播下早期的种子。

(三)自愿参与劳动的行为习惯

虽然宝宝只有两三岁,但从现在起爸爸妈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宝宝参与劳动的习惯。让宝宝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吃饭、刷牙、洗脸,自己走路,自己穿脱衣服和鞋袜,自己整理玩具等。家长不要小看这些小事,随着宝宝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宝宝的自信心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和加强。

(四)举止行为习惯

1.让宝宝从一开始就形成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

2.不挖鼻孔、不吮咬手指。

3.爱护公共环境,不有意损坏物品,不攀折花草树木。

4.不随意涂画墙壁,从小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

5.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喊叫,家长要让孩子懂得个人应服从公共秩序。

6.家长应教宝宝认识国旗、国徽,教育宝宝在升旗时要行注目礼。从小培养他爱国、爱家的情感。

(五)关注孩子的睡眠

孩子有了足够的睡眠,才能精力充沛,食欲良好,身心健康。关心儿童的睡眠,要注意以下4点。

1.让孩子早睡 孩子身高除了与遗传、营养、体育锻炼诸因素有关外,还与生长激素的分泌有重要关系。生长激素是人下丘脑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它能促进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和内脏的生长发育。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势必会造成身材矮小。而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特定的节律,即人在睡着后才能产生生长激素,深睡一小时以后逐渐进入高峰,一般在22时至凌晨1时为分泌的高峰期。如果睡得太晚,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儿童来说,身高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孩子睡觉最迟不能超过21:00,一般以20:00前睡觉最为适宜。这样,就不会错过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期。

2.让孩子睡足 让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有利于孩子生长发育。这和儿童必需的睡眠时间有关。新生儿一天要睡16个小时,3个月婴儿要睡14个小时,6个月至1岁孩子要睡13个小时,2—3岁孩子要睡12个小时,也就是说,婴幼儿一天的一半时间都处在睡眠之中。异相睡眠也称“快波睡眠”“眼跳动睡眠”最能使大脑得到休息。新生儿和哺乳期婴儿异相睡眠占40%~50%,而成年人只占20%,可见让婴幼儿睡足觉是多么重要。

3.睡后请熄灯 通常,熄灯睡眠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协调,代谢平衡。但若长时间处于人工光源照射下,由于微妙的“光压力”,人的视网膜生理调节会受到干扰,眼球和睫状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久之,势必影响视力。

有报道称,晚上经常处于光照环境下的婴儿,钙质的吸收要降低25%左右。钙质的缺乏,也会引起近视,还会带来睡眠易醒易惊,喂奶时间延长,体重增加慢等许多问题,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利。另外,还有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的保护性抑制,导致智力及语言障碍。

为使孩子健康发育,晚间入睡后应熄灯。切记不要在孩子身边开灯干活、阅读或看电视。

4.让孩子脱衣睡觉 乳儿期即是胎儿从出生到1岁这段时间。有的家长让乳儿穿衣睡觉,甚至将手脚包裹起来睡,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乳儿期的儿童生长迅速,在这个时期,若经常穿衣睡觉,会影响乳儿的血液循环,不利于休息,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乳儿的身体发育。脱衣睡觉能够使乳儿睡得更加舒心、坦然,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六)如何培养孩子安静入睡

1岁半以上的孩子睡眠时间较前减少,每昼夜约需13小时。到了3岁每昼夜保证12小时即可。由于孩子接触外界的机会增多,活动量增加,睡前比过去兴奋,常常不能安静,有时还会闹着要爬起来。

1.合理安排好孩子睡觉的时间 夜间睡眠释放的生长激素比白天多得多,可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如夜间睡眠不足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平时要遵守睡眠的时间,一般晚上不要超过9时,早上7时起床,中午睡2~3小时为好。凡是养成按时睡眠好习惯的孩子,才容易安静入睡。

2.在孩子入睡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睡前半小时不要让孩子太兴奋,给孩子洗干净手脸,或洗个澡,3岁开始要刷牙,换上宽松的衣服上床。如白天光线太亮可以拉上窗帘,晚上要关灯,造成安静的睡眠气氛。

3.逐渐培养孩子独自安静入睡的好习惯 从小独睡的孩子会自动安静地入睡,但相当多的孩子需要家长陪伴在旁才肯入睡。对睡前容易吵闹的孩子,家长要寻找原因,有时白天睡得太长了,还不困倦,可以晚些睡。有时家里晚上来客人,或外出回家比较兴奋,可以静一下再睡。有的孩子有夜间喝奶的习惯,随着年龄增长要自然改掉。有的孩子喜欢抱着自己心爱的玩具或小毛巾,嗅嗅小被头才睡得着,可以听其自然(勉强纠正,会发生其他问题),使孩子愉快入睡。

4.父母要随时护理 孩子刚进入睡时会出汗,因此开始要少盖或不盖被子,等完全睡熟后,把汗擦干,再把被子盖好。要注意:在孩子睡觉时,打开气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风直吹在孩子身上。无论是午睡或晚间睡眠,都要脱掉衣裤,穿适合季节的内衣或睡衣。如以衣代被,或和衣睡眠,孩子容易出汗、受凉而感冒。

有些孩子(大多在4岁以下)夜间哭闹,常在固定时间突然醒来不睡,有的不吵,有的大哭,很难哄好,一定要哭一阵才完。这种情况可能与白天兴奋有关,也可能与体质有关。家长不必紧张,只要没有发热或其他症状,过段时间就会好的。

总之,要采取符合孩子自己特点的方法,培养安静入睡的好习惯。孩子在身体舒适、心理满足的情况下,会很快地进入梦乡。

(七)训练小儿大小便

大小便的训练对孩子来说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孩子以往的大小便都是无意识的,现在能够控制了,这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刚开始的成功会让他高兴得每几分钟就想来一次。

在这件事上的成功协作也会使孩子与父母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信任,而且以往对食物和大便都无忧无虑的孩子现在开始以清洁为乐。这对于大人来讲不再有更多的脏尿布;更重要的是孩子自此以后会养成爱清洁的习惯,同时也为以后培养许多良好的习惯打下了基础。比如,让孩子喜欢清洁的服装、干净的身体、整洁的房间,做事也会井然有序,对孩子有许多益处。

训练小儿大小便,不能勉强,要在儿童自愿的前提下进行,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训练,不至于在以后产生大小便失禁的现象。只要孩子大小便不便在裤子和褥子上,就应当适当地表扬。

1.让小儿对便盆产生印象:在开始的一周里,要让他觉得这是一件新奇的玩具,可让他穿着衣服去坐坐。要让他觉得便盆像板凳一样,并对它产生好感。如果孩子不愿坐着玩了,那就应马上让他起来,不能让他觉得坐便盆像在坐牢,而要使他自觉自愿、高高兴兴地去进行。如果第一周还坐得勉勉强强,那就再试1周。孩子不愿意坐便盆不要强迫,坐3~5分钟就应当结束,即使没排出来,也不要斥责孩子。

2.当孩子对便盆有兴趣以后,就可以开始训练让他知道便盆与大小便的关系这时可以让孩子认识的大孩子做范例,也可以告诉他,父母是怎样大小便的,对他要耐心解释。当孩子接受了大小便与便盆之间的联系后,父母可以找个最有可能大小便的时候,把他领到便盆前,建议他坐上去试一试。如果孩子不肯,也不要勉强。只要有一次成功了,那以后就好办了。

每天这样试一试,如果连续两周孩子一点儿没拉到便盆内,就应当将这事放一段,过几周以后再试,直到孩子开始流露出主动的意思,每天再试两三次,看他拉不拉。若孩子成功地将大便拉进了便盆内,要给予热情的表扬,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如一块糖或一个苹果,这将对他起到鼓舞的作用。另外,便盆最好选择塑料的,以避免冬季孩子的皮肤碰上去感到太凉。

(八)孩子爱尿床是怎么回事

2岁以前的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肌肉能力尚未成熟,尿床是自然的事,但有些妈妈却非常心急,未满1岁便硬要训练孩子大小便,有时虽然可以成功,但孩子到了4—5岁时,又可能突然在晚上尿起床来,因此最好还是耐心一点,让孩子懂得控制大小便后再训练也不迟。

孩子到了3岁以后,仍无法控制自己的小便,母亲便要看看训练的方法是否有问题,是否令孩子过度紧张,形成心理压力;又或母亲常在他人面前强调孩子尿床一事,令孩子觉得羞愧,使尿床情况更为严重。母亲应该用轻松平和的态度去处理,孩子自然随着身体的发育,适时学会夜间控制小便。

孩子到了4—5岁,对膀胱的控制已经十分健全,理应不会有尿床的情况,倘若这个年龄的孩子仍经常尿床,可能是心理受困扰所致,必须查究清楚,帮助孩子解除困扰。

5岁的孩子,已懂得尿床是一件难为情的事,尿床后不敢告诉妈妈。时间一长,可能养成孩子自卑的心理。母亲发现孩子尿床,不要用严厉的语气去责备孩子,否则会造成更坏的后果。要知道,孩子尿床已经十分难为情,而这是他无法控制的事。因此,妈妈不要将事情看得太严重,只当它像打翻了汤碗一样去处理便可。晚上最好尽量少让孩子喝汤水,睡前提醒孩子上一次洗手间,便可减少尿床的机会。

有时孩子尿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当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这问题上的时候,尿床的情况会更严重。相反,当大家把事情淡忘了的时候,孩子的尿床次数反而会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不再尿床。

(九)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

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对促进幼儿健康和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从每一件小事入手。例如,给孩子穿衣时,表扬他的衣服漂亮,并说弄脏了就不漂亮了。在清理房子时,问孩子的玩具是否整洁,让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整理自己的东西。

2.通过作业和游戏进行诱导 在游戏活动时,让孩子按游戏中角色的行为要求自己,克服—些不卫生的习惯。

3.多做示范和练习 由于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差,父母要多作细致的示范。例如,教幼儿洗手、洗脸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