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不仅是道德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的智慧结晶。
学而篇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吗?”
有子说:“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仁道也就在心里扎下了根。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两种品德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解析《论语》
《论语》一书,篇幅不多,却出现了很多的重复的章节。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先见于《学而篇第一》,又重出于《阳货篇第十七》;“博学于文”一章,先见于《雍也篇第六》,又重出于《颜渊篇第十二》。又有基本上是重复只是详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字,《子罕篇第九》只载“主忠信”以下的十四个字;“父在观其志”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载“三年”以下的十二字。这种现象只能作一个合理的推论:孔子的言论,当时弟子各有记载,后来才汇集成书。所以《论语》一书绝不能看成某一个人的著作。但《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或启发论辩,富于变化,娓娓动人,教给了后人许多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