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农村,是个群山包围的小山村,全村只有支书家里有个电话机。每次打电话回家,都要提前预约母亲才能接到。
走出大山去省城上大学,和家里联系主要就靠打电话了。虽然长途电话贵,但为了能听到我的声音,母亲还是和我作了一次约定:每个月的第一天晚上8点,一定要往家里挂电话。
那时我和母亲每次通话都是由我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大学生活的情况,然后母亲再介绍家里的家畜、禾苗等长势的情况。通话内容很简单,但母亲却把它当成一个盛大的节日似的。
我们村子小,读书的人也少,考上大学的更是凤毛麟角。母亲能够听到儿子从省城大学来的声音,自然把这个当做一种无限的荣耀。因为全村人只有她才有这个资格。邻居们家里的儿子基本上在外面帮人打工,漂泊流浪,是很少给家里挂电话的,更不要说他们能像我一样能给家里带来大学生活的各种新鲜事物了。
每到月初这天,母亲总是早早地吃过晚饭,穿上好看的衣服,迈着碎步,在邻居大妈们一路的羡慕中,兴高采烈地来到支书家守候我的电话。
大三那年,我恋爱了。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我和女朋友相约去逛街,回来时已是晚上十点多了,我这才想起给家里的母亲挂电话。可转念一想,这么晚了,天气又这么冷,母亲肯定回去睡觉了吧?女友也劝说道:算了吧,你母亲一定回家了,你现在打过去你母亲也接不到了,还浪费钱。我想想也是,母亲不会因为没有接到儿子的电话,在支书家里傻傻守候吧?
回到宿舍,寒冷中,我马上钻进了温暖的被窝,逛街产生的疲惫使我很快进入梦乡。一觉醒来时,已是午夜12点多了,我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入眠。我想起了远在家乡的母亲,在寒夜中,她是否也进入了梦乡,是否在怨怪自己儿子今天没有如约打电话回去?没有接到儿子从省城来的电话,母亲又是如何落寞地走出支书家的?……所有这一切都让我惴惴不安。母亲在孤灯下守候的身影既模糊又清晰,但却一直在我脑海里回旋。
辗转反侧中,一个激灵,我还是跳下了床,奔到寝室的电话机前,拨了这个最熟悉的电话号码。那边竟然传来母亲急切又兴奋的声音:娃啊,我就知道你会打电话回来的……
在母亲絮叨声中,我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此时,窗外夜色苍茫,寒风正呼啸着。
每个月第一天晚上的8点,从省城的学生宿舍到村支书家的电话机旁——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距离,一个多么暖人的约定!电话的这头是儿子,电话那头是母亲。而一个迟到的电话,不仅牵出了儿子的眼泪和歉疚,更让我们在寒风呼啸的气氛中真切地看到了母爱所能达到的宽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