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同样,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个“好”字该怎样理解呢?把孩子教“好”,并不仅仅是指让孩子学习上争得第一、长大后在某个领域出人头地;也不一定跟财富、地位、名声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每个女孩都是不同的,因此,“好”的标准也因人而异。教育要符合孩子的个性发展,不能单纯地以社会成就(例如财富和名声)作为培养目标,而是要让她做最好的自己。
把孩子“教好”,就是让她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强制要求她成为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是对她的尊重,也能使她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所以,根据自己的小公主的特点制订教育方法,让她开心、健康地成长,孩子就会越来越好!她只需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儿,明天比今天多些进步就足够了!
但遗憾的是,大部分父母都局限在自己的经验里,以成人的认识以及社会的要求为目标,一味地“教育”孩子、“塑造”孩子,甚至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教育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满足自己,这样自然会阻碍孩子的正常发展。
其实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所有经验和认识,以及感觉、需要都跟成人有很大的差距,要教育孩子,首先就要清楚自己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的想法、找准教育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从孩子的需要入手,考虑教育的手段;从孩子的发展出发,选择教育方式,这需要父母有足够的智慧!
说到孩子的教育方法,很多父母都会循章据典。他们会振振有词地说:“教育讲方法有错吗?”教育讲方法的确没有错,但错的是家长们对方法的滥用和套用。我们知道,产生同样结果的原因未必是一样的;而同样的原因,也不一定发展成为一样的结果。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却常常忽略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经常套用某个专家的方法,套用书本上或者别人教育孩子的经验,却经常忘了“此孩子非彼孩子”。所以,教育经常陷入死角和误区中。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要想使教育有成效,就必须遵循正确的教育原则,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如果盲目套用所谓的教育经验,听信“专家”的言论,违背自己孩子的个性和成长需要,就必然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也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压力。家庭教育,重在原则和方法,原则和方法正确,就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原则和方法不当,则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
那么,在培养女孩的过程中,家长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坚持“严”与“爱”相结合
家长对女孩往往更加宠爱,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爱也要有个度,不能溺爱。父母要把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把握好疼爱与溺爱的界限。对女孩既要疼爱,又要对她严格要求,只疼爱而不严格要求,就成了溺爱。溺爱无度很可能会使孩子遭到毁灭。正如高尔基所说:“爱护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然而,会教育孩子,这就是一项伟大的国家事业了。”
当然,年轻的父母有时很难划清爱护和溺爱的界限,但溺爱确是孩子一切不良品行产生的温床。因此,家长不能因为疼爱孩子便由她任意妄为,基本的教育原则什么时候都不能变。因为只疼爱,没有教育,容易走向溺爱;只教育,而没有疼爱,则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受到伤害。正确的做法是,把疼爱和讲道理融合起来,做到爱中有教,教中有爱。从孩子的学习、智力培养到日常生活中的品德培养,都应该坚持这一原则。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女孩,她们还处于需要家长更多关心爱护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家长一方面要给她们充分的爱心和照顾,另一方面也要多方面要求她们,以使她们更好地成长。
2.坚持教育上的一致性
一致性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求家庭所有成员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必须一致;第二,要求家庭与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相一致;第三,要求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因自己心情好坏而改变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和方法应长期如一。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随着自己情绪的变化来改变教育方式。高兴时,拿孩子当宝贝,爱护有余,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高兴时,拿孩子当出气筒,看孩子处处不顺眼。这种喜怒无常、时冷时热的做法,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家庭成员如父母、祖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应一致,否则就会使彼此间的教育影响相互抵消,而且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该听谁的,甚至给孩子提供了提出某些不合理要求的可乘之机,因为孩子觉得反正有人护短,便有恃无恐。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做到要求一致,态度一致,方法一致。这样,孩子会感到家庭成员意见的坚决,非服从不可,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得到正面的强化和巩固,而不良的行为习惯就会逐渐消除。除了家庭教育要一致外,家庭与学校、社会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也必须一致。上述各种教育相配合,才可能将各种教育因素汇聚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帮助和引领孩子健康地成长。
3.坚持“以孩子教育孩子”的方法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只有在与伙伴的共同交往、游戏活动中,才可能真正理解各种集体生活的原则,培养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合作等优良的个性品格。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也正是在学校生活中得以发展的。在孩子进入小学后,会有强烈的结交同伴的愿望。为了保证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必须为其创造良好的集体环境,让孩子学会交往,学会共处。
首先,父母应采取多种形式,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孩子选择一些年龄相仿、性格相近的小“闺蜜”,使她们彼此交往。同时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图书、玩具等拿出来和同学一起玩,使她形成“分享”的意识。
其次,要让孩子多去公共场所,多参加一些兴趣小组、多去少年宫等有许多伙伴可以一起学习、娱乐的地方,这可以充分锻炼她的交往能力,使她逐渐积累起丰富的社会经验,为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4.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既是家长抚养和教育的对象,又是发展的主体,是在自我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而成长起来的。孩子要对每一件事物有所认识,就必须亲自去接触、亲自去观察、亲自去操作,如此才能去思考、去理解。成人对孩子的活动应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在提供安全和必要指导的前提下,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她尽情地去活动。同时,家长也要敢于让孩子去担风险,不必事事插手甚至包办。孩子只有在跌爬滚打中,才能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5.“表率”原则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是孩子最早、最直接和最经常的模仿对象。正如埃里克森人生八大发展阶段论指出的那样,“年幼的孩子会模仿父母,以父母的形象为榜样,不加区分地予以认可和接受,因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关系到孩子的个性形成。”这就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还应加强自我教育,为孩子树立一个好形象,以表率的力量感染、教育孩子。
6.“适度”原则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要求、爱抚、批评、表扬时都应做到适度,过度或不及都会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家长对孩子的优点和缺点,进步和退步应给予正确客观的评价,给予适度的鼓励或批评、指正,以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过分的夸奖、表扬会使孩子沾沾自喜、骄狂;过度的批评、责罚则会使孩子胆怯、不自信、自卑;过多的保护会使孩子依赖大人、独立性差;过于放任孩子又会使孩子变得自由散漫、随心所欲、任性。因此,只有把握住教育孩子的“度”,才有可能使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才有可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