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女孩学会解决问题的技巧

教女孩学会解决问题的技巧

时间:2023-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们解决任何问题之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为了成功地解决问题,就要采取一定的策略。为了避免女儿在遇到问题时手忙脚乱,家长要提前做好“功课”,教给女儿解决问题的技巧。家长在教会孩子遇到困难保持冷静的前提下,就要帮助孩子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学会了检验解决方案的方法,以后遇到这种问题时,就能自己快速地决定用哪一种方法了。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做事是不可能有计划性和自觉性的。

在我们解决任何问题之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为了成功地解决问题,就要采取一定的策略。作为家长,首先要教会女儿能冷静地面对问题,然后再分析解决方法。

为了避免女儿在遇到问题时手忙脚乱,家长要提前做好“功课”,教给女儿解决问题的技巧。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1.保持冷静

平日里保持冷静很容易做到,但在突然发生的状况时还能镇静自若,那就困难得多了。面对困难的时候,要么征服了困难,要么被困难所征服。在困难面前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保持头脑冷静,那么,所有解决问题的技巧都无法派上用场。

所以,家长首先要教会女儿的就是冷静,至少不能在困难面前乱了阵脚,手足无措。因为,遇到困难时,怎么慌乱都解决不了问题,怎么抱怨都没用,只为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方法。

2.要有自信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其实你所遇到的问题并不像你你想象的那么大。你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它。”让女儿回想一下最近遇到的问题,当时是怎样解决的,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有时孩子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没有家长的帮助下,她屡屡尝试屡屡受挫,便很容易在心里产生畏惧情绪,甚至丧失自信心。这时,家长一定要及时地给予孩子鼓励,让孩子从失败的经历中找到自己行为的可取之处。家长要让她知道,没有人是万能的,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很正常,而且即便不能彻底地将问题解决掉,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积极地开动脑筋,尝试不同的方法,这就是一种进步。孩子的自信心非常脆弱,所以,不时地给她一些鼓励,一些夸奖,不让她因为失败的经验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3.不被问题所吓到,学会将问题分解

很多看起来解决不了的难题,其实仔细分析起来,就能发现它是由很多不太难解决的小难题构成的。家长在教会孩子遇到困难保持冷静的前提下,就要帮助孩子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的思维可能没有成人那样缜密,能分析得很透彻,这时家长就要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地帮孩子找到各个解决问题的突破点,然后再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那些容易应对的小难题。

4.利用以往的经验去解决难题

有些难题看似唬人,其实它可能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和孩子以往解决过的一些问题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当孩子在难题面前想不出新方法时,家长不妨引导孩子回忆以往解决问题的经验,教会孩子从以往的经验中寻找答案。

以上这些技巧可以让孩子在突然遇到困难时不至于手足无措。为了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家长还可以要教给孩子一些具体的解决问题时采取的步骤:

1.明确问题所在

假如孩子弄不清楚自己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又怎么采取下一步行动呢?所以说,帮助孩子明确问题所在,可以帮孩子省下不少时间和精力。

2.收集所有相关的信息

想要把一个难题完美地解决掉,就要逐步地进行分析。家长可帮助孩子收集一些与问题相关的信息,然后再逐条分析这些信息,看看到底是哪里不对劲。比如,问题是出在计划的制订上还是执行的过程中?该从哪一块去着手解决?

3.列出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

当解决问题的关键渐渐明晰之后,家长可以让孩子列举一些她想到的解决方案,然后再评判哪一种方案能真正将问题解决掉。孩子能够列出的解决办法越多,她就越自信,从而也能更快地将问题解决掉。

4.检验可能采用的解决方案

如果孩子已经将自己想到的解决方案按优先顺序排列出来,但还是难以断定哪一种方案最可行,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出决定。家长可指导孩子挑选出一两种最可行的解决方案,缩小选择的范围,然后再教她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孩子学会了检验解决方案的方法,以后遇到这种问题时,就能自己快速地决定用哪一种方法了。

5.选择最佳解决方案

最佳解决方案一旦选定,就要投入大量精力去解决问题。所以,家长一定帮助孩子选出最可行的解决方案。如果孩子对已选用的解决方案尚有疑虑,家长要帮她坚定信心,督促她全力地投入到解决问题中去。

6.有计划地实施方案

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孩子在实施方案时踌躇不前,没有足够的勇气、决心和信心付诸行动。此时,家长就要引导孩子按照最初的计划,逐步去执行。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做事是不可能有计划性和自觉性的。其实,只要家长对孩子加以有意识地培养和引导,孩子能很快地学会自觉地按计划做游戏和学习;而孩子一旦养成了有计划和自觉做事的习惯,不仅可以在很多事情上让家长少费心,而且还能将这个习惯运用到学习中。

所以说,尽早培养孩子的计划性和自觉性好处良好,不过,家长也不能操之过急,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步,家长要把自己制订的计划详细地告诉孩子,要用与孩子商量或征求意见的口气。例如,星期天吃早饭时,跟孩子说:“今天我想这样安排,你看好不好?吃完饭我们去动物园玩;中午从动物园出来去姥姥家;下午2点从姥姥家出发去博物馆看画展;回家后,你画给我一张画,怎么样?”孩子可能没有时间概念和计划安排的概念,但由于父母一本正经地跟她商量,孩子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不懂装懂”地点头表示:“那好吧。”次数多了,孩子就能慢慢体会到时间安排对于处理一些问题的含义了。

第二步,家长只说出具体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决定先后实施的次序。比如:“今天我们去公园玩三项内容:划船、坐碰碰车和跳跳床。你来安排玩的次序,好不好?”如果孩子的安排基本合理,就照她的安排去做;如果不合理,家长就要帮她进行适当地调整,并跟她讲清楚为什么要那样安排。

第三步,家长提出大概要做的事,让孩子自己决定所做的具体事项。比如说:“今天上午我们可以到公园玩两个小时,你看玩什么,怎么玩?”孩子想玩的内容或许会很多,开始会说出很多种游玩事项。这时家长要告诉孩子,玩哪一项需要用多长时间,计算一下两个小时只能玩三项。然后让她从之前提出的计划中再选出三项来。这样,家长就帮孩子把游玩的内容与时间的概念联系到一起了。

孩子学会了作计划,并懂得了按计划解决问题,在家长的稍加引导下,就能比较顺当地处理问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