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性腹泻 多发生于产科的新生儿室,系消化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或病毒所致。传染性强,易暴发流行。患儿每天排便10余次,呈黄水样便,渐变绿色且酸臭,无黏液或脓血,容易发生脱水及酸中毒。应该及时隔离、纠正脱水和酸中毒,细菌性感染者应选用有效的药物做针对性治疗。
2.学步婴儿腹泻 多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因忌油而引起腹泻。大便每日3~4次,少数病儿每日可达10余次。一般上午次数比下午多。尤其早晨必有1次,其大便量多且干,以后几次大便或稀薄或黏稠。除大便次数增多,其他无异常。这种腹泻为自限性疾病,只要调整食谱,不需特殊治疗也会好。
3.惊吓性腹泻 婴儿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受惊后容易造成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而腹泻。以患儿惊惧不安、睡中容易惊醒为特点。其便稀如水,一日数次,黄色无味,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饮食起居多加注意即可。
4.饥饿性腹泻 小儿因进食过少,饥饿状态下肠蠕动增加,肠道消化液增多,于是形成腹泻。其特点是排便次数多而量少,为黄绿色或棕色黏液便,便中主要成分为无气味的肠消化液。对此类腹泻治疗不要操之过急,应适当给予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多种维生素以增强体质,改善胃肠功能。
5.秋季腹泻 该病为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多发生在深秋时节,常伴有咳嗽、流涕、咽部充血等上呼吸道症状。腹泻、呕吐、发热和腹痛是该病的四大特点。大便为白色或浅黄色,无气味,含水量较多,每日数次,甚至10余次,严重者可导致脱水及酸中毒。治疗秋季腹泻不必禁食,可少量多次地给高热量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稀牛奶等。因该病系病毒所致,故一般不用抗生素,而以中药辨证施治为主。
6.蛔虫性腹泻 蛔虫分泌的毒素或死亡虫体崩解产物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强或肠黏膜水肿引起腹泻。多发生于2~5岁小儿,每日稀泻2~4次,多为水样或不消化的食物残渣,伴阵发性脐周轻度疼痛,做大便镜检可见蛔虫卵。治疗原则为驱蛔止泻,蛔除泻自止。
7.外感腹泻 又称胃肠性感冒。冬季因受风寒,夏季因受暑湿都可使小儿发生胃肠功能紊乱,胃肠道蠕动增快而引起腹泻。外感风寒所致腹泻以鼻塞、流涕、发热、恶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伴大便次数多而清稀为其特点,在治疗外感的同时,可以适当服用收敛止泻药。治外感风寒可选用甘和茶、神曲茶等,治外感暑湿可选用藿香正气水、六一散等。
8.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 又称发酵性消化不良。为进食淀粉、糖类食品过多而引起。粪便量多、成堆状或糊状,伴有很多泡沫,有酸臭味,颜色黄绿,一日数次,并且多伴有腹胀、肛门排气多等现象。患儿应少吃糖,多饮水,以减轻肠道负担。同时可选服食母生、胰淀粉酶、多酶片,或用谷麦芽煎水喝,以助消化,一般在1~2天内即可恢复。
9.蛋白质消化不良 又称腐败性消化不良。由于过量摄入鸡蛋、鱼、肉等动物蛋白质所致。大便次数不多,呈黄褐色稀水便,有奇特的臭鸡蛋气味,或伴有腹胀、恶心、呕吐,患儿必须控制动物蛋白质的摄入,多吃蔬菜及菜汤,同时吃些山楂片,或将鸡内金焙干研末吞服,还可服用胃蛋白酶、多酶片等助消化的药物。
10.脂肪消化不良 又称脂肪泻。由于过食油类食物所致。大便次数不多,颜色灰白,性状稀如粥,带泡沫,含有较多的奶瓣,甚至外观呈油乳糜状,粘在手上有油腻之感。患儿必须吃得清淡,或喝点炒米汤(大米炒黄后煮成米汤),以帮助脂肪的消化与吸收。倘若因母乳喂养引起的腹泻,而小儿生长发育并未受到影响,则喂乳可照常,待宝宝添加辅食后腹泻会自然好转。
11.中毒性消化不良 又称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炎。由肠道细菌感染而致。春夏发病较多,呕吐、腹泻、高热为主要症状。腹泻次数频繁,一般每日10~20次,为水样便,呈喷射状排出,黄绿色,有恶臭。常发生脱水、酸中毒、昏迷、休克等并发症。该病来势凶猛,变化迅速,故应及时住院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