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优化家庭环境。应该看到,家庭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它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必然的。但是,人不能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环境。同时,经过人的主观努力,家庭环境也是可以改变的。就是说,经过人的努力,积极创造条件,可以将不好的环境改变为好的环境,形成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氛围。有的家长常常抱怨自家的环境这也不好,那也不行,怨天尤人,无所作为。这样的家长应该扪心自问:你究竟为优化自己家庭环境做出了哪些努力,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呢?岂不知,家庭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经过努力,这种环境也是可以优化的。关键是主观上要努力,积极创造条件去不断优化。
优化家庭环境不能搞“单打一”。有的家长在优化家庭环境中,只注意物质环境的优化,而忽视了其他环境的优化。有的家长给孩子布置了一个豪华房间,房内高档的写字台、书柜、计算机、电视机、钢琴、沙发等应有尽有,书柜内摆满了各种经典名著,可孩子就是不爱学习,书柜中的经典名著摆放了数年,一次都未翻过,早已落满了灰尘。孩子辍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与社会上的坏人鬼混,走上了犯罪道路。而有些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弟,穷得连上学书费都交不起,但非常爱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表现俱佳,长大后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还有一些家长只重视家庭学习环境的优化,而忽视家庭人际关系的优化,亲子之间思想隔阂,不能互相沟通,家长觉着有怨气,孩子心里也不痛快,家长想让孩子尽快提高学习成绩,孩子就是不想学习,整天出去玩,这样做也不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实践证明,优化家庭环境不能搞“单打一”,不能只顾物质环境的优化,忽视其他环境的优化;而要进行综合优化,尤其要重视家庭精神环境的优化。
要净化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这对于家庭环境优化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就是说,家长要采取严厉措施,严防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游戏软件、玩具等流入家庭,毒害自己的孩子。要指导孩子使用绿色上网软件,以便为家长监管孩子在家庭中的上网行为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要善于言传身教,切实为孩子做出好榜样。无论是物质环境的优化,还是精神环境的优化,都是要依靠家长来进行的。家长是优化家庭环境的主体力量。离开了家长的努力,家庭环境优化就是一句空话。这里的关键是家长要言传身教,切实为孩子做出好榜样来。试想一下,家庭虽有好的物质环境,但家长自己却不爱读书看报,而热衷于通宵打麻将、扑克牌;家长教育子女要尊老爱幼,而自己却不孝顺老人,并用棍棒来教育孩子;家长教育子女要处理好家庭内外关系,而自己却夫妻不和,闹不团结,动不动就争吵打架,闹离婚,甚至在外“包二奶”;家长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而自己却整天用公款请客送礼,吃喝玩乐,如此等等。这样的家长是很难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的,即使家庭某一方面环境得以优化,也是很难影响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