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心理学的观点,晓瑞在学习上所出现的疲劳并不是生理性的,而是一种心理性的疲劳。心理疲劳是一种多半带有主观体验性质的疲劳,并不完全是客观的心理指标的反映。
生活中经常可能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学习时,疲劳得昏昏欲睡,可这时有人唤他去打球,他马上倦意全无,生龙活虎般地跑上了球场;夏天烈日下挥汗收割的农民,常常并不感到有多么地劳累,可有些整天躺在床上、什么活儿也不干的年轻人,却感到自己累得不行。这些都说明了疲劳有生理与心理的区分。
许多人在感到疲劳时,会诉说自己体内发生了各种变化,觉得自己已精疲力尽,什么也不想干了。但是不少关于疲劳的生理变化与自我心理体验异同性的研究证明,人体产生的生理变化与主观体验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某些主观体验非常疲劳的人,通过生理生化的测试,诸如神经反应、肌肉张力、心电图、血乳酸、尿蛋白等指标的测试,却并未发现太大的变化,而另一些主观体验不太疲劳的人,其生理变化程序却可能达到相当的水平。这说明疲倦感与人从事活动的心理体验有紧密的关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如果长期从事单调、重复的工作,伴随着机体生化方面的变化,中枢局部神经细胞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抑制,致使人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和兴趣明显降低,直至对这种工作和生活产生厌倦,并产生了心理上的疲劳感。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累”也成为中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他们感觉到的累,就是精神不振,心力疲惫。有调查表明精神疲劳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的隐形杀手。
处于心理疲劳时,人的反应速度、灵活性和准确度都会降低,而且大多数人会表现出消极的心态,轻者感到无聊厌烦,重者则悲观厌世。因此心理疲劳特别是生理、心理皆不成熟的中学生的心理疲劳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教会学生“心理按摩”,以消除心理疲劳。
引发中学生心理疲劳的原因之一是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过重。两点一线,课程繁多,起早贪黑,仅仅是躯体上的累。问题的关键是精神上的累——升学的巨大压力、同学间的激烈竞争、老师的严厉要求、家长的过高期望等,这些无形的精神负担始终无法摆脱,便会产生种种自卑感、挫折感、无助感。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说心理素质极强的学生尚能保持心态平衡,那么那些普通学生,尤其是心理调节能力差的学生则会不堪重负而疲惫异常。
引发中学生心理疲劳的原因之二是由其不切实际的追求造成的心态失衡。人生有追求本是好事,只是不能太急功近利或者太追求完美。
现实社会千变万化,诸多诱惑形形色色,种种不公平、不平等还顽固地存在着,中学生的心灵世界早被塞得满满当当,可许多学生欲望太多太高,心态自然失衡,“活着没劲”的感叹和失落悲观的心情也就滋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