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龄前和学龄后有许多的不同,环境不同,规则不同,他人对他们的期待也不同。在这个角色转换过程中就会发生很多事情,既锻炼孩子,也考验家长。
我的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之后我该如何和学校、老师沟通,如何疏导孩子?
这个主题的重心似乎在后者:如何沟通,如何疏导。大家也更多地关注了后者。我的建议是先讨论前者,产生这个议题的前提:“被欺负”。重现事件后是否需要重新定义这个主题背景。
一年级男生小凯排队去食堂吃饭时没有排整齐,饭后班长带三个女生拦住小凯,发生冲突,小凯衣服破了三四个洞,脚也受了伤。大约一个礼拜后妈妈发现。妈妈做了三件事,一件是向孩子了解了事情发生的缘由并安抚了他;第二件是和老师确认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奇怪于老师没有及时通知家长;第三件是通过外围(其他家长)了解了班长是怎样的一个小孩。
大家对于老师对于班长对于学校都有许多自己的看法。妈妈的关注点也渐渐地从孩子被欺负过渡到了老师的处理方式,从老师的处理方式联想到学校校风。我开玩笑:接下去要批判教育体制了!
越是泛化越是无力,也许此刻我们有能力处理这个事件,但无力(暂且自认为无力)和体制抗衡。或者说,将我们的能力用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我们有自信,用来面对整个体制,效能会极微小。伴随着这个无力感的也许会有愤怒和焦虑,而这些泛化出来的情绪对这个事件本身并没有太大帮助,对我们关注的中心(孩子)并没有太大帮助。再悲观一点,如果处理有偏差,还会给自己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尽量地把焦点放在这个事件上,至少把处理这件事当作首要的事情。
从外围去了解班长,这不失为一个更加客观看待的方法,也可以进一步确认这个冲突发生的“性质”,对引导孩子以后如何与她相处也有帮助。一圈了解下来之后,妈妈对这孩子的印象不佳,似乎太霸道了。也许,正是这份霸气让她合适当一年级的班长吧。对于妈妈来说,觉得自己孩子被欺负的可能性又增加了一些。
其实,无论是怎样霸气的一个孩子,她依然是基于这个年龄层面的“霸气”,带着很单纯地执行老师指令的想法以及满足老师期待的成就感。就事论事去看待她,尽量地不用成年人的思维去度量她。也许处理的方式欠佳,那么针对这个处理方式去应对;也许其中有误会,那么针对这个误会去解析,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有个不可忽视的重点是:我的孩子是考量的主角。
家长隔着学校的围墙,很难看到真相也很难越过去代劳,所以,了解自己的孩子的特点,了解他的反应模式,亲子关系是否良好亲子沟通是否顺畅,这些的重要性要远甚于对班长的反感、对老师的质疑、对学校的失望。
当妈妈去找老师了解情况时,老师一股脑儿把这件事交代完毕并表示当时已经处理好,至于没有及时告知家长,是因为忘了。妈妈的出发点也许是想有一些交流而非听故事,所以略感失望。
也许老师对家长找上门都是心生防御的,所以尽量地事先把事情说个圆满;也许老师本身能力有限,家长也不用抱过高的期望;也许因为孩子太多,老师也顾不上太多细节,各打五十大板完事……
实际上,在事情已经发生之后,家长找老师的出发点需要自己想明白。如果是去了解事情的真相,这个也许作为当事人的孩子更值得信任;至于老师的处理方式,估计孩子也已经告诉妈妈。那么找老师是为了什么呢?我想更多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态度,借此机会让老师知道自己的底线、亲子关系、对老师工作的支持。这个态度不讨好谄媚也不为难指责,把握这个分寸是家长的功课。
也许,通过更多的了解,通过感受和情绪的沉淀,对于孩子是不是被欺负会有个全新的定义。可能,只是一场冲突,因为力量不匹配显得“被欺负”了。不同的定义会影响妈妈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自身的情绪状态。
有了这些铺垫之后,我们的关注重点集中到这个事件本身上来,并将焦点放到了孩子身上。
妈妈做了两件事:1.我问了孩子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孩子也告诉我了;2.我安抚了孩子,告诉他下次再发生要找老师,或者躲开。
除了这两点,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或者说,我们除了理性的分析还能在感性层面做点什么?我们除了告知之外是否还能帮助孩子挖掘他自身的能力,他如何思考以及有什么其他应对方式?以下可以有四项功课:
一、接纳他的情绪,包括在事件中产生的以及重述过程中产生的,可能会有愤怒、羞愧、害怕、无助等等负面情绪。不去评判是非对错,多一些倾听,表示了解,如果孩子需要,可以和他解读一下这些情绪,让他更深地去理解和体会而不是选择逃避和否认。
二、接纳孩子的“有限”也试着让孩子理解对方的“有限”。也许孩子的应对方式并不是最佳,也许这个事件本身是因他“犯规”而起,这就是他的“有限”。他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有限是他这个阶段的状态,每一次认识到自己的有限都会让他学习,学习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也学习在冲突中如何应对。冲突的对方虽然人多,也都是孩子,也都是“有限”的,也许作为班长,比一般孩子懂得略多,更有规则感和责任感,但处理方式依然有许多“有限”。这些冲突以及孩子们的反应也会促进班长的学习,在将来的相处中会用更合适的方式。
三、和孩子探讨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规避这类的冲突,用讨论代替支招。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和判断,也有自己的智慧。父母过多地支招和授意会堵塞他的思维,而最好用最持久的办法是基于他自己思考得来的。在前面两点的功课基础上,引导他思考,在这个事件的经历中生成自己的智慧。父母的支招作为辅助,为他拓展更多的可能而非代劳。当然,这个过程中,父母也需要处理自身的一些情绪,如果依然困在自己的情绪中(我的孩子被欺负了),那么对孩子的指导也会带上很多自己的色彩。
四、帮助孩子从事件中抽离出来看事件。如果是别人发生了这种事情,我们会怎么看待?这个功课可以帮助孩子扩大自身格局,也可以考量出这个事件在他身上的遗留有多少。他是怎么看待班长或者班干部的角色的?他对老师的处理有什么想法?他觉得学校的规则是合理的吗?如果他有一些自己独特的想法,并且也符合尊师重教的前提,不妨主动和老师聊聊,大部分老师会欣赏有自己想法、做事主动、勇于担责的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