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辰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是个很优秀的女孩子,一、二年级的成绩虽然不能代表一切,但还是凸显出女孩的优异和辰辰的一般,就连一起课外英语学习,女孩也是老师的宠儿,辰辰的学习状态一般,更别说其他才艺了。在她的映衬下,辰辰这个男生越发显得欠优秀了,辰妈“等得起”的心受到挑战,虽然知道不能将力气用在“奋起直追”上,但也会疑惑:要不要和优秀的小朋友保持距离?
维果茨基(著名心理学和教育学家)提出两个概念,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
所谓现有发展水平即指儿童独立完成一件事的心理水平,传统的智力测验所要了解的就是这种水平。
而所谓“最近发展区”则是由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来确定的。
我们通常讲“给孩子设定踮踮脚能够够到的目标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也带有这个理论的色彩。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一直面对和处理现有发展水平就能完成的事情,那么,他就待在学习状态的“舒适区”,对生命力旺盛、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有点“浪费”了。
比较理想的学习和教育是充分利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能不断地将后者转化成前者。有小伙伴一起学习,是创造类似情境的比较方便的方式,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各种刺激源。群体教育的好处在这一点上尽显,一对一的教授不容易把握分寸,缺乏来自同伴的刺激也让孩子学习的动力马达不够强劲。
发展心理学中也特别说明,孩子最容易受“比自己优秀的伙伴”的影响并激发学习的动力。而我们孩子几乎都能从身边寻找到比自己“优秀”的伙伴,如何利用好伙伴的力量,如何用好“最近发展区”是家长关注和利用的重点。
以上理论可以说明一点:辰辰目前所处的学习情境是符合孩子心智发展需求的。但,确实也有许多孩子因为伙伴太优秀太耀眼感觉到压力并失去信心,把自己发展的潜力也一并抹杀了。
在老师和家长不断强化他好你不好的情况下,孩子会越来越认为自己不如伙伴,差距也会越来越大,那么,和优秀孩子在一起的好处没能得到反而打压了自己孩子的自信心。
发现孩子的优点和优势是爸爸妈妈的一门功课,优点指的是已经呈现的、可以具体化的部分,优势是指潜在的能力、感觉到的“好苗头”、孩子行为模式倾向。具体化的部分当下就可以被看见,未来的可能可以通过描述去“预言”,当一个孩子感觉到自己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时,他更有面对“此刻不如伙伴”的勇气。
每一个孩子都有亮点和自己的优势。孩子的自信心不仅仅来自学科的成绩,还有很多更宽泛的层面,比如行为习惯、社交能力、情商、毅力等等。哪怕是一门学科,比如语文,也可以多方面地去看待他的优势:阅读?表达?书写?作文?在A处获得的自我价值感会让他迁移到B处的自我认同,当他觉得自己可以的时候,配合方式方法,开花自然会结果。父母对于“显得不够优秀”的孩子需要改变一下策略,不要从他的弱项下手,而是发掘他的优势,并将它搭桥到某个具体的任务上。
男孩女孩的身体与心智发展节奏有所区别,女孩以7岁为一个节点,岁数每逢7的整数倍数都是她的重要飞跃节点,比如7岁左右脑力大开,14岁左右身体发育迅猛、思维能力突增;而男孩以8岁为一个节点,相比女孩,会“晚熟”一点,但进入学校教育却没有男女之分,因此就产生了差异。这个差异只能依赖家庭教育去弥补,做一位智慧的等得起也会引导的家长非常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