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这个主题,覆盖面几乎是所有家庭。从时间管理聊起,聊到自我负责,聊到奖赏,聊到做事风格……没有一个主题是单独纯粹的存在,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而非一项任务,就如教育对象——人本身一样。用系统的、整体的眼光去看待单一的主题,会得到更多的启发和领悟。
百合对女儿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快点快点”,觉得自己女儿做什么都慢,总想去催促她,结果是越催越慢。
Ella家情况相似,每天早上经常因为催促孩子“快点”闹得不开心。
Edith有两个女儿,每次吃饭时,奶奶就会说:谁吃得快有奖励!Edith不赞成奶奶的方式,但也觉得大女儿很拖拉,回家会先吃东西,玩,直到晚上七八点钟才开始做作业。
为什么妈妈总是觉得自己孩子慢呢?我们“以人为本”地看还是“以事为本”地看?有些时候,是因为事情着急了而非做事慢了,比如上学要迟到了,着急,妈妈就感觉“孩子太慢了”,如果“穿衣服快一点” “吃饭快一点”“洗漱快一点”就好了。换一个角度,这个年龄的孩子“只有这么快”,那么上学迟到这件事的归因就会从孩子转移到时间安排上,属于可以改进的可变因素。如果归因为孩子“慢”,这个标签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快不了。
当家长不断催促的时候,焦虑会传递给孩子。如果一件事重复发生,叫他起床却总不肯起床,出不了门,吃饭特别慢……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其次是时间上的安排,合理和宽裕,保有弹性。
小学阶段,让孩子形成一定的节奏感很重要,我会给孩子设置四个不同的闹钟——起床、洗漱、早餐、出门,孩子的感觉不是妈妈喊她起床而是闹钟喊她起床。闹钟作为第三方,提醒孩子也约束着妈妈,因为妈妈也要紧跟步伐为孩子准备早餐给孩子准备衣服送孩子上学,那么从孩子的感受上“妈妈和我是同盟军”。尽管也会有不想起床的时候,但不会和妈妈有冲突。偶尔,妈妈表示“我也起不来”的时候,会唤醒孩子的“自我负责”,她会意识到迟到的后果是自己承担而非妈妈承担,是自己要上学而非妈妈要上学。有一次女儿不想起床,我就问:“你打算起床了吗?如果你现在不起床,那妈妈也再去睡会儿。”结果她飞快地起床了。对于小学生来说,自律和自我负责是这个阶段人格发展的重要课题,他们有能力也需要面对。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给足时间和频率,孩子确实会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过早地用规矩来影响他,一方面不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另一方面也会弱化父母与孩子的情感连接。帮他一起去做到,而不是要求他去做到。对于比较幼小的孩子,尊重他的感受比夸他遵守规则更符合孩子的内在需求。对于规则,在社会化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要求和帮助孩子建立,但尊重他的感受相对来说会少一些机会,父母需要更多地意识到这一点并做好这个陪伴者的角色。以此为基础,父母的约束容易得到孩子的合作,孩子对规则的认识和遵守会过渡得更加自然。
无论是时间观念,还是完成一项任务,我们平时要表达的理念是:你需要、并且有能力“为自己”达成。有了“为自己”这个概念,当孩子遇到困难,更容易积极面对,并思考解决方案。每天都会有事情发生,父母有很多去引导的机会,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多多练习。作为陪伴者的父母,用奖赏来强化孩子的行为并代替标签式的评判,从而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奖赏可以理解为一种认可,物质与非物质并重,核心是孩子想要的,否则奖赏就没有意义。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奖赏将他的行为和美好感受从心理上关联起来,只不过借用了一个载体来推动。这个载体必须是有加强和推动作用的。我们越来越不推崇物质奖励,其原因是整个社会越来越富足,许多物质对孩子来说并不稀缺,所以不算是一个好载体。了解自己的孩子,探究一下他的需求,我们会发现孩子想要的不一定是我们以为他们想要的。我倾向于笼统的承诺:满足你一个愿望,并且可以自己选择时间兑现。
时间管理作为一个习惯形成的范畴,奖罚会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用得好用得妙,皆大欢喜。有时也会遇到挑战,孩子会告诉我们同学妈妈是怎么奖励的。就如父母眼里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孩子眼里也会有一个“别人家的妈妈”。我们在比较和观察、理解和接纳下爱孩子,孩子也一样会比较和观察,也一样会理解和接纳我们。和孩子坦诚表达自己的看法,表达“我们家的风格”“我们家目前的能力”以及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对于比较小的孩子(十岁前),对爸爸妈妈的爱和陪伴会有更大需求,一个吻、一个拥抱、陪着入睡都会成为孩子的诉求,对于比较大的孩子(十岁后),想要更多的自主权,想拥有同伴有的一些“装备”,想为自己预备一个免于惩罚的机会。这些,是更加独立,心智发展到更高程度的孩子的诉求。了解成长中孩子的特点,奖励这个招式用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Cindy分享了一个和奖励有关的困惑:我会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孩子画五角星,等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可以换取一定价值的物品,但是孩子提出“妈妈你直接给我钱吧”!孩子想用这些钱自己去小店里买东西,因为他对妈妈给的奖励物品不感兴趣。
小学数学就有关于人民币的内容,数学的解决问题部分也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让孩子接触钱并使用它不违背孩子成长的需要。我们会根据我们的喜好给孩子准备奖品,因为我们倾向于有价值有意义,孩子会更多地考虑好玩和“小伙伴有”。如果两者差异太大,妈妈可以和孩子商议一个如何使用的规则,免得后续更多的不开心发生。如果妈妈担心用钱奖励让事情变得本末倒置,那么不妨诚恳地问问孩子:“你这么努力就是为了拿到钱吗?”哪怕是亲子之间,也一样会有很多误会。交流过程中向孩子表达:你所收获的远远大于妈妈奖励给你的这点钱,这只是一种游戏方式,作用是让你更加享受这个过程。帮助孩子更多地关注到自己的行为和能力而非结果(奖赏)。
Edith的大女儿放学后时间的安排让妈妈有些苦恼。先做作业再玩似乎是最普遍的规矩,她偏反着来。如果妈妈苦恼的是孩子和别人不一样,这倒是妈妈需要修炼的功课了,个体之间的不一样让这个世界精彩,充满勃勃生机。
我觉得可以从后续联动的事情考虑,孩子如此安排会影响到什么?作业能否按时完成?睡觉时间是否能保证?如果能,似乎没有强令孩子改进的必要。我的孩子,也许受我的影响,她做事的顺序是:必须做的,喜欢做的,不着急做的,也许这样会让她感觉踏实。但也有一些孩子(以及成年人),非常善于活在当下,对他们而言,不完成任务时去玩耍也不会有压力,先玩后做也一样能高效完成。当然有的孩子会因为牵挂作业而玩得不尽兴,既想着放松自己又希望能尽快完成作业,这样的纠结反而更令人痛苦。这个过程是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愿望和他们接受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冲突。让他们自己去经历和体验,先不着急提供最佳方案。如果孩子觉得作业和玩耍是两件并行不悖的事情,哪个早哪个晚区别不大,但是先做作业会给其他人带来方便,比如当他需要的时候给予辅导,可以多一些睡前亲子互动,那么,和孩子商量,调整做事的顺序。
时间管理这个主题,覆盖面几乎是所有家庭。从时间管理谈起,谈到自我负责,谈到奖赏,谈到做事风格……没有一个主题是单独纯粹的存在,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而非一项任务,就如教育对象——人本身一样。用系统的、整体的眼光去看待单一的主题,会得到更多的启发和领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