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明明六年级,爱顶嘴,我说一句他回十句。有时会被他的话噎着,比如我问他“你作业做好了没有啊,要不要我检查一下?”他会回答:“这题目你懂吗?”
和同学在一起时喜欢谈论游戏。看到别人有智能手机,也很想要智能手机,不同意,他会不高兴;同意,我会不放心。
两个人之间的交流,除了内容互动之外还有情感互动。懂不懂是关于内容,按照事实回应就可以:“六年级的东西我还是看得懂的,何况有答案我可以参考”;或者“对于妈妈来说,确实有些难度,不一定都懂”。
除此之外,还有更加重要的情感互动,也就是如何回应孩子的态度。妈妈若是对孩子表达的态度有意见,不妨直接对此做一些表达:我觉得你似乎有些不屑我的想法,是因为不喜欢我检查呢还是觉得我没能力检查?
有内容表达在前,情绪表达就不会有太浓的火药味,提供了选项的问话对孩子有引导方向的作用,他会因此进入妈妈的谈话框架,重新评估自己的回答“这题目你懂吗”。
男孩子有时讲话太直接,也不注意讲话对象,妈妈需要让孩子知道:我不喜欢你这样跟我说话,也借着表达和交流澄清下孩子的真实想法。
在此基础上说明自己的职责所在以及对他学业的关心:妈妈配合老师的工作,我理解的家长签名是需要先确认你是否按要求完成了;你更希望妈妈用什么方式来关心你的学习呢?——这部分是关于情感的互动,重要性不会低于内容上的回应。
青春期孩子是离开父母怀抱和约束的节奏,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他不会太主动来感受我们父母。但孩子并非没有感受力,他一样会在乎和妈妈之间的情感互动。也正是这样的互动,会让他有平等的感觉。亲子之间不再是施与受,而是交流、互动,彼此听见对方的声音。
分清事情和心情,不要在内心里说话,大胆地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出来,相信孩子的理解力和接受力。这样做,创造的是一种平等的氛围,对事情的进展有帮助。很多孩子会否认自己的反问带有“不屑”和“不尊重”,但也会通过这样的交流改变他的表达方式,他会理解“原来我这样说,对方会不舒服”。随着孩子年龄所长,互动方式会有一些变化,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在此基础上可以多一些尝试,放下“怕说错话,怕把孩子养得不好”的心,照顾孩子,也照顾自己。
孩子的长大,表现之一是想要离开父母的怀抱;表现之二是寻找同类(自我)。前者会让父母感觉孩子像刺猬,相处不容易,容易受伤;后者给父母带来的挑战也不少,当孩子处于“我到底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阶段的时候,他的表现会和父母的理想不一致。也许父母更多考虑的是表面上的功效和后果,比如智能手机可以打游戏,万一上瘾了怎么办?而孩子的内心里有一种“求认同找同类”的需求,他会通过一些言行和标志来得到存在感和表示“我长大了”。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用“同一性危机”来形容青少年感受到的混乱感焦虑感。同一性的含义是,关于自己是谁,要朝哪个方向发展,哪个位置才适合自己等心理上的自我认知。同一性课题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发展状态。埃里克森认为同一性危机一般在青春期前期(青少年早期)出现,到15-18岁期间得以解决。但实际上,有研究数据表明,大多数人在21岁以后才获得稳定的同一性。
父母了解这个概念,结合自己走过的青少年阶段,会容易理解当下孩子的表现并更容易找到合适的措辞与他交流,帮助他完成这个“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课题。
游戏是同学之间谈论的一个重要话题,通过它表示自己的能力,或者通过它建立社交关系,父母作为听众比较忌讳的是评论他同学的不好。对孩子来说,伙伴很重要,妈妈否定他的朋友会让他自己有被否定的感觉。
如果可以,和他讨论游戏是如何给他带来快乐的感觉,同学们都在玩什么游戏?怎么选择最好玩的游戏?如果着迷停不下来会怎么样?——如果家长对孩子的世界带点好奇,会更加真实地看待孩子, “怕孩子被游戏吞噬”的恐惧会缓解许多。
孩子的真实世界很简单,也许还有些枯燥——考试、作业、老师的叮嘱妈妈的唠叨,甚至带着压力和许多规则约束,因为对很多孩子来说,学习的乐趣并没有被充分挖掘,学习的好处也没有很好的体会。
而游戏世界很有趣,很热闹,不断有奖励升级,还有很多玩伴。对比之下,自然是有诱惑力的。如果亲子之间的交流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理解,他也容易产生对父母的理解:爸爸妈妈担心我约束我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和大孩子的交流更加适合用讨论的方式,抛出一些疑惑,一起探讨。
孩子想要智能手机,妈妈的真实想法是不想给,又不想太直接拒绝让孩子不开心。可以用一种迂回的方式回应:我现在特别想说的就是拒绝你,但我知道这样说你会不高兴,所以容我再考虑考虑。这样的回应依然是真实的,父母也没有标准答案准备着随时给出去,“容我想想”很正常,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不是全能的。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当孩子以“别人都有我也要”的理由向我们提要求的时候,我们是否能沉得住气地回应:妈妈关心的是你的想法,你的想法是什么?你想要什么?你要它打算做什么?罗列的这些问话并不是连珠炮地问,是一个可参考的交流框架,这个框架围绕的是孩子和孩子的需求这个中心。
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某个环境中,自然会不断地受到环境里各种信息的刺激和影响,但核心应该是我们自己的初衷和主见,其他信息只是一个参考。这个原则会约束到我们,也会保护到我们,其中的益处,孩子多一些经历才会懂。
一个孩子,如果在家有牢固的爱的基础,同时拥有比较多的行使自己权利的自由,在亲子互动中能体验到亲密感和相互尊重,感到自己可以自由表达与父母不同的意见,他会获得比较强的自尊感,这种爱与民主的教养方式会帮助孩子更好地度过青少年的同一性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