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宝惊厥的预防措施
①喝淡盐开水
近10年的研究显示,高热惊厥患儿容易发生低钠血症(血清钠低于130mmol/L),发生率为56%~60%,其中高热惊厥一次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46%。高热惊厥患儿平均血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换句话说,并发低钠血症的患儿惊厥发作次数明显多于血钠正常者,其比例约为6∶1。经静脉输液中加入适量含钠液配合降温及止惊治疗,大部分患儿在6~8小时血钠回升到正常值范围。
因此,儿科专家指出,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者,现在处于感冒初期,伴有发热(体温≥37.8℃)口渴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喝两杯淡盐冷开水(一次饮水量100~200毫升,间隔1~3小时),可起到防治低钠血症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高热惊厥复发及惊厥性脑损伤目的。当然,给患儿喝完第一杯盐开水后,家长还应带他去正规医院诊治。
②口服安定(一种镇静催眠药)
国内最新研究资料显示,短程安定可以预防高热惊厥再发。该药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对象是已有2次以上的高热惊厥患儿。短程安定具体用法是:每次0.4~0.5毫克/千克体重,在首次使用8小时后再重复使用第2次,就可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只有个别患儿要考虑使用第3次。必须指出,对所有高热惊厥患儿来说,在口服安定同时必须使用退热药(如泰诺林或托恩口服液)以求快速降温,并积极选用抗生素以控制原发病。
③及早发现宝宝体温升高
正常宝宝体温在36.9~37.5℃,若测量腋温大于37.5℃,肛温大于38.2℃应确认是发热了。若在家中无体温表或一时找不到体温表,可根据下列征象判断宝宝正在发热:
母乳喂养儿,当妈妈给宝宝喂奶时感到乳儿口唇烫。宝宝脸红耳赤,前额发烫,躯干皮肤温度增高,但肢体手脚发凉。宝宝不如平时活泼,身体倦懒,精神较差,食欲下降。宝宝先出现寒战,怕冷或见皮肤“鸡皮疙瘩”,然后出现高热。安静时出气不停,呼吸频率每分钟大于35次;脉博加快,每分钟大于110次。
一旦发现宝宝正在发热,家长立即给他喂食退热药,就可有效地预防高热惊厥的出现。
(2)宝宝惊厥的紧急处理
宝宝大脑发育不全者,许多疾病均可引起惊厥。发作时间过长,可使脑细胞缺氧,甚至窒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因此,宝宝惊厥应及时在现场进行急救。
一旦发现宝宝惊厥,应立即解开患儿衣扣、裤带,使其静卧于床上。保持周围环境安静,让患儿头偏一侧,压舌板或木筷、牙刷柄等物裹以布类放在上下门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
同时,不断清除患儿口鼻腔内的分泌物、黏液和其他异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是高热引起患儿惊厥,则应当退热。可用冰毛巾或冰袋敷于患儿前额、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用50%乙醇擦四肢,使血管扩张,皮肤发红,促使散热。也可指掐人中,针刺人中、内关、合谷等穴止惊。
惊厥反复出现,神志不清时,应密切注意患儿的呼吸、瞳孔、如出现呼吸浅快、加深而不规则,屏气,双吸气等症状,或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等,应考虑到患儿发生了脑水肿或脑疝,应立即送患儿到医院急救。
(3)宝宝惊厥的家庭护理
惊厥是宝宝常见的急症,妈妈遇到宝宝惊厥时,应该掌握一定的护理方法。
①惊厥患儿应就地抢救,解松衣扣,取头侧位平卧。
②可用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如无针可用手捏,给以强刺激。
③保持安静,注意安全,防止碰伤。
④可用纱布包裹小勺等物,放于上下门齿之间,以防舌咬伤。
⑤如抽风不止,马上到医院求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