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有个圆被切去了好大一块三角,想让自己恢复完整,没有任何残缺,于是四处寻觅失落的部分。因为它残缺不全,只能慢慢滚动,所以能在路上欣赏野花,能和毛毛虫聊天,享受阳光。它找到各种不同的碎片,但全不合适,所以只能把它们留在路边,继续往前寻找。
有一天,这残缺的圆找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碎片,开心得很。它把那碎片拼上,开始滚动。现在它是完整的圆了,能滚得很快。结果不用说了,它终于发觉因为滚动太快,它看到的世界好像完全不同,便停止滚动,把补上的碎片丢在路旁,慢慢地滚走了。
你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和他一同分析这个故事的寓意。这个故事的主要寓意是当我们不完美时,我们往往是比较正常以至是快乐的。什么都无比正确的人换个角度来说可能是个可怜人,他可能是无可挑剔的,但他也是活得无比辛苦的;他可能是可敬的,但却不是可爱的。
你还可以给他讲个社会心理学中的“犯错误效应”:当其他条件都相等时,一个人越有能力,人们就越喜爱他。这是因为人们有一种要使自己正确的需要。如果我们周围都是非常有能力、有才华的人,我们就有可能正确,不犯错误。但决定人际吸引力的因素通常却是极为复杂的,有非凡能力的人会使人感到不可接近,这样也许我们更喜欢那些难免犯错误的人,如一个偶尔算错一个数字的出色数学家。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准备好四个人的讲话录音,让每个被试人听其中一个。这四人为:①完人;②犯过错误的完人;③平庸的人;④犯过错误的平庸的人。实验结果表明,犯了错误的能力超凡的人被视为最有吸引力的人;犯同样错误的庸人被认为最无吸引力;十全十美的人,其吸引力居第二位;平庸的人处于第三位。可见,能力非凡可以使一个人富有吸引力,难免犯错误的证据使其吸引力又增加了一层,这一发现称为“犯错误效应”。
据此你可以对孩子讲,做事犯点错误并不可怕,甚至还能增加点被人喜爱的因素,但因为怕犯错误而不去做事才可怕,这不是完美主义,而是惧怕失败的逃跑主义。
须注意,我们应追求“好”的表现而不是完美。像你孩子这样的完美主义者对做事的态度往往是厌恶挑剔而不是热爱欣赏,这样他无疑会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自己所犯的错误上。有一个好方法能帮你孩子改正这一缺点,就是让他每天写下他做“对”了的事,看看他能积多少“分”。两周后,你就会发现他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积极性事物上,对自己也就满意多了。
让你的孩子在晚上临睡之前,列举每天所做的如意之事,看看自己积累起来的成就。只要坚持两周,他就会改变自咎自责的习惯,即使犯了错误,也会坦然接受自己。因为每吃一堑,可长一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