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许多做父母的或亲戚朋友,都爱把孩子当“玩意儿”逗着玩。正确的“逗”,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能成为婴幼儿智慧之树成长的激素;但是不当的“逗”,不但不利于孩子智力发展,而且会损害孩子的健康。那么,怎么正确逗孩子呢?请注意以下8忌:
(1)忌无正确动机和目的。“逗”孩子若无正确目的,往往会起消极作用。例如,有的年轻父母在孩子刚学说话时就教孩子学骂人,有的则逗孩子喝酒,以此取乐,这无异于在害孩子。美国华裔儿童向心美出生后,父母就想尽早把孩子培养成科学人才,当孩子2岁时,父母就“逗”他查字典玩,长此以往,孩子语言词汇掌握得很快,思维敏捷,智能突出,9岁就成了华盛顿大学的学生。
(2)忌不掌握孩子的特点。心理学家说:“生动的形象是感知之源。”这句话可作为“逗”孩子的座右铭。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母亲苏珊珊,就是运用这一座右铭培养与发展儿童智慧的典范。当她发现一只彩蝶飞来时,她不仅“逗”孩子想方设法去捉它,还“逗”孩子辨认彩蝶翅膀上的各种颜色和数出斑点数量,然后又进一步“逗”孩子去比较蝴蝶之间的异同,一步步把孩子“逗”进丰富多彩的“生物王国”。
(3)忌不注意孩子的素质。例如,有的孩子身体素质差些,就应多“逗”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的孩子天生一副好嗓子,就要早“逗”他练“音阶”、唱歌。在“逗”中要不断给予一定奖励,这样就会使孩子兴趣日益浓厚。
(4)忌形式呆板单一。实验证明,单一形式的引逗,在婴儿时期十分重要,因为孩子小,智能处于“原始状态”,父母教孩子一个概念需要多次引逗才能完成。孩子长大后,单一方式就会使孩子感到厌烦,失去兴趣。因此,要注意引逗孩子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5)忌知错不改。“逗”孩子如果“逗”错了,要当场纠正,免得给孩子心扉印上不正确的概念。同时,要注意大人之间的逗闹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例如,父母之间的逗闹有时会使孩子瞠目结舌,甚至急得哭泣起来,这种逗闹就应当防止。
(6)忌过多逗笑婴儿。适当地逗孩子笑笑,既可给家庭增添乐趣,又可使孩子在笑声中健康成长。但是,过分的逗笑却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例如,过分逗笑孩子,使孩子失去控制,会造成瞬间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脑缺血,有损脑功能发育;让孩子过分张口大笑,容易造成下颌关节脱臼;吃东西时过分逗笑,会使乳汁、食物吸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发喘、憋气,甚至把气管堵住造成孩子窒息死亡。
(7)忌高抛逗弄婴幼儿。高抛时,头部受到外界强烈的晃动,可引起小儿惊厥和脑震荡。这种情况多发生于1岁以内的孩子,因为他们神经脆弱,对外部刺激缺乏调节能力;同时,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头部比较重,颈部肌肉又较弱,如果强烈晃动或高高抛起,就容易使幼儿头部受到震动,轻则发生惊厥,重则引起脑震荡。
(8)忌乱捏婴儿的鼻子。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爱用捏孩子鼻子的方法逗乐孩子,这种举动是不当的。因为,孩子的鼻腔黏膜娇嫩,血管十分丰富,常捏孩子鼻子,会损伤黏膜和血管,降低鼻腔防御功能,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犯而生病。同时,孩子的耳咽管较粗、短、直,位置比成人低,乱捏鼻子会使鼻腔中的分泌物、细菌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发生中耳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