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婴儿的感官发育

婴儿的感官发育

时间:2023-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更好的应对宝宝的视力问题,我们的家长需要了解宝宝的视力发育过程。当看近的物体时两只眼睛不能在同一个轴的位置,因此出现共同性内斜视,即所谓的“斗鸡眼”。日后,随着面部骨骼、眼眶骨及鼻骨的发育,这种现象就会消失。宝宝12个月时眼部调节功能才发育完善。一般宝宝出生时为远视,到6岁左右正常。

婴儿的听觉发育

下面我们说一说宝宝的听觉发育。

宝宝出生时,中耳鼓室未充气并有羊水潴留,所以听力很差。满月后的宝宝听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说话的声音能做出反应,对突然的响声表现出惊恐感。

2~3个月的宝宝已能辨别声音的方向,能将头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随着月龄增长听觉会有明显的发展,宝宝能安静地听轻快柔和的音乐,喜欢爸爸妈妈对他说话,宝宝也会发出“呃”、“啊”的声音。这时父母需要加强宝宝的听觉训练,可以给宝宝买一些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如八音盒、小铃铛、拨浪鼓、会叫的小动物玩具等。在宝宝清醒时放些轻快柔和的音乐,爸爸妈妈唱歌给他听,尤其要在宝宝睡觉前为宝宝唱催眠曲。爸爸妈妈多与宝宝在一起,多与宝宝说说话能使宝宝的听觉发育得很好。

婴儿的视觉发育

新生儿光觉敏感,遇强光可闭眼,视觉差。满月后的宝宝能够注视着成人的脸部和鲜艳明亮的物体,但视觉距离很近,只能看见脸前的人和物。2个月时宝宝初步有头眼协调,宝宝的视线能跟随物体转动90°,看东西的距离渐渐加大,对经常照顾他的人能注视片刻,喜欢看妈妈逗他玩并发出“呃、呃”高兴的声音。3个月的宝宝头眼协调能力增强,视线随物体转动角度可达180°,能看清几米远的物体,对伴有声音的、色彩鲜艳的玩具最感兴趣。这时父母可以在宝宝的房间多挂些色彩鲜艳的玩具,如彩色气球、大的绒毛动物、带有响声且色彩鲜艳的手摇玩具等。到户外多看活动的物体能促进宝宝的视觉及色觉的发育。

味觉的意义

味觉是我们常用的感官之一,它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方便。食物吃进口中,人会感觉到它们的味道,味道马上又会转化为一种化学信号,各种消化酶闻讯后便开始分泌并在胃肠道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素。如果食物鲜美,我们吃起来津津有味,肠胃就能提高吸收率,所以美味的饮食不光好吃,也的确具有促进消化吸收的生理意义。

当消化不良、肠胃功能出现问题时我们就会胃口不开,食而无味,不愿多吃,这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在起作用。

婴儿的味觉喜好

婴儿的味觉有什么偏好吗?

婴儿的味觉还未发育成熟,这一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单纯的味道-甜味和鲜味。这就是婴儿喜欢吃甜食和肉、鱼、虾的原因。

他们讨厌什么味道?

他们最讨厌酸味和苦味,这两种味道的食物进入口中宝宝就立刻吐出来,还会蹙眉弄眼露出难看的表情。宝宝越小,讨厌的程度越明显。

那些复杂的味道如酸味、苦味和辣味等味道需要宝宝的大脑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接受,大多数要到学龄期。孩子通过不断品尝逐渐接受、习惯甚至喜欢这些味道,也就是说味觉变得复杂化了。

婴儿视力发育过程

为了更好的应对宝宝的视力问题,我们的家长需要了解宝宝的视力发育过程。我们一起看一下宝宝的视力发育过程吧!

出生后第一天:眼睛常闭合,有时一睁一闭,最初几天眼球运动没有目的,数天后开始注视灯光,强光刺激可引起宝宝闭眼睛。

出生2周:能对来自半米远的光线(如手电筒)向自身方向的移动做出两眼向内转动的动作。

出生3周:能注视较大的物体并能分辨它的颜色,两眼能单方向追随物体的移动。

2个月:两眼可追随成人的手并作长时间的注视。

3个月:两眼不仅可追随移动的物体,头部还会随之转动。

4个月:头部已能抬起,常常看自己的手。

6个月:能坐起,当宝宝的头和眼睛随着物体做较大转动时,身体也能随之转动,并对色彩鲜艳的玩具或其他目标注视半分钟。

9个月:能注视画面上的单一线条,视力大约是0.1。

12个月:多数会抚弄玩具,能注视近物,可按妈妈的指令指出鼻子、眼睛或头发。

婴儿视力发育过程中的特殊现象

婴儿视力发育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特殊现象,我们一起看一下。

现象一:1岁以内的宝宝眼球还未发育成熟,眼球直径短,处于远视状态。当看近的物体时两只眼睛不能在同一个轴的位置,因此出现共同性内斜视,即所谓的“斗鸡眼”。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眼球的逐步发育,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现象二:在发育过程中宝宝鼻根部显得相对宽一些,所以从外观上好像眼球偏到内侧,似“斗鸡眼”。这是一种假性内斜视造成的错觉,实际上眼球的位置是正常的。日后,随着面部骨骼、眼眶骨及鼻骨的发育,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婴儿正常视觉反应三种检查法

检查法一:新生儿有瞳孔对光反应。

手持手电筒,遮住宝宝一侧眼睛,然后用手电筒光照射未遮住的另一侧眼睛。被光照射后瞳孔立即缩小属正常视觉反应。同法测试另一眼,瞳孔若不能随光照缩小则为异常。

检查法二:2个月宝宝有固视反应和瞬目反应。

把奶瓶或玩具放在宝宝面前,如果宝宝在看到眼前东西的一瞬间表现出眨眼动作则属正常视觉反应,即瞬目反应;随后宝宝会对眼前的东西盯视一定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固视反应。宝宝再大一些,眼睛还能随着所盯视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检查法三:3~4个月宝宝有视运动眼震现象。

把一个有黑白相间条纹的圆筒放在宝宝眼前,同时水平方向移动、转动这个圆筒,观察宝宝眼球是否追随圆筒左右转动。如果眼球随着转动即为正常视觉反应。

贴心提示:宝宝的视力发育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提前一些,有的则稍晚。出现明显的迟钝才可能是视力障碍。

婴儿视力障碍检查法

在检查宝宝的视力是否正常时,视力障碍检查法也是常用的方法。

检查法1:观察眼球运动。

观察宝宝眼球转动时有无震颤,眼球快速的左右抖动表示可能存在着视力障碍。

检查法2:观察眼睛追踪物体的能力。

把一个直径10cm的红色绒线团放在距离宝宝眼睛15cm处,1.5个月宝宝的眼睛能随着红绒线团自右向左或自左向右跟至中线处;4个月宝宝的两眼能随着红色绒线团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移动180°。

检查法3:观察是否出现应答性微笑。

当有人面对着2个月的宝宝并逗他时(但不能发出声音也不能触及身体),宝宝会出现应答性微笑。

检查法4:观察眼睛注视物体的能力。

宝宝5个月时能两眼注视放在桌面上的有颜色的小丸,如糖丸,小球等。

贴心提示:如果宝宝5个月时上述几项检查均达不到要求,宝宝可能存在着视力障碍,需要到眼科做进一步检查。

婴儿的视力发育

新生儿期的宝宝就有丰富的视觉活动。生后几分钟的宝宝注视一个图形的时间比注视没有图形的白纸时间长。新生儿可以注视母亲,出生2周的宝宝看母亲脸的时间比看生人脸的时间长。当一个物品朝其面部移动时他可以保护性地向后躲。3~4周时,将一张整个面部的图形和另一张部分面部的图形给宝宝看,宝宝凝视整个图形的时间会较长。7周时宝宝能注视母亲的眼睛。

6个月内宝宝的眼外肌的调节功能差,因此两眼容易出现斜视,尤其看近的物体更为明显。宝宝12个月时眼部调节功能才发育完善。

一般宝宝出生时为远视,到6岁左右正常。因此逗引宝宝或给宝宝看东西时距离要远一些。1~3个月时宝宝的两眼能随移动的物体转动180°。3~5个月时宝宝开始看自己的手并能固定视物,而且可以看到75cm处的物体。5~7个月时宝宝出现眼手协调的动作,看到的东西能用手正确地拿取,能看到跌落的木块。7~11个月时宝宝出现视深度感觉并能看到小的物体。

婴儿的色觉发育

婴儿2个多月时色觉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到3个多月时已能辨别彩色与非彩色。婴儿对色彩有偏爱,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不喜欢看暗淡的颜色。他们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我们要用红色的玩具逗引宝宝正是依据这个道理。

婴儿需要看色彩对比明显的东西、轮廓鲜明的图像、黑白对比的事物。如果把宝宝放在一个淡粉色或淡蓝色的房间里,他会觉得在空无一物的世界里,因为他看不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