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婴儿疫苗接种攻略

婴儿疫苗接种攻略

时间:2023-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生儿接种的疫苗有卡介苗,接种后可预防结核病。卡介苗是每一个健康的新生儿必须接种的疫苗,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这是接种卡介苗的正常反应过程。在婴儿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即婴儿满3个月时应到指定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进行卡介苗接种后效果的检查。

目前国内外经常使用的疫苗

目前在国内外经常使用的疫苗有几十种到上百种,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我国已经使用的疫苗有卡介苗、百白破三联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糖丸)、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这些疫苗已列入我国计划免疫的程序中,又称之为基础免疫疫苗。其他目前国内外经常使用的疫苗介绍如下。

1.脑膜炎球菌疫苗 国内目前应用的是用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制成的疫苗,用于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接种对象为6个月至15周岁的儿童和少年。

2.乙脑疫苗 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疫苗为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其中灭活乙脑疫苗的接种对象为乙脑流行地区6个月以上到10岁以下儿童以及由非疫区进入疫区者,而减毒活疫苗则用于1岁以上儿童。由于流脑和乙脑在我国流行较广,因此目前已将此疫苗纳入了计划免疫程序之中,对所有健康儿童均予以接种。

3.水痘疫苗 水痘散布于全世界,各地区人群均受到普遍感染,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在儿童中的传播占90%以上。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直接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近年来,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水痘发病均有上升趋势,但绝大多数病例是儿童。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规定在儿童及成人中常规接种水痘疫苗。水痘疫苗接种对象为12月~12周岁的健康儿童。有严重疾病史、过敏史、免疫缺陷病者及孕妇禁用。

4.腮腺炎疫苗 用于预防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腮腺炎,即“痄腮”。流行性腮腺炎一般说来是良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热和腮腺肿大。我国生产的腮腺炎疫苗是减毒活疫苗如果1岁内接种,机体难以得到足够的保护性抗体,1岁以上小儿即使已患过没有明显症状的流行性腮腺炎或是否接种过本疫苗不能肯定时均可接种。另外还有“麻、风、腮”三联疫苗,称为MMR,除预防腮腺炎外还可预防麻疹、风疹。

5.狂犬疫苗 用于狂犬病的预防。狂犬病是致死率达100%的烈性传染病,及时并全程接种疫苗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与任何可疑动物或狂犬病人有过密切接触史的人,如被动物包括外表健康动物咬伤、抓伤,破损皮肤或黏膜被动物舔过等都应该尽早接种狂犬疫苗。另外,被动物咬伤机会较大或其他有可能接触到狂犬病毒的人则应提前进行预防接种。

6.出血热疫苗 用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分为单价疫苗和双价疫苗两种,前者可分别预防家鼠型出血热或野鼠型出血热,后者则对此两型出血热均有预防作用。出血热疫区10~70岁的人都应接种此疫苗。疫区的林业工人、水利工地民工、野外宿营人员等则更应接种。

了解几种进口疫苗

1.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 可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和肺炎这两大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肺炎是我国婴幼儿死亡的第一原因,而脑膜炎的病死率和严重后遗症的发生率也非常高。大约50%的脑膜炎和30%的小儿肺炎都是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感染主要对象是5岁以下的婴幼儿。一旦患病,发病快,诊断困难,患者往往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加上目前滥用抗生素造成细菌耐药性增强,因此进行预防接种非常必要。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已将它列入国家计划免疫之内,2个月以上的宝宝即可接种。

2.麻腮联合疫苗 它可同时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三种疾病,保护率麻疹为98.0%,风疹为99.3%,腮腺炎为96.1%。目前,麻疹是儿童健康杀手;腮腺炎可使部分儿童成年后不育;风疹则会造成胎儿先天性耳聋、白内障、智力发育迟缓。由于它们具有高度传染性,所以通过接种是最佳的预防方法。

3.23价肺炎疫苗 可以有效地预防肺炎,已经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应用14年以上,接种后保护率可达92%,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功效可维持5年。2岁以上体弱或反复患肺炎的幼儿及高危人群(如无脾儿童)可以使用。提醒一点,正常婴幼儿预防肺炎,最好还是首选Hib。

4.流感疫苗 可预防流行性感冒。6个月以上的宝宝都可接种。现在对流感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

5.轮状病毒疫苗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婴幼儿最常见的秋季腹泻。

以上介绍的几种疫苗都是进口疫苗,与国产疫苗相比品质更优良,有效率高,接种后不良反应小。国产的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气管炎疫苗等价位一般不高,但品质上要比进口疫苗稍差一些。

温馨小提示:购买疫苗一定要去当地防疫站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购买,切不可贪图便宜从不正规途径购买,否则很危险,不恰当接种疫苗严重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新生宝宝要接种的疫苗

新生儿接种的疫苗有卡介苗,接种后可预防结核病。卡介苗是每一个健康的新生儿必须接种的疫苗,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在新生儿的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进行皮内接种。接种后2~3天仅可见在接种部位有小红点样的针眼,几天后消退,皮肤恢复正常。在此期间给新生儿洗澡时应当注意,避免将洗澡水弄湿注射部位的皮肤,为此洗澡时可用干净的手帕或消毒纱布将上臂包扎起来,也不要经常用手触摸以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新生儿快满月时才会出现反应,接种部位出现红肿并形成肿块,肿块的中央逐渐变软,形成小脓疱,当小脓疱自行破溃后可渗出黄白色的脓液,此时局部形成溃疡并结痂,还可再流脓,这样反复多次,最后经过2~3个月痂皮会脱落,形成一颗永久性的略凹陷的圆形瘢痕。这是接种卡介苗的正常反应过程。

如果新生儿出生体重不满2 500克、早产儿、出生时有严重窒息、有吸入性肺炎时暂时不能接种卡介苗,待身体恢复后才可接种。接种卡介苗后接种人员都会在新生儿的接种卡上做记录,如果接种证上没有记录应及时向新生儿出生的医院进行询问原因,以便在可以接种时及时进行接种。在新生儿满3个月时还要进行复查(做结核菌素试验或PPD),了解卡介苗接种后是否有效。

如何检查卡介苗接种后的效果

在婴儿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即婴儿满3个月时应到指定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进行卡介苗接种后效果的检查。当前采用“人型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PPD)”进行效果检查。具体做法是在婴儿的前臂掌侧中部,将PPD进行皮内注射,类似做青霉素皮试。所不同的是观察结果的时间不同。注射PPD后,经48~72小时进行复查。如果注射部位只有针眼大小的痕迹而无硬结则为阴性反应,说明卡介苗接种后无效果,此时应请医生做进一步检查以探明原因,是否与婴儿自身免疫功能不足有关,是否卡介苗接种过程技术操作有问题,然后再做处理。如果注射部位出现红肿并有直径约为5~10毫米大小的硬结则为阳性反应,大约95%的婴儿是阳性反应,这说明卡介苗接种后在体内又产生了对结核菌的抵抗力。如果注射部位的硬结直径超过20毫米或在红肿,硬结上有水疱、坏死出现,属于强阳性反应,这时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婴儿体内结核菌感染情况,相应的处理。

接种部脓肿或溃疡超过6个月不愈的话,家长应该再检查一下孩子是否腋下淋巴结明显肿大,建议你带孩子去结核病防治所检查,如确为脓疱,需要用消毒注射器将脓液抽出,一般2~3次即可痊愈。如脓疱有破溃趋势可切开引流,手术切口会比自然破溃破口整齐,引流通畅的话愈合也快,局部可用利福平粉剂涂敷。如果孩子腋下淋巴结直径超过1cm则可局部热敷或加用抗结核药物。

什么时间为宝宝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可预防乙型肝炎,在新生儿出生后1~2天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在新生儿满月后和6个月时再各接种1针,方可在体内产生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能力。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在新生儿的右上臂,为皮下注射,绝不可与卡介苗接种在同一部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一般没有什么反应,少数新生儿可有轻微的反应如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轻微发热,但均不需要处理,2~3天后即可恢复正常。

不到6个月的婴儿的预防接种

2~6个月婴儿需接种多次疫苗,如口服小儿麻痹糖丸、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脑疫苗。每次接种都有一定的时间和要求。

在婴儿满4个月时应口服第三颗小儿麻痹糖丸,至此即完成了全程的基础免役,在婴儿体内产生了足够的抗小儿麻痹症的抗体,可维持2~3年。因此,在4岁左右还应再服一次以强化对该疾病的抵抗力。

百白破三联疫苗从婴儿生后满3个月开始接种第1针,要完成该疫苗的基础免疫还需在出生后满4个月和满5个月时再各接种1次。即在婴儿体内产生了抗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传染病的抗体。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的第2针后,因注射剂量增加了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反应,如在接种后的当天晚上婴儿会哭闹不安,难以入睡,有时还会发热。注射的局部会红肿、疼痛可使婴儿烦躁不安。这种反应一般可持续1~2天而自行恢复,不需处理。如果婴儿体温升至39.5℃以上,有抽搐、惊厥、持续性惊叫等严重反应时,家长应该带宝宝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在进行第3针注射时应将上述情况反馈给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减少剂量注射还是改用白破疫苗注射,或是不再进行第3针,注射,以免再次发生严重反应或过敏反应。

乙型肝炎疫苗的第3针应在婴儿满6个月时接种。因为与第2针相隔时间较长,有的家长往往会忘记。如果不接种第3针,抗体水平低且持续时间短。

7~9个月婴儿的预防接种

7~9个月的婴儿需要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麻疹疫苗后可预防婴儿患麻疹。目前规定在婴儿8个月时都应接种麻疹疫苗。这是因为在婴儿8个月时由母亲传递给婴儿的麻疹抗体逐渐消失,婴儿对麻疹的抵抗力下降。这时必须采取人工的方法,即注射麻疹疫苗,在婴儿体内经过一次轻微的麻疹病毒感染,从而在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对麻疹有了抵抗力,这种抵抗力一般可持续3~4年。接种时在婴儿的臂外侧进行皮下注射。接种麻疹疫苗后反应很轻,仅少数婴儿在接种后6~10天可有发热,但体温不会超过38.5℃,持续2天即消退。婴儿的精神、食欲均不受影响。也有的婴儿在接种后发热的同时可出现皮疹,多见于胸、腹及背部的皮肤,皮疹数目不多并且1~2天内即消失,皮疹消失后也不会像患麻疹那样皮肤上留有褐色斑。因此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在注射的局部一般无不良反应。在婴儿患有发热、其他疾病的急性期、恢复期均应暂缓接种。对鸡蛋过敏的婴儿应当慎重使用麻疹疫苗。在注射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后需间隔1个月才可接种麻疹疫苗。而接种麻疹疫苗后2周才可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等,以免影响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

婴儿1岁时的预防接种

婴儿1岁时应接种流脑多糖疫苗和乙脑疫苗。按规定在婴儿10~12个月期间进行流脑疫苗的初次接种,需要接种2次完成基础免疫,两次之间应间隔3个月。乙脑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灭活的,一种是减毒的,一般国内的计划免疫规定的免费的是灭活的,这一种初免是2针,间隔7~10天,减毒的初免是1针。两种比较,灭活的宝宝要多扎1次,但宝宝反应相对较小,接种减毒疫苗的宝宝可以少扎1次,但反应相对较大。

这两种疫苗一般接种在婴儿的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进行皮下注射。接种后反应轻微,仅少数小儿可出现接种部位有红晕、硬结等反应,全身仅有发热,偶尔可出现过敏反应,这些反应经过1~2天后也会自行消失,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