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婴儿营养缺乏

婴儿营养缺乏

时间:2023-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纯或主要以主食提供热能与各种营养素往往造成营养缺乏病的发生。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除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以外,常伴有各种器官的功能紊乱。开始阶段营养素的供给量不能太高,应根据婴幼儿的实际情况逐步增加,当婴幼儿的体重恢复到正常时就可将营养素的供给量逐渐降至正常婴幼儿的量。

什么是宝宝的营养缺乏

营养缺乏主要是由于营养素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代谢障碍,需求量增加或消耗过多等因素导致营养素缺乏引起的一类疾病。婴幼儿时期,由于生长发育快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比成人相对要高;另一方面,由于婴幼儿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消化吸收能力差、抗病能力弱,容易患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造成营养素消化吸收不良或营养丢失,所以婴幼儿更加需要注意合理膳食,否则极易发生营养缺乏病。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0年报告,我国两岁以上儿童生长发育滞缓率为41%,说明我国现阶段虽然部分地区有营养过剩问题,但就全国而言,营养缺乏仍是重要问题。

儿童营养缺乏病的分类

一般将营养缺乏病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营养缺乏病 由于膳食中营养缺乏或摄入不足而引起的营养障碍性疾病称为原发性营养缺乏病。如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营养性贫血、眼干燥症等都是原发性营养缺乏病,只要补充足够的相应营养素即可痊愈。

2.继发性营养缺乏病 由于体内体外的各种原因妨碍营养素的吸收与利用或因病理、生理需要量增多而不能及时供应,或因某种原因使营养素在体内的破坏和排泄过多而造成的营养缺乏病称为继发性营养缺乏病。

宝宝为什么会得营养缺乏病

有一些因素会导致宝宝的营养缺乏。

1.不良的膳食习惯 如不合理的烹调使营养素大量被破坏、丢失或因偏食、挑食、禁食、忌食等原因使营养素的摄入量减少从而造成机体营养素缺乏;

2.过多食用精制白米、白面 粮谷类的过分加工可使其中的硫胺素(维生素B1)损失90%,核黄素(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PP)和铁的含量损失70%~85%。这些营养素在麸皮与胚芽中分布较多。

3.副食品食入少 在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生活水平低下,副食品食入较少。单纯或主要以主食提供热能与各种营养素往往造成营养缺乏病的发生。

当宝宝得了营养缺乏时首先表现为机体组织储存减少,接着出现低水平的代偿,继而打破平衡而发生生化指标的改变,进一步出现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常见的营养缺乏病

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有: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病、维生素B2缺乏病、维生素PP缺乏病、维生素C缺乏病、营养不良性贫血、碘缺乏病及其他营养缺乏病等。

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存在4个普遍性营养问题,即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碘缺乏和铁缺乏。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4大营养问题。

什么是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

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除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以外,常伴有各种器官的功能紊乱。临床上分为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的消瘦型;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的水肿型;介于两者之间的消瘦-水肿型。

造成蛋白质-热量营养摄入不足的原因:

1.长期摄入不足 摄入量不足常见于母乳不足而未及时添加其他乳品;奶粉配制过稀,突然断奶而未及时添加辅食;长期以淀粉类食品(粥、奶糕)为主;不良的膳食习惯如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或早餐过于简单。

2.消化吸收障碍 消化系统解剖或功能上的异常如唇裂、腭裂、幽门梗阻、迁延性腹泻、过敏性肠炎等均可影响食物的消化。消化不健全如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均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如痢疾、腹泻、肠道寄生虫等也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3.喂养方法不当 合理喂养方式在于根据婴幼儿的生理所需提供合适的食品,以满足生理所需。如果喂食过多的高蛋白、高脂肪或者高糖类食物也可使婴幼儿出现消化吸收不良,如此反复就会导致婴幼儿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弱。

4.需要量或消耗量增多 急、慢性传染病(如麻疹、伤寒,肝炎、结核)、反复性肺炎等的恢复期、生长发育快速阶段等均可因需要量增多而造成相对缺乏。

上述因素的单独作用或共同组合均可引起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

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体重不增是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最早出现的症状,随即体重下降,久之身高也低于正常。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至消失,首先累及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部;腹部皮下脂肪层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病程的进展各种临床症状也逐步加重。初起仅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变薄,皮肤干燥,但对身高无影响,精神状态正常;继之,体重和皮下脂肪进一步减少,身高停止增长,皮肤干燥,苍白、肌肉松弛;病情进一步加剧时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消失,额部出现皱纹状若老人,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肌肉萎缩,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脉细无力,食欲低下,常腹泻、便秘交替。部分小儿可因血浆白蛋白明显下降而出现水肿。

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并发症

严重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还会导致各种并发症。

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最为常见,与缺乏铁、叶酸、维生素B12、蛋白质的造血原料有关。

各种维生素缺乏:常见为维生素A缺乏,有时也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的不足。

感染: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鹅口疮、肺炎、结核病、中耳炎、尿路感染等;特别是婴儿腹泻,常迁延不愈,加重营养不良,造成恶性循环。

自发性低血糖:患儿面色灰白、神志不清、脉搏减慢、呼吸暂停,体温升高但无抽搐,若不及时诊治患儿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根据小儿的年龄、喂养情况、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及其他营养素缺乏的症状和体征,典型病例的诊断并不困难,但轻症患儿易被忽略,需通过定期生长监测、随访才能发现。确诊后还需详细询问病史和进一步检查,以诊断病因。

蛋白质-热量缺乏病的治疗

婴幼儿发生轻度营养不良时,消化功能及对食物耐受能力接近正常小儿,仅需适当调整膳食,供给足够热量即可达到疗效。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因消化功能与对食物耐受力均差,常并发消化道功能紊乱,因此在原有膳食基础上从小量开始,逐步调整膳食。

我们对于消瘦型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的婴儿,应该首先根据婴幼儿的生理需要提供充足的热能。及时纠正脱水、电解质失调、感染、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的综合征,同时逐步纠正蛋白质的不足。对于水肿型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的婴儿,我们应该重点逐步纠正蛋白质不足。

小婴儿,特别是4~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应鼓励母乳喂养,并在4~6个月以后及时添加合理的辅助食品以补充营养。

对于已经食用辅助食品的较大婴幼儿,由于其生理功能与正常婴幼儿比较接近,可以在原有的膳食结构上适当调整。选择易消化吸收、高热量或高蛋白的食物,并适当补充各种维生素与矿物质,逐渐调整饮食结构,丰富膳食,均衡营养以满足婴幼儿营养所需。

开始阶段营养素的供给量不能太高,应根据婴幼儿的实际情况逐步增加,当婴幼儿的体重恢复到正常时就可将营养素的供给量逐渐降至正常婴幼儿的量。

重度营养不良时,婴幼儿的消化吸收能力非常弱,对食物的耐受能力差,食欲也很差,稍不注意极易发生腹泻等症状。因此调整膳食需要耐心细致并且要稳步进行,需要的时间更长,增加食物营养的速度相对较慢。等消化吸收功能逐渐恢复且食欲转好后可以增加一些蛋白质含量高、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在对营养不良的婴幼儿进行食物调整时应当注意辅助食品的添加顺序,不要急于求成。可先增加易于消化吸收的纯淀粉类食物(纯营养米粉等);如果婴幼儿可以耐受,再添加蛋白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少的食物;消化功能恢复后,再补充油脂含量较高的食物。

宝宝的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缺乏可以是原发性的,即是由于不当膳食造成的,但也有可能是继发于其他疾病,比如蛋白质-热量营养缺乏或吸收性不良等疾病。婴幼儿发生营养素不良时也可能同时发生多种维生素的缺乏。不同的维生素缺乏会引起相应的症状表现。严重时会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紊乱以及免疫系统的异常。

维生素A缺乏的影响

维生素A缺乏症是因体内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以眼和皮肤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多见于1~4岁小儿。WHO公认维生素A缺乏为世界上4大营养缺乏病之一。最近资料估计,全世界维生素A缺乏每年可造成100万~200万人死亡,50万学龄儿童因维生素A缺乏而致盲,因维生素A缺乏的眼干燥症高达1 000万以上。

缺乏维生素A最早的症状是暗适应差,眼结合膜及角膜干燥,以后发展为角膜软化且有皮肤干燥和毛囊角化,故又称夜盲症、眼干燥症、角膜软化症。

维生素A缺乏的主要症状

宝宝如果得了维生素A缺乏症会有多方面的表现。

眼部:最初为暗适应时间延长,以后在暗光下视力减退,黄昏时视物不清,继则发展成夜盲症;眼干燥不适,经常眨眼,因泪腺管被脱落的上皮细胞堵塞,眼泪减少所致,继而眼结膜和角膜失去光泽和弹性,眼球向两侧转动时可见球结膜折叠形成与角膜同心的皱纹圈,在近角膜旁有泡沫状白斑,不易擦去,即为毕脱斑;角膜干燥、混浊而软化,继则形成溃疡,易继发感染,愈合后可留下白斑,影响视力;重者可发生角膜穿孔,虹膜脱出以致失明。

皮肤:皮肤症状多见于年长儿,初起干燥、脱屑,以后角化增生,角化物充塞于毛囊并突出于皮面,状似“鸡皮”,摸之有粗糙感;皮损首先见于上、下肢活动关节部位,以后累及其他部位:毛发干枯,易脱落,指(趾)甲脆薄、多纹理,易折断。

其他:患儿体格和智能发育轻度落后,常伴营养不良、贫血和其他维生素缺乏症。牙釉质发育不良,常伴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道感染。

“脚气病”与维生素B1缺乏

在食用精白米地区特别是习惯吃蒸饭和米汤地区的小孩,常有轻度腹泻、声音嘶哑、烦躁、夜间啼哭、吃奶无力、四肢软弱、心率快,甚至嗜睡、昏迷、抽搐等症状。人们常称它为“脚气病”。

患“脚气病”的小儿脚部略有水肿,用手指压迫即出现一个凹陷,压力解除后凹陷不能立即消失。这种病实际上是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因此又称维生素B1缺乏症。此病多发生在3~6个月吃母乳的婴儿身上。

婴幼儿患“脚气病”人数较多,这是由于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维生素B1的需要量相应增多,且婴幼儿抵抗力较差易患疾病,致使维生素B1的吸收受障碍或消耗增加。如腹泻、呕吐时可使维生素B1的吸收减少;发热或感染时代谢旺盛,维生素B1消耗增多。

另一个原因是这个年龄的小孩多以母乳喂养为主,母乳含维生素B1较低,其含量是牛奶中的1/4,如果母亲的膳食中维生素B1缺乏则乳汁中维生素含量就更少。人工喂养儿以淀粉食物为主,食用越多宝宝身体对维生素B1的需要量也越多。因此,婴幼儿时期患脚气病的人较多。

脚气病以3~6个月吃母乳的小儿较为常见。出现症状有轻有重,多数患儿是轻型。但是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病情会继续发展,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生命。

“脚气病”的主要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有时腹痛、轻泻或便秘,腹胀。

2.神经系统症状 患儿早期有烦躁不安及夜啼;病情加重后出现嗜睡、软弱无力、两眼无神、声音微弱,嘶哑,吃奶时呛咳,严重者导致昏迷、抽搐。

3.循环系统症状 患儿突然嚎叫、声急失音、出冷汗,全身冰冷、体温降低,口唇及指甲发绀、皮肤发花、全身水肿、呼吸不规则且微弱。刚发病时可见抽搐,继而昏迷,严重者会死亡。

4.患儿可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常常先见于足部,逐渐发展至膝部、大腿甚至全身;尿量减少。

如有以上症状应速到医院诊治。

什么是维生素C缺乏症

维生素C缺乏症又称坏血病,是由于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C(抗坏血酸)所引起的出血倾向及骨骼病变的疾病。本病多见于婴幼儿。

维生素C为水溶性,人体自身不能合成,需由食物供给。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绿叶蔬菜中,烹调时加热、遇到碱或金属易被氧化分解失去活性。蔬菜切碎、浸泡、挤压、腌制也致维生素C损失。母乳中维生素C含量与乳母膳食有关(正常含量为4~6毫克/升),一般可满足婴儿生理需要。谷类及牛乳中含量极少,经煮沸后则大多被破坏。

维生素C缺乏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有什么不良影响呢?

当维生素C缺乏时,胶原合成障碍,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发生出血现象并阻碍骨化过程,使成骨细胞不能形成正常骨组织,软骨内骨化障碍。易发生干骺脱位或分离,而骨质吸收继续进行,因而出现普遍性骨质疏松与萎缩。此外,牙骨基质形成障碍,牙质发育不良且易松动、脱落。

维生素C可使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促进食物铁的吸收和铁蛋白的储存。还可使叶酸还原为具有活性的四氢叶酸,促进红细胞成熟和增殖,故维生素C缺乏易致宝宝贫血。

维生素C还可促进机体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

造成维生素C缺乏的主要原因

造成维生素C缺乏的主要原因如下:

1.摄入不足 乳母膳食长期缺乏维生素C的宝宝;以牛乳或单纯谷类食物长期人工喂养的宝宝;未添加富含维生素C辅食的宝宝都易患本病。

2.吸收障碍 慢性消化功能紊乱、长期腹泻等可致维生素C吸收减少。

3.需要量增加 婴儿和早产儿生长发育快,需要量增多;患感染性疾病、严重创伤等消耗增多,需要量增加,若不及时补充易引起缺乏。

维生素C缺乏有什么表现

维生素C缺乏症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母孕期摄入足量维生素C则出生后2~3个月婴儿体内储存的维生素C可供生理需要。若孕妇患本病则新生儿出生后即出现症状。

一般症状:维生素C缺乏约需3~4个月方出现症状。早期表现为易激怒、厌食、体重不增、面色苍白、倦怠无力,可能伴低热、呕吐、腹泻等,易感染或伤口不易愈合。

出血症状:常见长骨骨膜下、皮肤及黏膜出血,齿龈肿胀、出血,继发感染局部可坏死。亦可有鼻衄、眼眶骨膜下出血,可引起眼球突出。偶见消化道出血、血尿、关节腔出血,甚至颅内出血。

骨骼症状:长骨骨膜下出血或骨干骺端脱位可引起患肢疼痛,尤其当抱起宝宝或换尿布时大声哭叫。肢体疼痛可以致假性瘫痪,患肢呈固定位置,呈“蛙腿”状。患肢长骨干肿胀、压痛明显,微热而不发红,绝不延及关节。肋骨、软骨交界处因骨干骺半脱位可隆起,排列如串珠,称坏血病串珠,可出现尖锐突起,内侧可扪及凹陷,因而与佝偻病肋骨串珠不同,后者呈钝圆形,内侧无凹陷。肋骨移动导致疼痛,呼吸可以表现为浅而快。

晚期常伴贫血:一般为小细胞性贫血,当叶酸代谢障碍时可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C缺乏的预防

哺乳母亲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提倡母乳喂养,生后2~3个月需添加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一般维生素C每日需要量为小儿30~50毫克,早产儿100毫克,患感染性等疾病时应加量。

维生素C缺乏的治疗

轻症宝宝口服维生素C,每次100~150毫克,每日3次。重症宝宝静脉注射每日1次500毫克,待症状减轻后改为口服。一般需持续用药2~3周,其后应保证每日膳食需要量。

同时应供给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或蔬菜,如橘汁,西红柿汁等。有骨骼病变者应固定患肢。

本病维生素C疗效显著,治疗后24~48小时症状改善,一周后症状消失,一年后骨骼结构恢复正常。治愈后一般不遗留畸形。如合并贫血可加大维生素C剂量,并视情况补充铁剂或叶酸。

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般认为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肌体对钙、磷的吸收,使血浆钙和血浆磷的水平达到饱和程度。

2.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

3.通过肠壁增加磷的吸收,并通过肾小管增加磷的再吸收;

4.维持血液中柠檬酸盐的正常水平;

5.防止氨基酸通过肾脏损失。

为什么要给宝宝服用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5种化合物,对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维生素D2和D3的作用和用途完全相同。有活性的维生素D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原(无活性的维生素D前体)经紫外线照射后的衍生物。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植物中的麦角醇为维生素D2原,经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2,又名麦角钙化醇;人和动物皮下含的7脱氢胆固醇为维生素D3原,在紫外照射后转变成维生素D3,又名胆钙化醇。

维生素D在体内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钙的吸收进而调节多种生理功能。研究证明,维生素D3能诱导许多动物的肠黏膜产生一种专一的钙结合蛋白(CaBP),增加动物肠黏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促进钙在肠内的吸收。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维持血钙和血磷的水平,从而维持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婴幼儿缺乏维生素D,易发生佝偻病,过多服用维生素D将引起急性中毒。

维生素D缺乏有什么表现

维生素D缺乏,早期常烦躁不安,爱哭闹,睡不安,易惊醒,汗多,特别是入睡后头部多汗,汗液刺激使宝宝不舒服,故宝宝常在枕头上摩擦致头后枕部半圈秃发,俗称“枕秃”。

以后逐渐出现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如前囟门闭合延迟(正常应在1.5岁前闭合),出牙晚,可晚至1岁才出牙,宝宝头比较大,呈方形,肋骨下缘外翻,鸡胸,“O”形腿等。抬头、坐、立,行等运动机能发育落后。血钙、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长骨X线片在疾病活动期均有不同改变。

维生素D缺乏治疗与预防

主要是补给维生素D:轻症每日口服5 000~10 000单位;重症每日10 000~20 000单位,连服1个月后改用预防量:每日400~890单位(相当于浓鱼肝油2.5~5滴);对重症或不能口服的患儿可根据医生的建议肌内注射维生素D。

注意:需要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制剂时不宜用鱼肝油,而宜用纯维生素D制剂,以防维生素A中毒(鱼肝油中含维生素A与维生素D)。

钙剂:口服或肌注维生素D一般不需要先服钙剂,但3个月以内小婴儿或有过手足搐搦症病史者,肌注前宜先服钙剂2~3日,肌注后继续服至2周。

我们再来说说维生素D缺乏的预防措施:

1.孕妇及乳母多晒太阳,多吃含维生素D较多的肝、蛋等。鼓励母乳喂养。

2.小儿常到户外活动。婴儿自出生后2周起口服维生素D预防量(新生儿每日500~1 000单位;婴幼儿每日400~800单位)。直至2~3岁,无须再用鱼肝油预防。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婴幼儿的常见病,遍布于全国各地,以北方各省为多。称本病为“缺钙”是错误的,应称为维生素D缺乏症。婴幼儿期生长发育旺盛,骨骼的生长发育迅速,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骼病变。

当维生素D缺乏时即可引起本病,维生素D缺乏的常见原因是:

1.阳光照射不足 人体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这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因此,缺乏室外活动者因接触阳光少而易患本病。

2.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 乳类中含维生素很少,如单纯乳类喂养不另加维生素D制剂或少晒太阳可发生维生素D缺乏。人乳的钙磷比例适宜(2∶1),钙的吸收率较高,而牛乳的钙磷比例不当(1.2∶1),钙的吸收率较低,因此人乳喂养的宝宝患佝偻病者比牛乳喂养的宝宝少。

3.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 某些婴幼儿生长发育过快,维生素D供不应求。

4.疾病或药物影响 胃肠、肝胆疾病可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和利用。长期服用抗癫药物或糖皮质激素可干扰维生素D及钙的代谢。

服用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

适当服用维生素D对于预防佝偻病有很好的效果。那么我们应该让宝宝如何服用呢?

新生儿2周后,每日服用维生素D 400单位,早产儿及双胎儿其用量在前3个月内应加倍,即每日800单位,以后改为每日400单位。两岁以后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食物多样化,一般不易发生佝偻病,故不需加服维生素D。

对长期使用抗癫药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药的患者,应每日补充维生素D 2 000单位。这是由于这类抗癫药可加速维生素D在肝脏的灭活,从而导致维生素D缺乏。由于预防时所用剂量较小,选用鱼肝油滴剂或鱼肝油丸比较方便。

另外,为预防婴儿发生佝偻病,应做好宣传普及工作,从孕期抓起。孕妇及乳母注意饮食调配,多吃富含维生素D及钙磷的食物,应多晒太阳,孕期4~5个月后应加服钙片及维生素D 400单位。

如何治疗佝偻病

有家长问,对于已经患上了佝偻病的宝宝吃维生素D还有效果吗?

当然有效果。对已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婴幼儿,应根据病情所处的阶段使用治疗剂量的维生素D,需要选择单纯维生素D制剂。鱼肝油含有维生素A和D,不适用于治疗佝偻病,因为要达到治疗用量的维生素D时,因同时含有的维生素A量过大,可导致维生素A中毒。

这里介绍两种常见的治理方法:普通疗法和突击疗法。

普通疗法:

初期佝偻病患儿每日口服维生素D 5 000~10 000单位;极期佝偻病患儿每日口服维生素D 1万~2万单位。均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用量。恢复期一般用预防剂量。

突击疗法:

大剂量维生素D突击疗法,一般只用于严重佝偻病有并发症及不能口服的患儿。肌注维生素D2或D3 30万单位1次,间隔1个月后改服预防剂量。但一般佝偻病不提倡使用,以防引起维生素D中毒。

应该强调,由于我国膳食结构的影响,食物中的钙不足,因此,除母乳喂养的宝宝之外,服用维生素D的同时要同时服用钙剂。目前市场上婴儿钙剂品种很多,其钙元素的含量亦相差很大,如碳酸钙的含钙量达40%,氯化钙的含钙量为27%,而葡萄糖酸钙的含钙量只有9%。选用钙剂时家长应选择易溶解、含钙元素高及使用方便的剂型。

补充维生素D要预防过量

因维生素D摄入过量引起中毒的报道引起我们了儿科医师的重视。我们详细总结了维生素D中毒的原因。提到维生素D中毒大多由以下原因所致:

1.短期内多次给予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维生素D预防剂量过大,每日摄入量过多或在数月内反复肌注大剂量维生素D。

2.误将其他代谢性骨骼疾病或内分泌疾病诊断为佝偻病而长期予以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维生素D中毒剂量的个体差异较大,一般小儿每日服用500~1 250微克(2万~5万国际单位)或每日500毫克/千克(2 000国际单位/千克),连续数周或数月即可发生中毒;敏感小儿每日仅服用100微克(4 000国际单位),连续1~3个月即可中毒。

维生素D过量或中毒早期症状:

厌食、恶心、倦怠、烦躁不安、低热,呕吐、顽固便秘和体重下降;重症可出现惊厥、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烦渴、尿频、夜尿、甚至脱水酸中毒。尿中出现蛋白质,红细胞等改变,随即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

当机体大量摄入维生素D时,肠吸收钙与磷的量增加,血钙浓度过高,降钙素参与调节,使钙沉积于骨与其他器官组织,影响其功能。如钙盐沉积于肾脏可导致肾小管坏死和肾钙化,严重时可发生肾萎缩、慢性肾功能损坏;钙盐沉积于小支气管与肺泡可损坏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溃疡或形成钙化灶;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等重要器官组织则形成较多钙化灶,产生不可逆的严重损害。

其他维生素缺乏的表现

1.尼克酸(烟酸或烟酰胺) 烟酸缺乏导致的糙皮病也称为癞皮病,多发生在膳食单调的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或发生在贫困的膳食单调的人群中。

其早期症状为易于疲劳、记忆力减退和失眠。典型的症状为皮炎、腹泻和抑郁。以与皮肤有关的体征最为突出,即接触阳光的部位出现对称性的色素斑。

2.叶酸 叶酸参与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代谢,叶酸缺乏时DNA合成受阻,细胞增殖受到障碍,细胞核增大、变形,造血细胞首先受累。

在20世纪30年代注意到叶酸缺乏可以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其周围血液涂片和骨髓细胞检查异常;补充叶酸可以使这些细胞形态变化逆转。

3.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血液学变化常常与叶酸缺乏相似,而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神经病变用叶酸治疗没有反应,因此对贫血的患者应注意鉴别贫血的原因和类型。

宝宝缺钙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知道宝宝如果缺钙会导致不少疾病。

婴幼儿缺钙常表现为佝偻病,一旦得了佝偻病,免疫力下降,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且常伴贫血。但是宝宝缺钙的原因有哪些呢?

造成宝宝缺钙的主要原因:

1.维生素D缺乏 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维生素D缺乏极易导致钙缺乏。

2.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 母乳中钙磷比例为1.5∶1~2∶1,比较合适,而牛乳中钙磷比例为1.2∶1,不太合适,影响钙的吸收。

3.添加辅助食品 如谷类,含有较高有机磷酸,与钙结合影响钙的吸收。有些蔬菜如菠菜、苋菜、竹笋等,含草酸较高,与钙结合影响钙的吸收。膳食中纤维素过高也会降低钙的吸收率。

4.多胎、早产儿、低体重儿需钙量多 多胎、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后生长较快甚至过速,所需维生素D和钙比正常新生儿更多,因此机体常常缺钙。

5.疾病影响 慢性腹泻会影响肠道吸收维生素D和钙;胆道疾病使脂溶性维生素D吸收障碍,也影响钙的吸收。患肝病及肾脏疾病使维生素D活化作用下降,降低了钙的吸收。

宝宝碘缺乏的表现

碘是婴幼儿大脑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婴幼儿大脑发育期间,碘缺乏使平均智力损伤达到15%~20%,而且终身不能弥补。

婴幼儿正处于脑发育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对碘缺乏极为敏感。胎儿严重的碘缺乏延续到婴儿期势必发展成为典型的克汀病。如果宝宝碘缺乏程度较轻,可能出现克汀病症候谱的轻度组合或成为亚临床克汀病或仅有轻度智力低下。缺碘的宝宝在婴儿期仅表现为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反应及自身运动能力、智能和生长发育落后。

什么原因会造成碘缺乏呢?

碘缺乏多由于膳食中的碘含量不足或长期摄入含有致甲状腺肿因子的食物。缺碘地区的儿童和青少年因碘的摄入不足可发生甲状腺肿大,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或“地甲病”。肿大的甲状腺除了影响美观外还可能压迫气管和食管,甚至增加甲状腺癌的患病率。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有甲状腺功能低下,影响智力发育。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极大影响。

如何防治碘缺乏

婴幼儿是特殊群体,在快速成长阶段各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不可以直接使用成人食物,除了母乳之外,生理发育所需的碘必须来自辅助食品,为此在婴幼儿食品中添加强化碘营养素是非常关键的。选择婴幼儿食品时必须注意产品是否含有各种营养素,特别是素有“聪明元素”之称的碘。

我们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防止碘缺乏。

让宝宝经常进食含碘较多的食物。海产食物的碘含量较高,如海带、海藻、海产鱼或虾类。目前我国已采取措施:在内陆地区的食盐普遍加碘,加上副食品的种类不断丰富,碘缺乏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了解婴儿缺铁

铁缺乏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主要影响较大的婴儿、幼儿和育龄期妇女。

婴儿由母体带来的铁大约在6个月龄时即已耗尽,牛乳中的铁含量不高并且吸收率低(约10%)。母乳中的铁吸收率高(约50%)但是含量很低,如果在4~6个月以后不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宝宝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如果对人工喂养的婴儿不补充铁,常常在1周岁时出现明显的贫血。

动物的肌肉和血液中含较多的血红素铁,其吸收率大约在25%。植物性食物中主要为非血红素铁,其中的草酸、植酸等还可能干扰铁的吸收,因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的吸收率在10%以下。肌肉等组织中的血红素铁还可以增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膳食中有些肉类(肉因子)可以增加铁的吸收,因而素食者的贫血率较高。

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应在孕期即注意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肉和血。尽量将脐带结扎在靠近胎盘一侧,使更多些血液回流到婴儿体内。鼓励母乳喂养,早期(4月龄)开始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对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也应鼓励多进食含铁丰富和容易吸收的食物。维生素C可提高铁的吸收率。

锌缺乏的影响与表现

缺锌是由于偏食和经济条件限制而食入的动物性食物较少,或因特殊生理情况而需要量增加(如怀孕、生长发育较快),或因慢性腹泻、感染、烧伤等疾病导致的吸收不良以及消耗增加。

缺锌儿童的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味觉和嗅觉异常或丧失、异食癖(喜欢吃常人不吃的东西,如墙灰、泥土)、生长发育迟缓、性器官发育不良、创伤愈合延迟、皮肤粗糙、易感染。正常人的血锌含量在0.9~1.3毫克/升,缺锌时血锌含量下降。有人用发锌含量来估计锌营养状况,但由于干扰因素较多,一般不能作为评价锌营养状况的可靠手段。

动物性食物是锌的主要来源,植物性食物中的锌较少。维生素D、肠腔中的游离氨基酸(如半胱氨酸、组氨酸)、某些有机酸(如柠檬酸)促进锌的吸收;谷类麸皮中的植酸和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妨碍锌的吸收。动物性食物中的锌容易被吸收。食物中的镉、铜、钙和亚铁离子等与肠黏膜中的锌结合受体竞争,可以干扰锌的吸收,应用大剂量补铁剂有可能导致锌缺乏。因此,在长期补铁时也需要考虑补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