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宝宝意外伤害的处理

宝宝意外伤害的处理

时间:2023-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蝎蜇伤婴幼儿也较常见。宝宝因个子小,极易被咬伤头面及上肢,与成人多被咬伤下肢病情轻重有极大不同。被咬伤头面部及上肢的幼儿发生破伤风或狂犬病时,病情进展快,病情危重。全程狂犬病疫苗共注射5次,分别为被狗咬伤当日,第3、7、14及30日各注射1次。狂犬病不仅是由狗咬伤引起的,狗咬伤引起者占85%~90%,而还有5%是猫咬伤的,少数为蝙蝠咬伤的。总之,宝宝哭闹必有原因,要及时排除造成哭闹的原因。

让宝宝远离意外伤害

1.不要给婴儿大而软的枕头,因为枕头可能会堵住孩子的口鼻。

2.不能将孩子单独留在家里。

3.饭锅、热水瓶、茶壶和茶杯等要放在孩子抓不到的地方。放置这些物品的桌子最好不要铺桌布,孩子用手拉住桌布的边角容易将桌面上的物品翻落下来。

4.房间里的设备要牢固安全,确保没有尖角和裂缝。

5.不要抱着挥动小手的孩子喝热饮,防止宝宝烫伤。

6.火炉和暖气周围要加装防护挡板和防护罩。

7.药物应贴上标签,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定期清理家里的药箱处理过期药品。给孩子吃药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规定剂量和时间服用。家长提包里的食品、药品到家就应分门别类地放到柜里,以免孩子翻着后误食中毒。

8.不要用食品瓶子装化学药水,以免孩子误服中毒。

9.不要让家中的宠物如猫、狗,跑到摇篮里去,这种小动物会把孩子憋死。

10.如果窗户没有栏杆或栅栏的话,孩子就有掉下去的危险。

11.包裹孩子或给孩子换衣服时不要把孩子放在没有栏杆的床或椅子上,成人如果离开孩子可能会摔下来。

12.做饭时锅柄朝外宝宝容易被绊倒。锅里如果装得太满,稀的溢出来浇灭煤气炉火会造成宝宝煤气中毒。

13.不要把盛有热水的容器放在地上。炉子前要围上栅栏防止烫伤。

14.正在熨衣服的熨斗不要放在孩子能摸到的地方,否则容易烫着孩子。

15.洗涤剂等(农村的杀虫剂、农药等)不要与食物混放在一起,孩子误吃了会出危险。

16.洗衣机的导线插在电源上而另一头的导线已拔下来拖在地上,这样的情况很危险,孩子触到它会出事故。

宝宝被虫蜇伤的处理

婴幼儿很容易被蚊虫,如毛毛虫、毒蛾、蜂、蝎子等刺伤蜇伤,做父母的一定要学会处理这些“小事”,以免让孩子受伤。

蚊虫叮咬后可在局部涂花露水等止痒,如局部出现过敏性水肿应用3%~4%硼酸水湿敷水肿处或涂抹抗组胺药膏。尽量不要让孩子搔抓局部,水肿处是很容易感染的。

毛毛虫蜇伤先用清水冲洗局部,尽可能冲掉毒毛,也可以用肥皂水轻轻洗后冲洗更好,如有流动水,一定要选择流动水。冲净后局部在涂抹抗组胺药膏或一些常用脱敏药膏。

毒蜂刺伤就比较严重,其毒液中含有蚁酸及异蛋白类,除可引起局部反应外还可以导致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现象。尤其被毒蜂和黄蜂蜇伤后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发热、晕厥昏迷、痉挛,甚至可出现休克、肺水肿、呼吸心搏骤停导致突然死亡或数日内死亡。千万要告诉幼儿“不要捅马蜂窝!”

对单蜂蜇伤同样要重视,可出现声门水肿、胸闷、过敏性休克等剧烈的过敏反应,同样会造成死亡。

一旦被蜂蜇伤应立即让孩子平卧,消除紧张,迅速取出断刺,但勿挤压毒囊而应吸出毒液。然后用3%稀氨溶液或5%~10%硫酸氢钠溶液清洗伤口,可外敷蛇药。

如为黄蜂蜇伤则必须呼叫120急救,因黄蜂蜇伤可引发猝死!在现场先注射肾上腺素。

蝎蜇伤婴幼儿也较常见。蝎毒为毒蛋白,有麻痹呼吸中枢作用并兴奋心血管作用。被蝎蜇伤会出现头痛、头晕、出汗、尿少、心率减慢、嗜睡、惊厥、呼吸麻痹、肺水肿及休克等,蝎蜇伤的抢救与处理与黄蜂蜇伤相同。

宝宝被猫、狗咬伤或抓伤的急救办法

喜欢小动物(猫狗之类)是宝宝的天性。所以婴儿也常被小猫抓伤,而幼儿则多被狗咬伤。在农村被野狗咬的机会多,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养狗热,城市成人或儿童被狗咬的病例也在不断增多。

宝宝因个子小,极易被咬伤头面及上肢,与成人多被咬伤下肢病情轻重有极大不同。被咬伤头面部及上肢的幼儿发生破伤风或狂犬病时,病情进展快,病情危重。

被狗咬伤时必须做好如下处置:

无论是被家养狗咬伤还是被野狗咬伤都必须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如有双氧水(过氧化氢)也可以。冲洗伤口后可涂抗生素类软膏,用消毒纱布包扎立即送孩子去医院就医,不必为找抗生素药膏误了就医时间。如伤口深应将伤口内的血液吸出来,可以用嘴吸,但是必须是口腔无损伤者(如溃疡牙龈炎等),并且每吸一次就要用清水漱口。

在医院的处置将由医生决定,视伤口的深浅清洁度而定。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为了孩子做全程狂犬病疫苗预防注射,并做破伤风预防注射。

全程狂犬病疫苗共注射5次,分别为被狗咬伤当日,第3、7、14及30日各注射1次。由于父母对此种预防注射认识不足,往往可怜孩子,怕孩子痛,打一两针就不打了。认识上的错误会导致悲剧的结果,到目前为止,医学上还没能力救活狂犬病病人,一旦注射疫苗失败而发病,就是我们害了孩子。狂犬病疫苗预防效果可靠,一定坚持打完5次。

伤口深或伤口清洁度不好时应做破伤风抗血清注射。

狂犬病不仅是由狗咬伤引起的,狗咬伤引起者占85%~90%,而还有5%是猫咬伤的,少数为蝙蝠咬伤的。尤其被野猫咬伤时要视同狗咬伤一样处置。

婴幼儿被家养猫抓伤可患一种“猫抓热”,学名“良性淋巴网织细胞增多症”。50%以上为10岁以下儿童,75%为20岁以内青少年。病因推测与病毒有关,但至今并无定规。抓伤局部可出现丘疹,疱疹,脓疱疹,附近淋巴结明显肿大有触痛,并伴高热。病程长达1~3个月,甚有长达1~2年者,愈后虽好,但对儿童生长发育和学习等均有不良影响。

照顾宝宝要预防意外事故

照顾婴儿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因宝宝年小体弱,活动能力弱,防御能力差,需特别保护,以防意外损伤。

1.防寒冷损伤 冬季天冷,刚出生的新生儿要注意保暖。否则新生儿体温降到35℃以下,皮肤暗红或伴黄疸,四肢或全身冰冷,皮肤变硬似硬橡皮样,以小腿、大腿、臀部、面颊较多见,重者胸腹硬肿,呼吸困难,酸中毒,肺出血。早产儿更多见。医学上叫新生儿硬肿症或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其预防是避免早产,小儿居室应注意保暖,从产院出院前事先提高室温,准备好干热绒毯,加强新生儿护理等。

2.防窒息 小宝宝不要睡太软的床和大而软的枕头,最好让宝宝单睡一张小床。小床上不要放衣物、玩具、绳子等,以免套住宝宝的颈部或堵住宝宝的口鼻。如果小宝宝与大人同床,最好分被睡,若与大人同床、同被更应小心,不要让被子捂住口鼻而窒息,医学上称捂被综合征。

3.防烫伤 喂牛奶时,先将牛奶滴在手背上试温;用热水袋保暖时,水温在50℃左右,拧紧塞子以防漏水,用毛巾包好放在垫被下面,距宝宝皮肤10cm左右;洗澡时先试温,不要将宝宝放在热水管下冲洗。

4.防溺水 给宝宝洗澡一定要专心,即使有电话,或其他事也应待洗好后再接,在非去不可时,要用毛巾包好宝宝并放在安全可靠处,不能将宝宝留在盆里。

5.防煤气中毒 冬天生火炉取暖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安装烟筒,防煤气中毒。

6.防动物咬伤 养猫、狗等宠物的家庭,应将宠物转移到别处,同时关紧门窗,防动物钻进室内伤害宝宝。有老鼠的居室要积极灭鼠,同时宝宝吃奶后,用湿毛巾轻擦口鼻,以免被老鼠咬伤。

7.防跌伤 不能把孩子单独放在没有栏杆的小床上,不要把孩子单独放在桌上、椅子上等高处。否则很容易摔下来,如果有事离开,一定要把孩子安顿好,安全可靠才能短时离开。

婴儿哭闹的鉴别与处理

哭闹是小宝宝表达痛苦、不适或要求的一种表现。宝宝哭闹分生理性哭闹和病理性哭闹。

1.生理性哭闹 “哭”是孩子一种本能性反应,正常孩子哭声宏亮、有力、均匀、缓和,有一定规律:

宝宝饥饿可出现饥饿性啼哭,以手指触及嘴角,小儿就会转过头寻找乳头,喂奶后啼哭停止。得到满足即可入睡。

宝宝无规律性哭闹,哭声大、突然,仔细检查无病理情况时可考虑喂养不当,卧位不适,尿布湿,臀红及臀部皮肤糜烂,虫咬或者肠蠕动加剧要大便等,遇到这种情况要仔细找原因,去除原因后宝宝即可停止哭闹,安静入睡。

2.病理性哭闹 小儿由于疾病引起身体不适或疼痛所致的哭闹叫病理性哭闹。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内出血等疾病哭闹音调高,哭声急,呈脑性尖叫,伴有发热、头痛、呕吐等,应立即请医生进一步诊治。

急腹症,肠叠套的哭闹为阵发性、嚎叫不安,脸色苍白,出汗。

肠痉挛腹疼:哭声无力,时断时续,并阵发性加重,多有寒冷刺激或咽部感染诱因。佝偻或低钙性手足抽搐。小儿夜哭不止,烦躁不安,易惊,多汗。营养性疾病、营养不良等;小儿好哭,哭声无力、烦躁、消瘦、体质虚弱。发热引起的哭闹;小儿烦躁不安,面红耳赤,以手摸小儿头部或身上有发烫感觉。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中耳炎、皮下坏疽、皮肤感染等;小儿哭闹异常、规律、变音,若一时查不出原因应及早到医院诊治。

总之,宝宝哭闹必有原因,要及时排除造成哭闹的原因。如果原因一旦排除,哭闹停止,宝宝安静下来。如果仍哭闹不止,找不出哭闹原因,应去医院请大夫检查。哭闹原因复杂,每个孩子哭闹的原因各异,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仔细分析。

如何预防宝宝摔跤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具备了一定的活动能力,他就要去探索这个世界。这时,你就开始面临一个颇为头疼的问题:宝宝摔跤!

1.翻身阶段(3~5个月) 这时候宝宝刚刚学会翻身。他的动作开始很笨拙,学会之后,他会乐此不疲地练习。起先你可能不是很担心,因为他翻半天也只翻了一个,可等宝宝熟练之后,你就没这么省心了,他甚至会连滚翻,一眨眼就到了床边!

小宝宝的活动空间多半是在床上,把他放在四面有护栏的婴儿床上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没有这种婴儿床,你就用被子和枕头把宝宝围在中间。被子要厚厚的叠起来,把拉得开的那一面朝外背对宝宝,防止他把被子拉开后盖住脸又挣不脱而发生窒息!这个小围栏不要靠宝宝太近,左右都给他翻一个身的余地。这样,小宝宝一般是不会翻出去的。当然,你不可以离开太久,十分钟左右一定要回来看一下,确保他翻得安全。

2.排排坐阶段(6~8个月) 6个月的宝宝会自己坐了,此时他的主要活动场所还是在床上。不过一不小心宝宝就可能从床上摔下来,怎么办呢?限制他活动是不科学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还是要请婴儿床或自制的小护栏帮忙。此时的小护栏要比以前堆得更高,因为现在的宝宝是坐着而不是躺着了。另外,在床周围的地上最好铺一层泡沫垫子,这样可以增加安全系数。

再一次强调,不能长时间地让宝宝一个人坐着玩耍。很多宝宝从床上掉下来就是因为他害怕孤独,想要出去寻找爸爸妈妈。

3.爬爬虫阶段(9~12个月) 一般来说,宝宝从9个月开始就表现出爬行的兴趣,这时婴儿床已经无能为力了。而把宝宝放在大人床上则是很危险的事,因为你不可能“眼观六路”。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给这条“爬爬虫”开放空间,让他在地板上自由地爬。

把房间整理干净,凡是宝宝有可能爬到的地方要做到无异物、无危险品、无灰尘。太凉可以铺上泡沫垫子。等宝宝爬得熟练之后,他就想跟着你到处逛,甚至爬高摸低,想试着自己下床乃至上窗台!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家中要收拾好所有危险的东西,把宝宝能搬动的、爬得上的桌椅藏起来,特别是不要靠近窗户摆放,一句话:坚壁清野,以防不测。

宝宝摔跤了我们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孩子摔跤后会立刻大哭。在皮肤未受损伤的情况下,宝宝15分钟内会停止哭泣,与地面接触的皮肤颜色也恢复正常。这样就表示他的大脑未受到伤害。

如果宝宝是在睡梦中摔到地上的,而且摔完后依然在睡,那么1小时内一定要将他弄醒,以确认他的神智是否清醒。如果宝宝的皮肤摔破了,你应该先看看擦伤的地方是否干净,尽快在家中自行消毒或请医生处理,并确定有无打破伤风针的必要。如果宝宝摔破后皮肤感染或发热,一定要及早就医。

在防摔问题上,家长一要当好看护人,不要长时间让孩子一个人玩耍。尽可能把宝宝放在安全的区域,放在自己视线范围之内;二要认识到在成长过程中磕磕碰碰是难免的,如果一个孩子从未摔过跤,那也未必是件好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