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目标是让孩子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独立地、完整地对父母所讲的知识进行阐述,此时的父母应该扮演聆听者的角色。
首先由父母提出问题和话题。在开始提出问题后,父母就不要再问相关的问题了,这时也不是提建议的好时机。父母可以让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进行阐述,不要打断孩子,不要提示。那么,当一个孩子说着说着便“卡壳”了,该怎么办呢?很简单,叫另一个孩子起来继续,或者父母以平等的身份来继续。
实际上,父母也不应该让一个孩子把父母讲的所有知识都复述一遍,即使这位孩子记忆力出众,理解力超强——应该把时间分给家里的每个参与亲子交流活动的成员,让大家共同完成“独立发言”的过程。
说到提问,我就不得不说一下“小测验”了。
尽管有提示倾向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受孩子欢迎,但一些小测验还是十分有必要的。一些设计巧妙的小测验会考查孩子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理解能力,这样就可以看出孩子们是真的“消化”了前面的课程,还是仅仅死记硬背。
我来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在回答的过程中说:“我有一双眼睛……”然后开始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父母在这个时候不应该急着问“还有呢?”或是“你还想说什么呢?”,而是尽量留出一段时间来让孩子去努力回忆或者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当孩子们好不容易终于坚持着回答完问题,感觉到松了一口气时,父母可以以赞赏的语气,再问个问题——你觉得“胳膊”是指哪儿呢?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或老师可以时不时地即兴发挥,和孩子回顾过去讲过的点点滴滴。可以大概的、笼统地提出问题,给孩子们充分的空间去讲述。比如说,“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或是“告诉我一些关于你的身体的趣事吧!”
涉及面较广的提问对开发大脑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孩子们在听到问题后会很快在大脑中进行搜索,然后将散落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再组织语言进行阐述。这比从细节上分别提出问题要好得多。比如问:“今天在幼儿园吃了什么?”“哦,那你知道××是怎么种出来的吗?”
在跟随父母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你会发现孩子们变得更加专注,有耐心,组织和协调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学会了归类整理,这是一些非常重要的精神特质,它的重要性甚至可以和知识本身并驾齐驱。
下面我要讲到的是学龄前儿童应该掌握的一些知识的课程大纲。有些内容可能是孩子感兴趣的,但有些内容可能是枯燥无味的,不管怎样,父母们都要不遗余力地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孩子;父母要认真“讲述”,孩子要有所“反应”;并且要注重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能力,以及刚刚讲过的专注力、组织和协调能力。
下边列了一些纲目要点,可以给父母和老师做些参考,以方便计划和安排。当然,家庭教育毕竟不同于课堂教育,讲究的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由调整是理所当然的事儿。父母们大可不必逐字逐句生搬硬套,有时可以省略某个不重要的知识点,也可以随时扩大某个常识的覆盖面,这一切都可以根据孩子们自身的情况——比如兴趣和能力——来加以改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