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物角色替换

人物角色替换

时间:2023-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人很容易通过暗示来支配儿童的行为,但成人的本意并非如此。成人对儿童提出某项禁令,如果当时儿童不会做出强烈的反应,就会阻碍儿童的行为。莱文教授曾用电影的方式记录了一个心理学实验,这个实验操作起来很简单,即根据儿童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应来区分:哪些儿童有问题,哪些儿童是正常的。莱文教授的实验似乎与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不一致,因为在实际生活中,聪明的儿童更容易像实验中有缺陷的那组儿童那样进行活动。

查尔特曾在自己的精神病院做过一项实验,实验证明:利用催眠术,可以转化癔病患者的人物角色。

这一研究结论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个结论似乎否认了“人有属于自我的言行”这一观点,而这一点之前曾被认为是人性的一个基本特征。

查尔特的实验证明,可以给予被实验者某种暗示,使其丧失自己的人物角色,并接受催眠师对其施加的人物角色。

这样的实验虽然不多,且只在查尔特自己的精神病院里进行,但这种实验为心理学研究和发展开辟了道路,对分裂人格、潜意识等的研究具有促进作用。

幼儿开始意识到自我时,且幼儿的本性处于一种创造的状况中时,他就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

在儿童的幼儿时期,成人可以潜入儿童的心智,用他自己的意志去代替儿童的意志。

在儿童之家,我们会看到,如果教师非常热心或者用很夸张的动作、表情给孩子们示范该怎样做事,孩子们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力就会受到影响。

或者可以这样说,儿童的自我本应支配自己去做某件事,但它却无意中被成人的意志或者说另一种自我取代了。

后一种自我很有力量,不过它不属于儿童自己,这个强有力的自我侵犯、阻碍了儿童尚未成熟的行为。

成人很容易通过暗示来支配儿童的行为,但成人的本意并非如此。成人可能并不希望这样做,只是无意识地做了,他们甚至无法意识到自己这样做对儿童的影响。

对这一点,我可以举几个例子。

曾经有一个2岁的男孩把一双很脏的鞋子放在了刚洗过的干净而雪白的床单上,我恰巧看见了。

当时,一种本能的冲动让我冲上前去,不假思索地将脏鞋子从床单上拿下来,扔到房间的角落里,并带着有些厌恶的表情对孩子说:“鞋子很脏。”

最后,我还下意识地用手掸了掸床单上放过鞋子的地方,想掸去尘土。

此后,这个孩子不管在哪里看到鞋子,都会跑过去指着鞋子说:“鞋子很脏。”接着,他会跑到床边,把手放在床单上,做出要把床单弄干净的样子,尽管鞋子并没有放在上面,床单也很干净。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有一位女士收到了一个邮包,她高兴地打开邮包,看到里面有一块丝质的手帕,还有一个喇叭。

这位女士把手帕给了自己的小女儿,并把喇叭拿起来放在嘴边吹了起来,喇叭发出了悦耳的声音。

此时,小女儿高兴地喊叫着说:“音乐。”

过了一段时间后,每当这个小女孩看到一块布时,她都会笑着说:“音乐。”

成人对儿童提出某项禁令,如果当时儿童不会做出强烈的反应,就会阻碍儿童的行为。喜欢对儿童提出禁令的成人常常是有教养且善于自我约束的人,一些有教养的保姆更容易对儿童提出禁令。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有一个4岁左右的小姑娘一直在保姆的照顾下生活,有一次,她和外祖母一起在乡下的花园里玩。

花园里有个水龙头,那里是个人造的喷泉,小女孩很想打开水龙头看看喷泉。可是,当她准备打开水龙头时,突然间又把手缩了回去。

这一幕正好让外祖母看到了,于是她鼓励外孙女打开水龙头。可是,小女孩却对外祖母说:“我的保姆不喜欢我这样随便打开水龙头。”

外祖母试着说服外孙女按自己想的去做,她说:“外婆允许你打开。”想到可以看到美丽的喷泉,小女孩高兴地笑了笑。

小女孩又一次伸出手去,准备打开水龙头,但她的手刚碰到水龙头就又缩了回来——她依然不敢打开。

这个时候,小女孩的保姆虽然不在她身边,但保姆的禁令却仍然约束着她,这种约束的力量甚至比外祖母的鼓励更大。

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一次,我看到一个7岁左右的男孩子坐着望向远处,那里似乎有个东西吸引了他,于是他站起来准备走过去看看。不过,他马上又坐了下来。

似乎,这个男孩的意志在动摇,他不知道是否该走过去看一看,这种动摇可能让他感到不舒适。是谁在阻止他呢?或许没有人会知道,即便是这个男孩自己也未必知道。

年幼的儿童对暗示很敏感,这可以理解为一种内在敏感性。这种敏感性其实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我们可以称之为“对周围环境的喜爱”。

对于周围的环境和周围的人,儿童是个热忱的观察者,成人的行为很容易吸引儿童,并促使儿童去模仿。

因此,在儿童面前,成人有一种责任。成人可以鼓励儿童的行为,在儿童看来,成人就像一部内涵丰富的书,儿童可以从中学会指引自己的行为。

若要为儿童提供正确的行为指导,成人最好平静地、缓慢地行动,以便儿童能够清楚地看清成人行动的每一个细节。

反之,成人若只按自己的习惯和节奏去做,就很难指引儿童的行为,反而可能把自己的意志和节奏强加给儿童,通过暗示来取代儿童的意志。

即使是那些对儿童的感官形成刺激的事物,只要这些事物有吸引力,就会对儿童施加强烈的暗示作用,推动儿童的各种活动。

莱文教授曾用电影的方式记录了一个心理学实验,这个实验操作起来很简单,即根据儿童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应来区分:哪些儿童有问题,哪些儿童是正常的。

参加实验的儿童来自于我们的一所学校,这些孩子的年龄差不多,生活背景也十分相似。

实验时,实验人员在一张大桌子上放了各种物体,包括我们的一些教具,通过孩子们面对这些物体的不同反应来区分不同的儿童。

通过莱文拍摄的电影,我们可以看到:有一组孩子走进教室后,对桌子上的物体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他们看上去很快乐,拥有这些东西似乎让他们很高兴。

这些孩子中,每一个孩子都会拿起一件物品开始工作,但不一会儿,他们就把这个物品放在一边,接着拿起另一件物品玩起来。就这样,他们反复拿起物品,然后放下,干完这个又做那个。

接着,第二组孩子走进了教室。我们看到,他们缓慢地向前走,不时停下来环顾四周。但他们很少拿起桌子上的物体,只是聚在桌子周围观察它们。

好像,这些孩子对这些物品并不是特别感兴趣,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电影放映结束。

这两组儿童哪组是有缺陷的儿童,哪组是正常的呢?一般人会认为第一组儿童更聪明,因为人们习惯把看上去活泼又快乐的儿童看作是聪明的。

但事实是,有缺陷的儿童恰恰是这些高兴的、活泼的儿童,他们在教室里到处走动,心不在焉地玩每一样东西。

而正常的儿童会表现得平和而安静,他们会安静地在空间里走动。在这部电影中,第二组儿童会长时间地站着不动,也会注视着某样东西沉思。

这个实验表明:安静而有自制地进行活动,而且活动中伴随着思考,这些特征是正常儿童的标志。

莱文教授的实验似乎与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不一致,因为在实际生活中,聪明的儿童更容易像实验中有缺陷的那组儿童那样进行活动。

但在我们的儿童之家可以看到,正常儿童的表现与此不同:正常儿童的行动缓慢稳重,且会沉思,这是因为他的行动受到了自我的控制,并受理性的指引——自我控制才是有价值的。

这样的正常儿童会被自己看到的物品所吸引,会设法弄清这个物品以便充分利用它。在此过程中,正常儿童会控制自己的行动,掌控自己的运动器官,而不是胡乱地到处乱闯。

人的活动若受到理性的指导,这种能力便不仅可以对感官做出反应,还能使人精力集中,这种让人集中精力的品质很重要。

实际上,有能力用审慎和沉思的方式进行活动是正常的,因为这是内在自律、外在有序的一种体现。

如果缺乏内在自律,人就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而更容易受别人意志的支配,就像一艘随风漂泊的船,随时都会成为外界事物的牺牲品。

他人的意志很难让一个人举止得当,因为他人的意志是外部的力量,这很难为这个人的行为提供理性的指引。如果一个人靠他人的意志进行活动,我们可以说这个人的人格已经分裂了。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儿童身上,儿童就会失去固有的发展机会。

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这样的儿童就像一个随热气球飘动的成人,热气球降落在无边的沙漠里后,被风刮走了,而把这个成人独自扔下。

这个时候,这个成人就会被困于沙漠中,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代替热气球带他离开沙漠。

成人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儿童身上,儿童就会与成人发生冲突。

年幼儿童的心理还很模糊,还不健全,他的表达方式也缺乏条理和章法,此时的儿童很容易成为某些事物和事件的牺牲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