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经验表明,正常化会使人的许多幼稚的品质消失。
在这些消失的品质中,不仅有邋遢、不服从、懒散、贪婪、以自我为中心、好争吵和不稳定,还有所谓的“创造性的想象”、喜欢故事、对他人的过度依恋、游戏、被动顺从,等等。
此外,它们还包括科学上一直研究的、被认为是童年时特有的一些品质,例如模仿、好奇、自相矛盾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些幼稚品质的消失表明,人们至今尚未了解儿童的真正本性,这一事实的普遍性是惊人的。
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人的双重本性。人的第一种本性是与生俱来的;第二种本性来自他的原罪,即违背了上帝的法则而产生的后果。
由于原罪,人被剥夺了较早时期所得到的赐福,因此会受环境和自己心灵幻觉的支配。这种原罪说有助于理解儿童身上发生的某些事情。
成年人毫无意识地以自我为中心,会对儿童产生极恶劣的影响,成年人的这种盲目可能会将儿童引入歧途,使他们的心理偏离正轨,出现神游、抵触、依附、自卑感、恐惧等。
儿童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他们自身有一个没有遭到破坏的计划,只有遵循这个计划,儿童才能正常发展。儿童恢复正常、自然的状态,与他能专注于某些使他与现实环境相接触的活动有关。
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导致儿童偏离正轨的根源只有一个,即他在成长时期处于一个有害的环境中,使他无法实现自己原始发展的计划,因而无法在“实体化”过程中发挥他的潜能。
心理能量要在身体运动中进行实体化,才能使一个人的人格获得统一。如果人格不能获得这种统一,心理能力和身体运动就会各自发展,人就会被分裂。
儿童的心理不是按应有的方式发展,就是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如果心理能量失去了根基并毫无目的地漫游时,就会出现偏离正轨的现象。
心理应通过自发的体力活动来塑造,这样,心灵才不会出现漫游,才不会沉浸在无意义的幻想中。
如果没有可以进行工作的对象,游移不定的心灵就会出现失调,就会被图像和符号所吸引。
如果儿童出现这种心理失调,就会坐立不安,茫无目的地到处乱动。他们看起来似乎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没有一定的目的。
他们开始着手做某件事,但很快就又放弃,因为他们的心思不能集中,而是分散在很多不同的事情上。
成人实际上赞成和鼓励儿童进行幻想,并认为这是儿童的一种创造性倾向,福禄贝尔就发明了一些游戏,以鼓励儿童发展想象力。
成人教儿童用积木搭成马、城堡或火车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儿童的想象力可以赋予积木某种意义。这样,在儿童的心灵中就出现一种幻想:门把手是一匹马,椅子是一个宝座,石头是一架飞机……
成人给孩子们准备了各种玩具,但这些玩具只会让孩子产生一些幻觉,并没有提供与真实生活有关的富有建设性的环境,不能让孩子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神贯注。
这些玩具可以促使儿童去进行活动,但就像一阵微风引燃余烬中的小火星可小火星很快就会熄灭一样,这些玩具很快就被儿童扔掉了。
成人或许会认为,儿童通过玩具进行活动,是唯一可以释放能量的途径。成人相信玩具能带给儿童快乐,虽然儿童很快就厌倦或把玩具弄坏,成人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观点。
在学校里,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分裂”的儿童,可能会被认为是很聪明的孩子,哪怕他没有秩序,没有纪律性。
玩玩具是我们给予儿童的自由,但在非常重要的儿童期,儿童应该为自己将来的美好生活打好基础。
在我们提供的环境中,孩子们能很快地投入某些工作中,他们那些幻想和坐立不安的表现都消失了,他们很平静地对待工作,并通过工作完善自己。
这样的孩子才是正常的孩子,他们没有目的的行动变得有了方向,他们的身体成了思想的工具,并利用运动了解和认识周围环境,开始探究事物而不只是表现出没有目的的好奇。
那种没有正常发展的想象力以及对游戏的过分热衷,在心理分析学家看来,是一种“心理的神游”。也就是说,心灵没有专注在真实的生活上,而是离开了眼前的现实生活。
“神游”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是一种寻找慰藉的表现。逃进游戏或幻想世界中去,常常会掩藏已经分裂的心力。
学校的教师会发现,那些想象力很丰富的孩子并不是班里最好的学生。相反,这些孩子常常表现得很差,在学业中甚至一无所获。
对这一事实,没有人怀疑这些儿童的心理偏离了正轨,人们认为是创造性使得这些孩子不能专心于眼前的事物。
心理偏离正轨的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也不能正常地发展自己的潜力,所以,这类孩子的智力并不高。
偏离正轨的事实表现为儿童的心灵进入了幻想的世界,丧失了探索现实事物、展示自我的勇气。他们试图把自己封闭起来,将自己隔离在现实之外。
由于这类孩子的心力使用不当,他们的智力水准比正常孩子要低,他们就像骨折的孩子,必须要经过特殊的治疗才能得到恢复。
但现实是,这样的孩子不但没有获得精心的呵护和有益的治疗,反而常常受到成人的威吓,这使得他们无法恢复失调的思想、无法发展自己的智力。
偏离正轨的心灵经不起别人的强制和压迫,如果想用强制和压迫纠正儿童的某些做法,只会导致儿童性格上的反叛。
这种反叛并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不是表面上漠不关心或不服从的心理防御。这种反叛是思想无法控制的反叛,它会无意识地阻碍儿童接受来自外部的命令和观念。
心理学家把这种表现称为“抵触”,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障碍,这表明儿童心理上对外界设置了某种防御,使他对外界刺激的响应越来越消极。
通过这样的心理防御机制,儿童的心灵会说:“你说话,但是我不会听,我听不见。因为我正忙着建造一堵墙,我要把你挡在墙外。这样,我才能有一个不受干扰的世界。”
如果长时间具有这种心理的自我防御,孩子看起来就会丧失某方面的天赋才能。具有这种障碍的孩子,其智力水平偏低,不能熟练地掌握算数、拼写等技能。
一个原本智力正常的孩子,如果对很多内容的学习都设置了这种心理障碍,抵触任何类型的学习,人们就认为他愚蠢、愚笨。如果他经常留级,人们就认为他智力低下。
这样的孩子最初可能是抵触某一学科,后来是抵触很多学科,直至后来抵触学校、教师、同伴等人。到那时,这个孩子内心就很难有爱和友善了,他会感觉学校很恐怖,并逃避上学。
这样的心理障碍很难消除,而且会影响儿童的一生。
很多人一直讨厌学数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些人很难理解数学上的概念和原理,甚至一提到数学就头疼,出现忧虑、厌恶等负面情绪。除了数学,其他学科也有类似的情况。
我认识一位年轻妇女,她非常聪明,也有很好的教育背景。但是,她却经常在拼写上犯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错误。
她曾经多次尝试改正这个缺点,但最终都失败了。而且,她的这种错误甚至会随着练习书写的增多而增多。她也尝试阅读经典名著,但收效甚微。
但后来有一天,我又一次看到了她书写的文字,漂亮而且正确,这让我感到很意外。对于熟悉她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我无法在这本书里详细地论述这件事,但我相信,这位妇女一定找到了表达自己的正确方式,这是一种很神秘的力量,使她的拼写不再出现那么多的错误。
或许有人会问:神游和抵触这两种偏离正轨的表现,哪一种更有不利后果?我们学校的经验证明,沉浸于游戏或幻想中的神游是比较容易治愈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做个比喻。一个人逃离某个地方,是因为他在那里没有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如果这个地方发生了某种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可以满足他的需要,那么他就可以随时回到原来的地方。
事实上,我们儿童之家的孩子也证明了这种变化。来到儿童之家后,很多心理失调的孩子很快就发生了转变,好像瞬间从遥远的地方回来了。
这些孩子改变了没有秩序的工作习惯,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他们表现得更为平静而满足,其偏离正轨的思想也很自然地消失了。
如果没有让自己的思想转入正轨,儿童没有经历这种转变,那他的缺陷可能就会相伴一生。
很多看上去似乎很有想象力的成人,实际上对周围环境只有很模糊的感觉,会受自己的感觉印象的支配。
这些人缺乏秩序感,他们拥有伤感的、浪漫的人生观,他们会赞美光线、天空、花朵和音乐等,但他们并不了解光线、天空、花朵和音乐,也并不真正地热爱它们,更不能在这些事物上集中注意力,以获得某些知识。
他们似乎具有艺术家的特征,但他们却缺乏创造性,也没有耐心去获得某种技能,所以也没有创造出任何东西。
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去做些什么,即使知道,也无法平静地投入到工作中。他们经常会神经质地触碰某些东西,也常常把这些东西弄坏。
他们会破坏性地掐掉自己曾赞美过的美丽花朵,不知道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也无法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如果没有人帮助他们,他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些思想偏离正轨的表现起源于儿童时期,在儿童早期,一个人误入歧途、偏离正轨是很难被发现的。
抵触不同于神游,它很难被克服,即使是在幼儿身上发现了也很难克服。它为儿童建造了一堵墙,让儿童将自己封闭其中,以保护自己不受外界或他人的侵犯。
这样的人使得自己与美好的事物隔离了,只能在封闭的舞台上唱独角戏,所以他很难感到幸福。他讨厌一切求知探索、欣赏音乐等积极的活动,并把这些视为敌人。
这样,儿童的天赋能力就会被掩盖或被抹杀,这可能会让儿童对自己本应感兴趣的东西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学习让他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厌倦,让他抵触周围的世界。
“障碍”这个词具有很高的暗示性,它让我想起在人们具有卫生知识之前,用来避免传染病的方法。
得了传染病的男人和女人都会避免接触新鲜空气、阳光和水,他们用厚厚的长袍把自己裹起来,躲在密不透风的高墙后面,墙上的窗子紧紧地关着,无论白天还是黑夜。
这样不与外界接触的封闭环境,只会阻碍人的健康成长。同样,心理上的封闭也会阻碍心灵的健康成长。
有的儿童意志脆弱,很容易退缩,也很容易受到成人的影响。这样的孩子喜欢依附于一个乐于帮助他做好一切的成人,并对这个成人表现得非常依赖。
这些孩子容易哭泣,缺乏活力,经常抱怨周围的人和事物,时常表现得好像自己遭受了很大的痛苦,给人一种很敏感的印象。
这样的孩子显得很没有耐心,并因为不能摆脱的、让人压抑的厌烦去求助成人。没有成人的话,这些孩子似乎就不能活。他们不断地请求成人,要求成人和他们玩、给他们讲故事或唱歌,片刻都不允许成人离开自己。
对这样的儿童来说,成人成了他可以随意使唤的奴隶。即使他们之间具有深厚的感情,也会陷入一张复杂的网中。
这样的儿童可能会不断地问成人“为什么”,好像他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知识很渴望。但实际上,他并不会认真地听成人的回答,只是简单地重复自己的问题而已。
对这样的儿童来说,提问,实际上只是让成人留在自己身边的一个手段而已。
这样的儿童看上去很温顺,他很容易放弃自己的活动,转而服从他所依赖的成人提出的并不重要的命令,而成人也很容易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这样的儿童身上。
这种情况有一个很大的危险:成人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儿童身上,会导致儿童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这是一种可以被视为迟钝或懒惰的冷漠。
惰性,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疾病,就像重病一样会让生病的人很虚弱,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人的活力和创造力在衰退。基督教认为懒惰是人首要的罪恶之一,它会使灵魂死亡。
对依附于成人的儿童,成人很容易把没有用处的帮助、自己的意愿、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在儿童身上,这实际上会阻碍儿童的身心发展。
幼小的婴儿以及正常化的儿童会很自然地想要使用自己的多种官能,他们会对周围的事物有种深深的热爱之情,而不会漠不关心。
就像饥饿的人设法去寻找食物,这些正常化的儿童为了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也会去寻找某些东西。
这并不是理性发出的命令,而是本能的需求。比如,我们吃饱了时候,不会说:“我已经很长时间没吃东西了,我要去吃点东西或营养品,否则我就不能保持体力,甚至不能活下去。”
饥饿是一种痛苦,它会驱使我们设法寻找食物。对于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儿童也有一种精神上的饥饿感,他会在环境中寻找满足自己精神需要的东西,在操作这些东西的活动中汲取心灵的营养。
这种渴望精神滋养的动力,是与生俱来的,它表现为婴儿对周围环境事物的热爱。让我们像新生儿那样热情地欢迎精神的滋养吧。
如果说儿童对周围环境事物具有充满激情的热爱,这也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激情可以说是一种冲动,它可能瞬间就消失。
我们应该把它称为能感受到“充满活力体验”的动力,这种活力会促使儿童不停地进行活动,这种热情可以比作是氧气在他体内产生的能量。
一个有活力的儿童会让人意识到这一点:这个儿童生活在一个适宜的环境里,一个有助于他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环境里。
如果儿童没有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而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不适宜的环境中,那儿童就可能会发展成一个怪人,他将无法独立,无法获得智慧,无法正常地进行社会化。
假如儿童没有在活动中找到发展自己的活力,他就可能会被外在的物品所吸引,并渴望拥有这些物品。
占有某个物品并把它保存起来是很容易的,这种做法不需要知识和热爱,被外在的物品吸引的儿童的心力就这样被转移了。
如果这样的孩子看到一只金表,他就会说“我要它”。即使他不懂时间,也想拥有金表。不只这个孩子,其他的孩子看到金表时也会说“我也要它”。
两个孩子可能会为这只金表打架,即使把金表弄坏了,他们也毫不吝惜。他们就是通过这样的竞争来拥有某个物品,甚至毁坏那个物品。
事实上,人们是否在道德上偏离正轨,都是由他们在爱和占有之间所做的选择而决定的。人一旦做出了最初的选择,就会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想占有某个物品时,儿童的本能就像章鱼的触角一样伸出去,想尽办法要抓住那个东西,甚至破坏了它也毫不吝惜。一旦占有了这个物品,儿童就会像保卫自己的生命一样去保卫它。
为获得和保护自己想要的物品,强壮的孩子会通过武力击败其他孩子,显得冷酷无情。为了占有某个东西,这样的孩子会经常争吵、打架,这也让他们感到很痛苦。
我们不要轻视儿童的这种争吵。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情,是因为儿童内在的自然能量被转移了。占有欲是由于儿童内心的某种黑暗或是心理失调导致的,与外在的物品无关。
我们会教育儿童:不要让自己依附于外在的物品上。这是我们道德训练的一部分,这种训练或教育的基础是对他人物品的尊重。
如果儿童已经对外在物品产生了依赖,他就会失去与自己内心生活的连接,并会因此渴求外物的帮助。这种欲望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儿童的思想中,以至于人们把这当作了儿童的一种本性。
沉默寡言的孩子有的也会把注意力放在毫无价值的外在物品上,只是他们占有物品的方式与外向的孩子不同。
沉默的孩子不容易争吵,不容易与别人对抗,他们喜欢把自己的东西藏起来。这样的孩子会被认为是“收藏家”,但他们只是收藏各种五花八门的、有关的或无关的东西,不会把收藏的东西进行分类。
那些智力有缺陷的成年人,那些犯过罪的青少年,口袋里可能经常装着一些没有用处的、毫不相关的小物品,他们对收集物品也有一种近乎荒谬的癖好。
个性内向、沉默的孩子收藏物品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有人想拿走这些孩子的物品,这些孩子就会倾尽全力去保护自己的物品。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对喜欢收藏的偏好进行了解释,他把这种情况认为是人的贪婪,这种贪婪的特性在婴儿时期就可以发现。
一个人依恋很多没有用处的物品,且不愿意放弃它们,这就像一剂毒药,会打乱人的基本平衡,使其陷入混乱。
但是,父母们却愿意看到孩子保护自己的财产,他们认为这是孩子保护自己的方式,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支配欲是一种心理偏离正轨的表现,和占有欲有关。在想支配周围环境的本能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通过对环境的热爱而去占有外界环境。
如果这种力量不是人心理发展的自然产物,它就会发生变化,最后发展成贪婪。
一个具有支配欲、不正常的儿童,当他感到身边有一个强有力的、无所不能、支配他的人时,就会感觉良好。这个儿童会认识到,如果能巧妙地利用这个成人,他自己的能力也会增加。
所以,这个儿童就开始借助于这个成人的帮助,去做他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这种做法人们完全可以理解。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可以这么做,也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但实际上,这是儿童采用的可以支配他人和环境的一种策略,软弱无助的儿童认为这样做是很自然且很合理的。
儿童一旦有了这样的发现,也就是他发现可以利用另一个强有力的人来为自己做事,他就会持续这样去做,他甚至开始向这个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在孩子眼里,成人是无所不能的,成人能够满足他的需求,不管这种需求有多么复杂。
神话故事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年幼的孩子会被这种类型的神话故事深深地吸引,他们会高兴地感觉到,神话故事中描写了那种能满足所有愿望的超能力。
神话故事中的主人公会从仙女那里得到依靠人力无法获得的财富和恩惠,这些仙女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美丽的也有丑陋的。
儿童可能会把周围的、“无所不能”的成人想象成各种仙女。比如有像祖母一样年老的仙女,有像母亲一样年轻美丽的仙女;有的仙女衣着破旧,有的则衣着华丽。但是,就像所有母亲一样,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都会同样地爱自己的孩子。
在儿童看来,成人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不管这个成人高还是矮,胖还是瘦,儿童都会根据自己的愿望和需求来支配他。
最初成人认识到,自己能带给儿童他所需要的东西,这让成人很有成就感,也很快乐。但后来,成人就会为自己的一次次让步而付出很多代价。
如果儿童第一次支配成人时获得了成功,那他就会用同样的方法迫使成人做出第二次、第三次让步。成人越多地做出让步,儿童就越多地向成人索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最后,成人会因为自己不断妥协、不断满足儿童的欲望而酿成苦果。因为成人能满足儿童的物质总是有限的,而儿童的想象力和欲望却可以大到无边,两者终会因为这一点而产生矛盾和冲突。
儿童任性,这成了成人的痛苦,成人可能会意识到自己以前做错了,他会说:“是我宠坏了自己的孩子。”
即使是一个比较顺从听话的孩子,也能创造出征服和支配成人的办法,比如,他会通过眼泪、恳求、忧郁的眼神来博得成人的同情,以此来支配成人。
因为疼爱孩子,成人最终会向孩子屈服,一直到他无法给予孩子时为止。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孩子就会痛苦,这种痛苦会使他出现各种偏离正轨的表现。
成人最终认识到,他一再让步、一再满足儿童的做法,是造成孩子这种缺陷的根本原因,于是他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我们很难找到克服儿童任性的好办法,耐心的规劝、严厉的惩罚都没有很好的效果。这就好比,你对一个因发高烧而神志不清的人说:“你必须要退烧,否则我就惩罚你。”
如果成人不再娇惯儿童,而儿童开始屈服于成人,此时,成人就会阻碍儿童的发展,使其走向另一个歧途。
成人经常会对儿童表现出轻视的态度,但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比如,一位父亲可能会承认他的孩子很漂亮,他会为自己的孩子自豪并对其寄予很高的期望。但还有一种潜意识的力量会支配这个父亲,使他不信任自己的孩子,认为孩子很多事情都不会做、很多知识都不懂,需要他对孩子进行灌输和纠正。
成人认为孩子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不懂,这很容易让他轻视孩子,让他把弱小的孩子看作是自己的附属物,只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在一个家庭中,成人在家长权威的掩盖下常常会变得很贪婪,变得很暴力,这会让他总是有意无意地伤害儿童的自尊。
比如,一个父亲看到儿子端着一杯水摇摇晃晃地向前走时,就会害怕儿子把水杯摔碎了。想到这里,他可能会下意识地要去保护那个水杯,下意识地要把水杯从儿子手里夺过来,以免被儿子摔坏。
也许这位父亲很富有,他会为了儿子而不断积累物质财富。但在儿子端水的那个时刻,他却认为一个水杯比儿子的活动更有价值,所以他会设法防止儿子摔碎水杯。
他可能会想:“为什么这孩子拿水杯的样子这么笨?他这样拿杯子摔坏了杯子怎么办?难道他不能按正确的方式拿杯子吗?”
这位父亲或许很高兴为儿子拥有更成功的人生而做出牺牲,并希望儿子幸福,希望看到儿子将来能成为有名的、有权有势的人。
但儿子拿杯子的方式却让他很不高兴,让他被一种权威和暴力冲动所支配,让他把自己的精力浪费在去保护杯子这样微不足道的小物品上。
假如是仆人像这个孩子一样拿杯子或是摔碎了杯子,或许这位父亲只是微微一笑;要是客人摔了杯子,这位父亲可能会急忙安慰客人说“这个杯子不值钱,摔了没关系”,而且,也不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但如果孩子摔了杯子,父亲就会采取截然不同的做法。
孩子如果受到了父亲这样的对待,就会有挫败感,认为自己不值得依赖、不可靠或是容易带来麻烦,甚至会认为自己无能,还没有一个杯子珍贵。
成人必须改变这种伤害儿童的做法,如果儿童要发展自己的内心,成人就要允许儿童去碰各种东西,允许他用这些东西进行工作,这一切对儿童心理和人格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成人已经不再过分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的行为,这已经成了他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早上起床时,成人就已经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展开自己的日常活动,这对他来说是最简单的事情。成人的动作是自动化的,就像无须关注呼吸和自己的心脏跳动一样。
而儿童正处在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但可惜的是,成人却没有尊重这个过程中儿童连续的行为。
如果一个孩子正在玩游戏,成人很容易去打断他,比如成人说该去散步了,于是他就打断孩子,给他打扮收拾一番,并带他出去。
或者,如果一个孩子正在工作,比如他正把石块装进桶里。这时,家里来了客人,于是,母亲就打断孩子的工作,让他去见客人。
成人总会这样不断地打扰儿童,突然闯进儿童的心理世界中。仗着自己高大而有力,成人从不与儿童商量就自作主张地控制儿童的生活。
由于成人不考虑儿童的需要,不与儿童商量就打断他,这会让儿童认为自己的活动或工作没有价值,也会使他感到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人,应该去服从强大的成人。
行为的连贯取决于儿童心中已预设好的计划,保证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心理活动不被打扰,这对儿童的人格发展非常重要。
总有一天,儿童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责任感有赖于他能透彻地理解不同行为间的关系,有赖于他能正确地判断自己行为和活动的意义。
但成人的做法却让儿童觉得,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那位父亲因没有成功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而难过,那其实是他自己破坏了孩子的责任感,破坏了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连续感和自尊。这让这个孩子形成这样一个信念:他是笨拙的、无能的。
任何人在能承担自己的责任之前,他需要坚信自己才是行为活动的主人,并对自己充满自信。一个人对事情沮丧,最大的原因是他相信自己没有能力做好某些事情。
若要一个瘫痪的人与一个健全的人比赛赛跑,他一定不希望进行这场比赛。一个普通人不愿意与专业的拳击手比赛拳击,事实上,在比赛前,他就有不能获胜的自卑感,使他丧失勇气。
成人总是有意无意地打击、羞辱儿童,这使儿童感到自己很软弱无力,这必然会抑制儿童行动的欲望。
现实中,成人不仅会阻止儿童的行动,还会不断地对儿童说:“你不能做这件事,哪怕你尝试一下都不可以,这没有用。”或者粗暴地对儿童说:“你这个笨蛋,你在干什么呢?你难道不知道自己干不了这件事吗?”
成人这样做,不仅是在阻碍儿童的工作、打断儿童行为的连续性,对儿童的人格也是一种侮辱。
这种做法是在蔑视儿童,承认他是没有价值的、无能的、笨拙的,这会浇灭儿童的勇气和信心。
如果成人的做法让儿童觉得自己是无能的,儿童小小的心灵就会蒙上阴云,整个人就会陷入情感冷漠和恐惧中。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儿童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可以叫作“自卑感”的心理障碍。这种障碍会深深地埋藏在儿童内心,让他觉得自己比别人差,这会使他的内心和生活充满冲突。
自卑会给儿童带来许多其他的问题和痛苦,比如胆怯、做选择或决定时犹豫不决,面临困难时退缩,容易哭泣、绝望,等等。
与此相反,正常儿童具有一个很突出的特征,就是充满自信并对自己的行动有足够的把握。
在圣罗伦佐区的那所儿童之家,一位来访者来访时,恰巧学校放假,来访者很失望。一个男孩告诉这位来访者,虽然教师放假不在学校,但孩子们都住在小区里,他们可以自己打开教室门进行工作。
这个小男孩这样做,表现出了自信而完美的个性,这不是傲慢,而是出于对自己潜力的自信。他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即使在顺利地带领来访者参观学校、观察孩子的工作状况后,他也丝毫不觉得自己是在做什么特殊的事情。
还有一个男孩子,当他正用活动字母进行拼写时,意大利皇后来到了他面前,皇后要求他拼写出“意大利万岁”几个字。
这个男孩明白了皇后的要求,但他依然先按自己的步骤完成原本计划完成的工作,然后把用过的字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
小男孩平静地做着这一切,仿佛四下里就只有他一个人。出于对意大利皇后的尊重,我们都希望这个小男孩暂时停下自己的工作,去完成皇后要求的任务,但我们没有阻止这个小男孩。
当小男孩最终把使用过的字母都放回原处后,他开始用相应的字母不紧不慢地拼写出了“意大利万岁”几个字。
这个小男孩当时只有4岁,但他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感,他对环境也非常有信心。从这方面来说,他已经是个小大人了。
有人说,恐惧是儿童正常的一种心理,但事实上恐惧也是一种偏离正轨的心理问题。
也有人认为,恐惧是因为儿童内心深处的心理失调,它与儿童所处的环境没有关系。他们的意思是说,恐惧像羞怯这种心理一样,是儿童性格的一部分。
有的儿童行动畏缩,好像被某种恐惧感所控制着。有的儿童非常勇敢,富有活力,有勇气面对危险,不过他们有时也会害怕某些神秘的、不合逻辑的或难以战胜的东西。
这种害怕的感觉或许源于他们过去看到的印象强烈的、曾经带给他们伤害的事物。有的儿童可能害怕过马路,有的害怕床底下有小猫,有的害怕看到鸡,等等。
儿童的这种害怕就像精神病医生在成人中发现的病态恐惧症,在依赖于成人的儿童身上特别容易出现某种恐惧心理。
为了让儿童听话顺从,有的成人会利用儿童的无知和软弱,用可怕的事物吓唬他。这种做法是成人普遍会犯的错误,会加深儿童内心天生的恐惧感。
要帮助儿童摆脱紊乱的恐惧心理,我们要让他接触现实的事物,帮助他体验和理解周围环境中的事物。
我们的儿童之家,在帮助儿童正常化的过程中,取得的最初成果之一就是帮助儿童消除潜意识中的恐惧。
在一个西班牙家庭里,有4个女儿,最小的女儿在我们的学校里上学。
每次夜晚有雷雨的时候,三个大孩子都会害怕,而最小的女儿却是唯一一个不害怕的孩子,她会勇敢地把几个吓坏了的姐姐带到父母的房间里去,让她们得到父母的保护。
姐姐们经常受到雷雨和黑暗的折磨,而小妹妹成了她们的精神支柱,每当姐姐们在黑暗中感到害怕时,她们就会跑到妹妹身边,这样,她们才会觉得安心一些。
这种恐惧心理不同于面临真正危险时的那种畏惧,面临真正危险时的畏惧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而恐惧心理是对不存在的危险的莫名恐惧。
要说畏惧,其实成人心中的畏惧比儿童更多,这不仅仅是因为成人面临的危险比儿童多。我们可以说,儿童能够很自然地面对危险,而且比成人更能迅速地做到这一点。
事实上,儿童常常给自己制造一些危险。比如,街上的流浪儿童会去偷车上乘客的钱,乡村的儿童会爬到树上去,或者从陡坡上猛然冲下来,或者勇敢地跳到河里或海里游泳。
有些儿童还会勇敢地、不顾一切地去拯救他们的同伴。
在加利福尼亚的一家儿童医院,一间盲童病房不慎着火了,医院里那些眼睛能看得见的儿童勇敢地冲进了大火里,去拯救那些眼睛看不见的盲童。
对此,可能有人会提出问题,那就是正常化的儿童是否会赞成这种英雄主义行为。在我们的学校中,还没有儿童表现出这样的英雄主义行为,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暂时还没有表现英雄气概的机会。
在我们的学校里,孩子通常具有谨慎的心理,这种心理可以使他们避免危险,也能使他们与危险同在。
我们这里的孩子能使用小刀,能用火柴点燃柴火直至燃起较大的火,能独自站立在水池边或者独自穿过有车辆来往的马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都可以让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在儿童之家,孩子们已学会了怎样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了避免急躁和莽撞,这可以让他们过上更平静、平安的生活。
所以说,正常化不是让儿童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而是让他获得一种行为上的谨慎,使他们能意识到危险并能避免危险,就算躲避不了,也能在危险的境遇中很好地生存。
偏离正轨的心理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就像枝繁叶茂的植物,其枝叶会朝各个方向伸展开去。但这些枝叶同样都来自于深埋在地下的根,只有在根部,我们才能找到儿童正常化的秘密。
在我们的教育中,有一个比较常见的错误,就是容易将各种偏离正轨的心理当作是互不相关的。
说谎或欺骗是最严重的错误之一,欺骗可以看作是一件隐藏心灵的外衣,会将一个人的真实内心包裹得严严实实。
至于儿童的谎言,则有各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其中有些谎言是正常的,有些谎言是病态的。
习惯性歇斯底里的人常常不由自主地说谎,20世纪的精神病学家对此很感兴趣。这种人说谎的比例很高,甚至有人说的每句话都是谎言。
有的青少年在法庭上也会说谎,由于儿童心地纯洁,社会经验少,他们说假话时常常难以表现出平静的状态。
人们对儿童在这种情况下说谎的研究表明,他们实际上想说真话,说谎是由于心理紊乱造成的,而这种心理紊乱会由于情绪波动而进一步加剧。
这些没有表达真相的谎言,与儿童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保护的谎言无关,正常儿童在平常的生活中也会说这类谎言。
这种谎言大概是由于儿童在描述事物或事情时而产生了某种幻想,也可能是对其他人认为的真实的事情进行了一些添加,但这种谎言不是为了个人利益,也不是为了说谎而说谎。
或者说,这种谎言只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想象和加工,可以算是一种艺术形式,就像一个演员把自己投入到角色中一样。
比如,有个孩子告诉我说,他母亲会给他邀请来的客人做蔬菜汁,这种蔬菜汁有益于身体健康,并且美味可口,客人们都说自己以前从未喝过这么好喝的蔬菜汁。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有趣,也很真实,于是我去请教这个孩子的母亲究竟如何制作出这种蔬菜汁。但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说,她从没有做过这种蔬菜汁。
儿童就这样在谎言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只是在编造故事,此外并没有任何其他意图。
有时,儿童的谎言可能是在进行某种有意思的推理。有一个大约5岁的小男孩,有一段时间被临时寄养在一所寄宿学校里。
这所学校的保育员非常尽责,并对这个临时照管的孩子十分关照。
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小男孩向自己的母亲说这个保育员的坏话,说她太严厉。孩子的母亲就到校长那里去了解情况,结果得知那个保育员对她儿子非常慈爱,并十分关照他。
于是,这位母亲问儿子为什么要撒谎,小男孩回答说:“因为我不能说那位校长不好。”这个孩子这样做,并不因为他没有勇气反抗校长,而是因为他习惯于屈服传统势力。
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说明儿童在学会适应环境时采用了这样狡猾的手段。
软弱、怯懦的儿童常常因为一时冲动而说谎,他们的谎言没有经过仔细推敲,因为说谎只是一种防御性的条件反射。这种谎言天真无邪,一般都是很容易被看穿的。
生活中,教师或父母只想尽快消灭儿童的这种谎言,却不去关注这些谎言产生的原因,这些谎言其实是儿童面对成人的压迫时采用的自我保护手段。
可是,儿童在说谎或不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时,经常受到成人的责备。
儿童说谎是一种智能现象,它会随着儿童的日渐成熟而变得更条理化。有人甚至说,谎言在人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像人不能缺少衣服一样,有些谎言甚至是美丽的。
而我们学校的孩子能表现出自然的真诚,他们摒弃了这种被歪曲了的观念。
儿童说谎的行为并不会奇迹般地消失,但我们可以通过改造儿童的心灵让儿童不必说谎。让儿童跟现实接触,给儿童精神的自由以及对善和崇高的向往,都可以帮助儿童改造自己的心灵。
当社会生活陷入虚伪的氛围中时,如果我们试图去纠正它,社会就会陷入混乱状态中。
离开儿童之家的很多孩子,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后,都被认为不礼貌或不服从。事实上,这只是因为这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真诚,他们没有学会向传统和现实妥协而已。
但学校的教师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从没有见过孩子们表现出的这种真诚,所以认为这种真诚破坏了对其他儿童的教育。
心理分析学家对人类的心灵有一个非常杰出的贡献,那就是对潜意识的隐瞒或谎言进行了解释。
由于成人存在羞耻心,使得人类生活中充满了谎言。这些谎言就像动物的皮毛或鸟类的羽毛一样,覆盖和保护着那些隐藏起来的不被人知的重要想法或信念。
当一个人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想法时,实际上就产生了谎言。因为谎言,他才能生活在一个与他的自然情感不一致的环境中。由于无法长久地与强大的社会力量做斗争,这个人就只好向社会妥协。
在成人中,最显著的隐瞒现象就是虚伪地对待儿童。成人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和需求牺牲儿童的需要,但成人却拒绝承认这一点。
成人会努力让自己也让其他人相信,他正在根据天赋的权力对待儿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童好,为了儿童有美好的未来,有幸福的生活。
儿童试图用各种方式保护自己时,成人会懒得去思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会认定儿童为保护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进行反抗,都是错误的。
成人所谓的真理和正义越来越微弱,早已被一种虚伪的习惯所代替,成人常常会根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去行事,而不会考虑儿童的权利。
隐瞒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谎言,它有助于向虚伪的社会妥协,但这常常会由爱逐渐转化为恨,这是潜意识里最可怕的谎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