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出石头、天天都经常玩电子游戏。他们在节目中还曾经因为不能带电子产品而闹情绪。可见电子游戏多么受孩子们的欢迎。
小蒙的儿子今年11岁,在一家寄宿学校上学。一年以前,妻子就说要给儿子买一台电脑,引导他利用电脑学习。小蒙没有同意,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时间盯着孩子上网,不如让孩子晚一点儿接触电脑。
今年5月中旬的一天,小蒙意外地在校外的小网吧里发现了自己的儿子。他知道“堵”已经没有用了,于是第二天就和妻子商量了一下,给儿子买了一台电脑。从此,儿子每周六在家可玩3个小时的网络游戏,再也没去过网吧了。有时候小蒙还会和儿子一起玩电子游戏,比如打CS(一款电子游戏)、玩赛车。父子二人经常玩得不亦乐乎。每次儿子玩得酣畅淋漓之后,就会自觉地去学习。而且他为爸爸的明智感到高兴,有什么想法都会告诉爸爸,这加深了父子感情。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玩电子游戏就非常担心,于是对孩子严加看管,坚决不让孩子接触网络游戏。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孩子更加迷恋这种游戏。家长们觉得很纳闷,他们想知道孩子为什么喜欢电子游戏。闪电般的处理速度,雷电般轰鸣的声音,急速变幻的画面,这些都是电子游戏有诱惑力的原因。当孩子拿着鼠标或游戏控制杆时,他们可以做到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做而又很想做的事情:赛车、探索魔鬼出没的房子、与职业运动员一起比赛……
但是,孩子的自控力是有限的,如果让孩子一个人玩电子游戏,他可能会无休止地玩下去。但如果有爸爸的陪伴,那么玩到一定的时间,爸爸就可以提醒孩子:“好了,今天就玩到这里,接下来要做作业了。”孩子玩够了,自然也就会听从爸爸的教导。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陪孩子玩游戏还能使爸爸获得放松,并使孩子获得更大的快乐。同时,还方便了交流,有利于爸爸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从而给孩子适当的教育。
会玩的爸爸来支招:
在游戏方面,很多爸爸恐怕得向孩子学习。当爸爸放低姿态向孩子请教时,能够使孩子找到被信任和尊重的感觉,孩子的自信心也会得到鼓舞。孩子会想:爸爸都向我请教了,我挺了不起的。孩子就不会担心爸爸批评自己玩游戏,这就为爸爸教育孩子提供了机会。
爸爸应该清楚,向孩子请教电子游戏的玩法,然后和孩子一起玩,并不是赞同儿子无休止地玩游戏,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一些看起来浅薄的游戏,实际上也包含一些意想不到的知识。比如,爸爸和孩子可以一边玩足球游戏,一边讨论世界地理和国际政治问题。儿子在玩了足球游戏之后,可能会拉着爸爸的手走到世界地图前问:“爸爸,巴西在哪儿?”
必要的装备:
除了给孩子提供一台电脑或者其他电子设备,身为爸爸,还要了解孩子在玩什么。根据相关的调查,很多孩子喜欢玩暴力游戏,这种游戏里充满了武力和血腥,不利于孩子成长。爸爸还应让孩子学会控制游戏时间。因为孩子过度迷恋电子游戏,会减少其他活动的时间。而适当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则可使孩子从中获益。建议爸爸们将孩子每天玩游戏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
让游戏更尽兴:
如果爸爸懂得电子游戏,那么就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一个有助于孩子学习知识的游戏。一个电子游戏是否是好游戏,取决于这个游戏是引导孩子的建设性行为还是破坏性行为。一个好的游戏应该像传统游戏捉迷藏一样,提供吸引人的搜索、出乎意料的惊奇、健康的竞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