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一般都喜欢画画。如果能够将需要记忆的内容描绘成一幅图画,也是非常有利于记忆的。
每次学完古诗之后,老师都要求学生记忆,可是赵涛最不喜欢死记硬背了。因此,即使是很简单的诗歌,他也背不会。这天,老师给他们布置了背诵杜甫的《绝句》,他只好懒洋洋地背起来。
赵涛晃悠着自己的脑袋,来回在客厅里走着。看着他的样子,妈妈笑了。赵涛听到妈妈的笑声,说:“该死的《绝句》,怎么也背不会。”
妈妈说:“其实,要想记住这首诗有一个不错的方法,就是将古诗的内容变成图画。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看到的春日的景色。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有28个字。诗中出现了许多看到的事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千秋雪、万里船,既有丰富的色彩,又有生动的形象。在背诵时,你的脑海中可以出现这样一幅画,依次为‘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千秋雪—万里船’,自然地就能回忆起诗歌内容,也就脱口成诗了。”
听了妈妈的话,赵涛尝试着做了起来,果然不错!他不但将这首诗记住了,还深刻理解了这首诗的内容,一举两得!
这案例告诉我们,想要记住相关的知识就要视觉形象化。
画图记忆法就是在头脑中清楚地描绘出事物,这种形象越鲜明,学过的东西就越能长时间记住,印象越深刻,再现就越容易。古诗中有许多写景的诗,这些诗的内容往往就是一幅画,最适合使用画图记忆法,例如:背诵《暮江吟》《小池》《画》时,在头脑中可以出现相应的画面。
其实,当孩子对需要记忆的材料进行想象的思维活动时,他已经开始记忆了;当孩子在琢磨用什么符号代表需要记忆的材料的意思时,记忆就更加牢固了。画图记忆法其实就是形象记忆法的一种,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这都是记忆的法则。
孩子在记笔记的时候,或者在学习过程中做摘要的时候,可以让他在旁边用图案或者图像把这些内容画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记住记在本子上的内容,还有利于孩子应对考试或者学习需要。
延伸阅读
右脑具有一种图像记忆功能,在努力想起某事物时,记忆会以图像的形式再现。在进行这个训练时,要让孩子紧紧盯住需要记忆的事物,当他觉得已经全部记住时就能够凭借心中的图像将它重新描绘出来了。
其实,要想让孩子全部记住这些词语并不难,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学会把“词语”转换为图像进行记忆训练,这样孩子就能轻而易举地把这些词语记下来。
画图像的时候,可以根据知识的内容来画,比如:文字是写景的,就画个景色;文字是表示时间的,就画个日历;遇到表现心情的语言,就画个表情等。画的时候,可以适当夸张,这样更有利于记忆。对于内容比较多的,可以运用不同颜色的笔来画,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重复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孩子不断地重复中,孩子就能很容易地将相关的材料记住。因此,要想激发右脑,就可以多让孩子做些诵读练习,从而有效促进记忆力的提高。
游戏名称:
诵读文章。
游戏目的:
引导孩子将内容描绘成图画,加深记忆。
适合年龄:
7~12岁。
游戏步骤:
(1)给孩子提前准备文言文,比如:《桃花源记》。
(2)让孩子通读这篇文章,然后将里面的内容想象成一幅图画。
(3)让孩子将心中的图画说出来。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图画: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生长在溪流的两岸,长达数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跟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就连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一些语言优美的文言文就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的图画,比如:《三峡》《桃花源记》《醉翁亭记》等,背诵时可边记忆边结合课文内容在脑海中勾画美丽的图画。用这种图画法来记忆内容,便可以加深记忆效果。当孩子能够将美丽的图画在脑海中画出来的时候,文章也就记得差不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