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时间:2023-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要想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就要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姗姗的故事提醒我们,当孩子的情绪有所异常时,一定要找到孩子情绪不好的原因,最好不要让这种不良情绪长时期搁在孩子心里。等,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从而有效提高孩子的情绪敏感度。为此,学会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情绪,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发现,健康情绪的发展对小学生的个性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孩子学习的时候之所以不能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很多时候是因为自我的情绪控制能力太差。如果孩子的心情本来就不好,做事的时候自然也就提不起兴趣,注意力也就容易分散。所以,要想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就要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姗姗今年正在上五年级,平时学习还挺用功,可是,最近两天,姗姗写作业的时间比原来长多了,每晩都要写到11点,而且,很多古诗都记不住。妈妈以为是女儿的作业多,也就没有太注意。可是,妈妈却发现女儿出现了一些异常举动:在家里鬼鬼祟祟东翻西找,反复问一个芭比娃娃多少钱?妈妈感到挺烦的,就没搭理她。

原来,两天前,姗姗将芭比娃娃不小心给弄丢了,可是,她又不敢直接告诉妈妈,只好把这件事压抑在了心里,整天失魂落魄的,饭都不想吃,更别说背诵课文了。

这天晚上,姗姗和妈妈躺在床上聊天,女儿出人意料地说:“妈妈,我想哭。”妈妈感到惊讶,可是依然很自然地说:“想哭就哭吧。”说着,女儿就趴到她怀里伤心地哭了起来。

妈妈轻轻地拍哄着,平静一些之后,姗姗终于说出了原委:“我把你送我的芭比娃娃弄丢了。”这个娃娃是妈妈一个月前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姗姗的。姗姗将这个礼物当成宝贝,没想到刚玩了一个月就给弄丢了……

小学生也有七情六欲,而且因为孩子的世界很单纯,所以各种情绪来得格外强烈。一个芭比娃娃对大人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丢了就丢了,可是对小学生来说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有些孩子会产生一种玩具被弄丢的不甘心,又有丢了玩具的心疼;有些孩子一方面会对班里某个同学产生怀疑,又会产生不知道别人会怎么对待玩具的担忧……这些情况都会对孩子形成一种折磨。这种无形的担忧,就会促使他们不能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写作业的时间也会自然延长,记忆的效果更会受到影响。

姗姗的故事提醒我们,当孩子的情绪有所异常时,一定要找到孩子情绪不好的原因,最好不要让这种不良情绪长时期搁在孩子心里。

小学时期是孩子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身心变化一般都比较快。可是,由于自身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不足,他们心里就会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这种矛盾的心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常见的,很容易滋生不健康的因素,从而导致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这时候,如何能集中注意力很关键。

情绪影响着孩子的理智和行为,更能左右孩子的记忆力,为此,要注意培养孩子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自觉性。那么,父母该如何帮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1.让孩子认同自己

为了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首先就要让孩子喜欢自己,让孩子认同自己。

比如:父母是孩子的模范,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营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

同时,还要用欣赏的眼光鼓励自己的孩子,让身处其中的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获得安全感。为了让孩子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就要鼓励他们能自由、开放地将感受表达出来,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不因压抑而变质。

2.让孩子认识情绪

要让孩子对情绪多一些了解,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亲子对话可以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说出自己心里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因此,在平时,要多进行亲子对话。

父母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绪的时候,趁机引导孩子:“妈妈好高兴哦”“恩,我很伤心”等,让孩子知道原来人是有那么多情绪的。

还可以通过句式“妈妈很生气,因为……”“我感到有点难过,是因为……”来告诉孩子自己在为什么事情感到生气和难过。

可以通过问孩子“你是什么感觉啊?”“妈妈看见你很生气、难过,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等,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从而有效提高孩子的情绪敏感度。

3.让孩子增强情绪体验

游戏在孩子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体验自己的情绪,感受别人的情绪,知道自己和他人的需要。

为了实现这一点,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说故事、编故事,一起来扮演角色,一起来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感觉和前因后果,和孩子一起通过周围的人、事物来引导孩子设想他人的情绪和想法。从他人的情绪反应中,孩子会逐渐领悟到积极情绪能让自己和对方快乐,消极情绪会给自己和对方造成痛苦,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事实证明,如果孩子在表达情绪与控制情绪之间取得了平衡,不仅能以建设性的态度表达强烈的情感,还能控制对自己、对他人有伤害的情绪表达方式。

4.让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激发人体的潜能,使其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维护心理健康;消极的情绪体验只能使人意志消沉,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害的。为此,学会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情绪,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父母,要引导孩子乐观地面对人生,对生活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孩子的情绪会直接受到父母行为的影响,与孩子相处时,父母必须乐观一点。除此之外,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支持。

延伸阅读

5.教会孩子适当宣泄不良情绪

人在精神压抑的时候,如果不寻找发泄机会宣泄情绪,会导致身心受到损害。研究表明,人的泪水含有的毒素比较多,用泪水喂养小白鼠会导致癌症。可见,在悲伤时用力压抑自己忍住泪水是不合适的。

愤怒的时候,适当的宣泄是必要的,不一定要采取大发脾气的方法,可以采用其他一些较好的方法,比如:大喊一声,出去踢踢球、唱唱歌,找个人来倾诉,将心中的不快写出来,洗个热水澡等。情绪无所谓对错,只要你所表现的方式能被他人所接受。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情绪表达的多面性,引导孩子将不良的情绪宣泄出来。

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是没法集中注意力做事情的,记忆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想改善孩子的记忆力水平,就要努力让孩子克服不良的情绪,从而培养良好的注意力习惯,有效改善记忆力。

游戏名称:

摸一摸,不同之处在哪里。

游戏目的:

引导孩子积极控制不良情绪,提高专注力。

适合年龄:

7~12岁。

游戏步骤:

(1)提前准备几种质地不同的物品,比如:玻璃杯、苹果、柿子、葡萄、书、桌子等。

(2)让孩子来摸,让他们体会不同的触感。为了增加难度,可以多准备一些物品。

(3)之后,还可以将孩子的眼睛蒙上,让他们通过触摸来辨别不同的物品。也可以和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选择东西,由家长来猜。

这样的游戏,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手、眼等协调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孩子触觉专注力的完善,有利于孩子良好注意力习惯的养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