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很多时候长远的目标反而不能为孩子前进提供什么动力。所以当家中的男孩子不想学习的时候,当他们对自己落后的名次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爸爸妈妈最好帮助他们将之前长远的目标分解成几个比较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当男孩子一一实现这些短期目标的时候,他们的信心也会慢慢增加,继而更加努力,一步步地接近自己远大的目标。
元元有一个很大的学习目标——长大后要考上清华。虽然他的目标很远大,但现实却很残酷,期中考试他在全班只考了第三十名。元元在拿到成绩单的时候,心里很失落,觉得自己肯定实现不了理想了。而且他觉得这次考得这么差,回家之后爸爸肯定会很生气,一定会训斥自己,甚至有可能狠狠地“修理"自己一顿。
但是出乎元元意料的是,爸爸看着那张成绩单,并没有责怪他,反而说了一句让元元很奇怪的话:“这下好了,你身上就没有什么担子了。"他想了一会也没有明白爸爸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于是便望着爸爸,希望他能解释清楚。
爸爸停顿了一下,对元元解释道:“儿子,你想一想,一个跑在后面的人还有什么担子呢,再也不用担心身后的人超过自己了。不管你跑得多慢,只要你一直往前跑,那么即使超过一个人,也意味着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听了爸爸的话,元元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激动地对爸爸说:“爸爸,我知道以后我要怎么做了。"他说得很真诚,让坐在一边的爸爸也感受到了语气中的那种坚定。爸爸觉得儿子真的明白了,问道:“那你告诉爸爸,你在下次考试的时候要超过几个人呢?"
听爸爸这么问,元元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他想:将自己的目标定得高一些,超过29个人,得第一名?似乎自己并没有什么信心,但是假如自己说得少,爸爸是不是会觉得自己没出息?“我……"元元在犹豫,不知道该怎么说。
“其实爸爸对你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下次你能超过三个人就可以了。当然,每次都超过三个人,这样慢慢积累,你就一定能超过所有人!"爸爸很严肃地对元元说道。
于是在爸爸的鼓励下,元元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对学习也渐渐产生了兴趣。最终让老师和同学们吃惊的事情发生了,期末考试元元竟然前进了十一个名次。
家中的男孩子一次考不好,爸爸妈妈切忌又骂又打或者不闻不问,不然的话就会大大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对自己的学习不抱任何希望。聪明的家长会在这个时候为男孩子制定一个又一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当这些小目标一个个变成现实的时候,男孩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有了成就感,自然对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了。
建议一:小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男孩子当前的学习水平,又要高于他的实际水平。
摇摇付强数学成绩一直不好,他也对学习数学丧失了兴趣。为了让儿子重新树立起学习数学的兴趣,爸爸觉得有必要让儿子品尝一下成功的滋味。爸爸仔细分析了一下,觉得儿子现在的数学成绩虽然只是勉强及格,但这也意味着他提升的空间很大。
于是爸爸找了一个机会,对付强说道:“儿子,爸爸并不要求你一口气将数学考到100分,只要下次考试你能考到70分,爸爸便答应你‘十一爷去旅游,好不好?"听爸爸说“十一"可以去外面旅游,付强便有了动力,他很仔细地想了想,觉得现在自己就能考到60多分,努力一下,提升几分是能够做到的。于是付强便点了点头,问道:“真的,假如下次我数学考到70分,就出去玩?"“当然,爸爸说话算数!"爸爸很夸张地拍着胸脯说道。
让爸爸欣慰的是,付强接下来真的对数学产生了热情,期中考试的时候竟然得了79分,大大出乎爸爸的意料。
爸爸妈妈要引导男孩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小目标,这个小目标既要符合自己的期望,又不能太过“遥远"。如此一来,在男孩子特有的求知欲和竞争心理驱使下,短期的、简单的目标会轻易实现,甚至会远超预期。
建议二:利用男孩子超强的自尊心。
健健这次考试成绩比上次提升了5分,妈妈便夸奖他道:“儿子,你真厉害,虽然分数提升得并不是很多,但是证明这段时间你努力了,你刻苦学习了。妈妈真为你高兴,假如你将这样的进步保持下去的话,妈妈相信你最终一定会成为你们班级学习最好的那个人!"
听妈妈这么说,健健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虽然只是提升了5分,但是只要以后坚持下去,那么最终就会成为第一的。所以他对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大了,感觉学习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能够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相对于女孩子来说,男孩子的自尊心通常会比较强。爸爸妈妈可以在男孩子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合理地利用这一点,让男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继而在此基础上产生学习的兴趣,不断自我鞭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