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施正确的智力训练

实施正确的智力训练

时间:2023-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说让孩子自我发展,是指让孩子的智力获得发展,并不是说只是把孩子交给本能。有人会认为,人类只有退回到最原始的自由思想的状态,才会获得“解放”。肌肉运动要促进智力发展,其动作表现不仅要更完善,还要更迅捷。感官练习可以激发并加强孩子的活动。而且,孩子也能很容易地发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联系,运用这些物体时,若出现差错他也能及时发现,并能迅速做出判断、予以纠正。

在教育儿童时,我们要使他的机体经常运动,这是让他获得自由的关键。

能四处自由走动的孩子,会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人格,促进智力的发育,让自己得到不断的完善。

那些在智力目的的支持和指引下进行工作的孩子,更容易具有坚持的品质。若进行了没有智力因素的工作,也没有坚持地进行工作,孩子的内在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发展,也不可能取得明显的进步。

成人如果能克制自己,不再左右孩子的行动,不让自己的个性影响孩子,并将孩子放在适宜他成长发展的环境中,孩子就会对自己的智力发展充满自信。

然后,孩子会去自发地进行具体的活动,比如自己洗手洗脸、穿衣服、打扫房间、清洁家具、铺地毯、栽种植物、饲养动物等。

孩子会被各种感官材料吸引,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并完成它们以发展自己。这些感官材料可以让孩子学会对事物进行区分,学会选择和推理,从而让自我得到改善。

通常,孩子选定了要从事的工作后,就会坚持不懈地去做。这会促进孩子的内在不断获得成长,并以极大的力量推动着他继续前进。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孩子的工作材料会从简单的实物过渡到复杂的实物,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会让自己的身心不断地得到完善。根据自己大脑里形成的内在秩序以及所获得的技能,孩子会逐渐培养自己的性格。

我们说让孩子自我发展,是指让孩子的智力获得发展,并不是说只是把孩子交给本能。本能是最原始的东西,动物身上也同样具备。我们习惯于把孩子当作猫、狗一样的宠物,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我们说给孩子自由,难免让人们想到让孩子像一条汪汪叫、蹦蹦跳跳的小狗一样。

也因为如此,对于孩子的反抗、挣扎以及为使自己摆脱屈辱境地而所做的保护自己的手段,人们视之为本能表现,认为孩子这样做就像野兽一样“野蛮”。

可是,成人从不想一想:我们对孩子做了些什么?

一开始,我们会把孩子比作植物,孩子大一些,我们会让他像植物一样安静地待着,让他成为我们的“奴隶”,听凭我们的处置和摆布。

用这种方式对待孩子,孩子怎么可能成为我们希望他成为的“天使般芳香的植物”呢?这只会让孩子身上的“人性”逐渐退化直至泯灭。

假如我们让孩子成为智力活动的主体,让他自由地进行活动,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为了让孩子成为高度自觉的人,让他能自主地从事智力活动,我们就要赋予“自由”这个词新的含义。

我始终相信,智力是解决人的自由这一问题的关键。可惜,我们的社会近年来被要求“解决思想自由”的偏见搞乱了。

这一点,与人们对“让孩子自由”的误解相类似。有人会认为,人类只有退回到最原始的自由思想的状态,才会获得“解放”。

可是,在现今社会,人能像原始人那样去“自由思想”吗?这样的“自由”不是大脑神经的退化吗?这其实是将社会权利交给文盲。

为更清楚地理解这一点,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农民从未受过教育,不懂得投资,我们要他在有利可图的投资和无利可图的投资之间做出选择,他会“自由地”做出哪种选择呢?

如果他选择了后一种投资,意味着他“自由地”被骗了。如果他选择了前一种,那只是他幸运,而不是因为他成功地实施了自由选择权。

只有当这个农民接受了某种教育,有足够的智能区分两种不同的投资时,他才能做出真正自由的选择。

只有具有了智能,人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如果只是简单地凭借外部的约束力做决定和选择,算不上真正的自由。

如果自由只是“解放本能”那么简单,那我们只需让瞎子能看见东西,让聋子能听到声音,一切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可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

人最基本的权利,就是“自我培养”的权利,我相信人们终有一天会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实现这一点,人才不会受压抑和奴役,才会在所处的环境中自由选择发展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只有接受了正确的教育,我们才能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孩子自身的成长发育,已经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孩子的成长会告诉我们:智力是揭示成长秘密的关键,是培养心灵的重要方法。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会更关注智力卫生学。智力如果被视为培养孩子的重要内容,被视为孩子的生活支柱,我们就不会不加分析地对其进行压抑,也不会让它徒然消散。

现在,我们常常对孩子的身体过分操心和关注,我相信,将来,人们会更加了解、关注、慎重地对待孩子的智力。当然,我知道这条道路还十分漫长。

关于什么是智力,我们不想将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进行探讨。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促使心智形成的映像、联想或再创造活动,将心智和环境联系起来。

根据心理学家贝恩的观点,能感知“差异”是智力活动的开始,智力发展首先就是要对“差异”不断进行更细致的鉴别。

感觉是对外部世界进行知觉的基础,收集外部事物的材料并将这些材料加以区分,这就是形成智力的过程。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智力进行更精确、更清晰的分析说明。

首先,智力发展的第一个特征跟时间有关。人们普遍认为,反应快就是脑子聪明,对某一刺激能快速地做出反应、联想和判断,就是智力较为明显的外部表现。

是什么让我们做出这样“迅速”的反应呢?显然,它与从外界接收信息、组织意象内容、把内心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等能力有关。

这样一种能力,可以用一套类似于心理体操的“智力体操”来进行训练,这样的训练可以促使智力发展。

这种体操的操作方法是:收集大量感觉材料进行感觉练习,使这些材料在大脑中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对这些知识经验做出某种判断,过一段时间,人就能自由快速地展示这些储存在头脑中的经验材料。

肌肉运动要促进智力发展,其动作表现不仅要更完善,还要更迅捷。我们说,某个孩子聪明,不仅是指他能对事物进行理解,而且也指他能迅速地对事物进行理解。

某个人学某种东西,如果他要比别人花费更多时间,我们就说他反应更迟钝一些。

有人会用“什么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来形容反应敏捷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时刻准备着接受各种刺激。就像灵敏度高的天平对细小的重量变化也能做出反应一样,这样的孩子对一丁点的差异也能做出反应。

这样的孩子在进行联想时也很迅速,在这方面,我们会用“他一眨眼就明白了”来形容。

感官练习可以激发并加强孩子的活动。我们可以让孩子觉察冷与热、粗糙与光滑、重与轻、乐音与噪声的差别;可以让孩子闭上双眼,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感受细小的声音……

这些练习,可以让外部世界唤醒孩子的心灵活动。当各种感觉与环境相结合时,两者就会和谐地进行相互作用,并能加强孩子已经被唤醒的活动。

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孩子在专心致志地给图案涂色时,如果他周围有美妙的音乐,他就可能选用最美丽的色彩涂色;孩子若身处风景宜人的校园,周围有赏心悦目的鲜花,他可能就会用动听的嗓音来引吭高歌。

孩子一旦开始自我教育,就会表现出以下特征:他的反应会更迅速、更有准备,以往不被他注意、没引起他兴趣的刺激物,此时可能会被他强烈地感觉到。

而且,孩子也能很容易地发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联系,运用这些物体时,若出现差错他也能及时发现,并能迅速做出判断、予以纠正。

通过这种感官体操,孩子会得到基本的智力训练,能唤醒他的中枢神经系统并使它处于运动中。

看到这些反应敏捷、生机勃勃的孩子,看到他们对最轻微的刺激都表现敏感,且对所遇到的事物都能集中注意力,我们会很自然地将他们与普通学校的那些孩子进行比较。

普通学校的孩子常常反应迟钝,他们动作迟缓,对刺激物反应很冷淡,也缺乏联想的能力。

进行这种比较时,我们也会自然地将今天的文明与昨天的文明进行比较。

比如,今天,我们的生活比往昔更加舒适,原来人们主要坐马车,现在我们开始坐汽车或飞机了,这些交通工具比马车更快捷、也更舒适。原来,我们主要靠鸿雁传书,现在则主要通过电话交流;以前,人们在战争中是一对一地相互残杀,现在则利用现代化武器进行能危及上千万人的大屠杀。

这些情况表明,我们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并非建立在“对生命或对灵魂”的珍惜上,而是建立在对时间的珍惜上。

我们也确实感受到了文明的进步,机器开动得更快,经济发展得也更快。

可惜的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却落后于文明的发展,个人还不能井然有序地促进自我的发展。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孩子还不能像成人一样应对自己面临的各种实践,也不能利用人类文明的进步来服务于自己。

虽然我们进入了一个更文明的社会,但我们的灵魂却一直处于被欺骗、被压抑的状态。

如果人类不设法改造自己,让自己与这个新世界和谐地相处,那么,终有一天,人类会被这个新世界压得粉碎或被摧毁。

孩子对这个世界做出的反应,不仅仅表现为思维敏捷、外在聪明,它也不仅仅与训练有关,也与孩子建立相应的内在秩序有关。

能对自己熟悉的工作进行有组织、有条理、有层次的再安排,这本身也是智力的形成过程。

总的来说,内在秩序是人能做出快速反应的关键,一个人若大脑思维混乱,他就很难对某一现象有正确的认知,这种认知对他来说比写一篇推理性论文还难。

不管是一个社会,还是一个具体的个人,是组织和秩序使他的迅速发展成为可能。

前面我们提到,智力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对事物和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进行区分。

在生活中,学会区分是创造的前提条件,而创造要在秩序中进行。

《创世纪》中也有这样的说法。没有准备,上帝是不会开始创造的,他所做的准备工作就是在混乱中建立秩序,他“将光明与黑暗分开,然后,他让江水汇合在一起,让陆地出现”。

意识中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如果人的思维处于混乱状态,他的智力活动就很容易停滞。

智力的出现就像点亮了一盏灯,“让世界充满光明”。它可以让人明白是非,认清楚事物的本来面目。

因此,我们可以说,要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就要将意识中的各种意象进行有条理的分类。

我们来设想一下,一个3岁的孩子在面对这个世界时,会表现出怎么样的状态?当他看到周围世界中有这么多东西时,他会感到眼花缭乱、疲累,甚至会昏昏欲睡。

可是,孩子身边的人不会明白,就像走路这样的工作也需要孩子去完成。这些人也不会明白,在孩子的感官能协调发展之前,我们要纠正他在感官方面的错误。

面对过多的刺激物,孩子会感到受压迫,万般无奈,他就只有通过哭闹或入睡应对这种状况。

3岁的孩子思维还比较混乱,就像一个人收藏了大量的书籍,但这些书籍只是乱七八糟地堆在那里,这个人会感到困惑:“这么多书,乱七八糟的,我该怎么办呢?”若将这些书分门别类排放整齐,他才会骄傲地说:“我拥有一座图书馆。”

对孩子来说,通过感觉练习,他就能学会对各种事物和刺激进行区分和分类。

我们提到的感官材料提供了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表面光滑程度、重量、温度、味道、声音悦耳程度等。

这些事物的属性是由物质所代表或由物质呈现出来的,不过重要的是物质的性质,而不是物质本身。

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物体来描述长短、厚薄、大小、颜色、冷热、轻重、音色等特性,这种属性分类的做法对于智力中秩序的建立很重要。

事物的特性有质的差别,也有量的差别,比如,物体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厚有的薄;声音有的高有的低;颜色有的深有的浅;形状有程度上的差异;表面有的粗糙有的光滑等。

进行感觉训练的材料需要达到能区分事物的目的,首先,孩子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比较能判断两个刺激物的不同特征。

然后,孩子的注意力被这些事物的外部特征吸引时,他能感知到特征的差异。

最后,孩子会根据不同特征的差异大小,将一系列物质进行排列,比如将颜色深浅程度不一样的颜色板按顺序进行排列。

除了根据事物的特征来区分不同的事物,并没有其他可行的办法。所以,要对物质进行分类,就要涉及事物最基本的排列顺序。

有了分类和排序,孩子心目中的世界就不再混乱了,他的头脑就会像图书馆里排列有序的书架,每本书都各有确定的位置。

孩子学到的知识也不仅是被储藏在头脑中,他头脑中的知识会被分类,它们会按基本的顺序排列,新的材料加入能使其更丰富,却不会让它们产生混乱。

孩子学会了区分事物,具备了区分事物的能力,就会为智力的发展奠定基础,他开始“认识”周围的事物。

孩子发现天是蓝色的,手是光滑的,窗子是长方形的,这让他感到很欣喜。但孩子实际上并没有发现天空,没有发现手,也没有发现窗户,他只是找到了这些事物在自己大脑中的位置。

这些知识让孩子的内在个性变得稳定、平衡,这就像协调官能的肌肉让身体保持平衡、让各种运动保持稳定和安全一样,带给孩子镇定和力量,也促使他去进行新的尝试。

博物馆内的事物被安排得井然有序,这让查找这些事物的人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见,秩序可以帮助人们节约时间和精力。

对孩子来说,秩序也使得他们能完成更多工作而且不容易感到疲倦,能使他在更短的时间内对刺激做出反应。

在头脑中建立了牢固的秩序,并在此基础上对外部事物进行区分、分类编排,这既能发展智力,同时也能让精神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个人若能凭文章的文风了解和分辨作者,或者能根据特征分辨出某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我们就可以说他“精通文学”。

一个人若能根据画作所用的颜料、浮雕作品的雕刻纹理判断出画家、雕刻家所生活的年代,我们就可以说他“精通艺术”。

同样,科学家也是这样。如果科学家能细致地观察事物,详尽、准确地评价事物的特性,那么他就能对事物之间的差别有明确的感知,并能对此进行归类。

所以说,这些人能成为文人、艺术家、科学家,不是因为他们对于知识的积累,而是他们能在头脑中将丰富的知识系统化,建立有秩序的知识体系。

而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若他对事物只有直接的经验,那他的经验往往可能会混乱无序,而且他的经验只局限在他直接接触的事物中。

科学家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他有能力将事物的特性进行精确的分类,能及时、准确地将事物进行分类、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能发现比事物本身更深刻的事实。

孩子会像艺术家、科学家那样,凭借事物的特征对其进行辨别、分类,孩子对一切事物都很敏感,任何东西在他眼中都非常有价值。

而那些无知的人,看到某件艺术品,或听到某首古典音乐,可能不懂得欣赏,没有受过科学教育的孩子对这些也会无动于衷。

当前,传统的教育法和我们的教育法是完全不同的。传统教育法排斥自发性活动,它会将事物和事物的特征灌输给孩子,要孩子注意并记住这些特征,希望孩子没经过指导就能将这些知识进行编排,然后抽象出事物的特征。

这样的做法,会人为地造成孩子出现比大自然更缺乏创意的混乱状态。

“直观教学法”是现在通用的一种教学法,它会向孩子展示某物,描述该事物的特征。不过这并不是新颖的教学法,而是我们常见的“感官”记忆法的变种。

它们的区别是,这种直观教学法是描述眼前的东西,而不是描述想象中的东西,感官也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这种教学法,是为了让孩子被动地记住某物与其他物体的不同特征,被动的大脑只会记住眼前的事物特征以及混乱的表象。

每种事物的特征实际上是非常多的,在实物课上,若学习实物的目的包含在这些特征中,那大脑就要对它们进行综合性的思考。

比如,教师给孩子上有关咖啡的直观课,我曾经在一所学校里听过这样的课。教师会向孩子们描绘咖啡的特征,给孩子讲解咖啡豆的大小、颜色、形状、香味等。

教师可能会继续给孩子描述咖啡树,描述先辈如何漂洋过海把咖啡豆运到欧洲。描述人们点燃酒精烧开水,将咖啡豆磨碎,最终制作出咖啡饮料。对此,孩子们可能会听得稀里糊涂,却未对咖啡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可能还会向孩子们描述咖啡具有兴奋神经的作用,讲述从咖啡籽里提取咖啡因等。这样的讲述就像溢出的油,无目的地到处蔓延,并不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若我们问听了这节课的孩子们:“咖啡是什么?”他们可能会迷惑地回答:“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烦琐,我忘记该怎么说了。”

用这些混乱无序的概念填充孩子的大脑,只会让孩子觉得疲惫,无法进行积极有益的联想。唯一的效果,可能是有些孩子记住了咖啡的历史。

若孩子的头脑能联想,那他的联想也可能只是与咖啡相近的、次要的联想,比如运送咖啡横渡的海洋,家里每天放咖啡的桌子等。

或者说,如果孩子的头脑允许脱离被动的联想,他的头脑就会变得懒散,只会胡思乱想。

这样的孩子常常沉溺于没有意义的幻想里,缺乏内在思维的活动迹象,也缺乏个性。被直观教育法教育出来的孩子,其头脑只会被动地接受各种观念,或只是装东西的容器。

若让孩子以静观的方式观察某一事物的表象,并认识事物的本质,不让他参加与这一事物有关的任何活动,那孩子就不会将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我们根据相似性对不同的事物进行联想时,应事先抽取出这些事物共有的特征。

比如说,我们若说两个长方形的匾是相似的,就暗示着,我们已从匾的各种特征中抽取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比如都是木质的,都经过了推刨,表面都是光滑的,形状相似等。

这或许会让人联想起一连串的事物,比如桌面、窗户等。在得出这样的结论前,大脑需要从这些事物的各种特征中抽取出长方形这样的特征。

大脑应该是灵活的,它能对事物进行分析,也能从事物中提取出它的特性,并根据这种特性对其他很多事物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如果不能从各种事物的众多特征中抽取出它们的固有特征,那就不可能通过比较、综合等方式进行联想或进行更高级的智力活动。

联想就是一种智力活动,智力活动的本质不是像照相机那样“拍摄”出物体的形象,并将这些形象像相簿一样一页页地保存起来,这样的贮藏方式是对智力的破坏。

逻辑思维和辨别等智力活动可以区分、抽象出事物的重要特征,然后,智力会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创建自己的内在结构。

现在,在我们儿童之家,孩子们能非常有条理地对事物进行分类。在了解了事物的特性后,他们会在此基础上对事物进行观察,还能正确地区分各个事物之间相同、不同以及相似的特性。

这样的智力活动可以让孩子快速识别事物的不同特征,比如,快速、准确地识别某些事物的形状以及颜色的相似性,因为孩子已经在头脑里对“形状”“颜色”进行了非常鲜明细致的分类。

孩子也会根据这些“形状”“颜色”等特征联想起一连串的其他物体,这是靠相似性进行的联想,差不多是一种机械性的联想。

可能孩子会说:书是菱形的。假如孩子的头脑中没有菱形的概念,那他得出这个结论就要经过一个很复杂的思维过程。

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比如,一个孩子看到窗帘是绿色的,另一个孩子感觉到窗帘很轻;一个孩子注意到手是白皙的,另一个孩子发现手上的皮肤很光滑;一个孩子看到窗子是长方形的,另一个孩子知道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

这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它表明孩子对事物主要特征的关注与他内在的性格是相一致的。

同样,科学家也会选择对自己最有价值的联想。比如,一位人类学家会根据大脑的形状来区分人种,另一位人类学家会根据肤色来区分人种。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结论都大致相同。

每一位人类学家对人类的特征都有很全面的认识,我们虽然无法做到这一点,至少也要找出一个人类的特征来。也就是说,找出的这个特征可以作为分类依据,并以此为根据对大量的人进行分类。

实用性的人会从功利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审视,而不是从科学的角度审视人类。比如,制造帽子的人只会注意到人们的头的大小,而不会注意人的其他特征;演说家只从人类对口语的感受来认识人等。

不过,选择是智力的基础活动,它让我们在进行某种计划时,实现从含混不清到实际步骤、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性,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们对于事物的心理感觉是由我们的选择决定的。

我们的感官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它只是对一些颤动做出反应、而对其他东西都没有反应吗?这样说的话,那我们的眼睛就应该只能看见光,我们的耳朵只能听见声音,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思维形成的时候,首先要进行必要的选择,同时,思维还要对感官的选择做出进一步的限制,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更具体的选择。

这样的话,人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某个特定事物上,而不是分散在所有的事物上。在这个过程中,意志也就从众多可能的行动中选择了必要的行动。

高级智力活动正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的,它通过人集中注意以及人的意志活动,将事物的主要特征提炼出来,然后通过意象联想形成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智力会舍弃大量造成事物间关系混乱的东西,也就是去粗取精,舍弃多余的东西,将独特的、清晰的、敏感的、重要的、尤其是对创造有用的东西保留下来。

如果没有这种智力活动,智力就不能被称为智力。假如人的注意力不能集中,要确定某一行动时他的意志也会摇摆不定、迟疑不决,那么,他对任何事物都不会进行深入的钻研,而只会浮光掠影。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我们不对自己接收到的信息进行限制,我们就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

世上有这样一条神秘的法则,那就是每一种生物都有它的“形式”和“范围”。我们的内在生活让这种限定更明确、集中,这也让我们的内在可以摆脱原始的混沌状态,并不断地获得改造。

这一点,是我们对事物形成概念和进行推理、判断的基础。比如,我们发现圆柱体有很多特性,但我们可以从中抽出一条特性,即圆柱体是一种支撑物。

这样的结论是对圆柱体的各种特性进行选择的结果,是从圆柱体的许多特性中提取出来的一个特性。

我们只有具备了这样的选择能力,才能进行推理。

这就像意志力的培养,通过不断的训练,使个体的内在冲动与抑制逐步达到平衡,最终形成习惯。

智力也是这样,个体需要进行联想和选择的训练,以使自己能对各种观点进行选择和限定,最终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智力习惯,形成个人倾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性”。

无疑,理解和研究别人的推理与自己进行推理是不同的。比如,根据某个艺术家对颜色的兴趣选择、色彩的协调性和表现形式来研究他对世界的看法,这与我们自己观察外部世界并进行艺术创作,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个人若只是学习别人的东西,那他的头脑只会储存类似阿基米德难题的答案、拉斐尔的作品等知识,就像小贩的篮子里堆放的旧衣服一样,混乱无序。

如果这些事物不是混乱地放在这样的小篮子里,而是井井有条地摆放在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里,它们就不会那么混乱不堪。

头脑中的知识如果是有条不紊地储存着,肯定比混乱时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就像在一间井然有序的房间里,各种知识被清楚地分门别类,按顺序摆放着,让人一目了然。

别人把他自己对于某个事物的理解强加给我们,这跟我们自己主动去理解事物完全不一样。

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像雕在松软的石蜡上和雕刻在大理石上的两件作品之间的区别一样,前一种只能给人留下短暂的印象,后一种则会长久保留。

主动去理解事物的人,会得到意识的解放,会感到自己身上有某种可贵的东西存在。这些人理解事物就是在认识事物,这会让人的生活发生崭新的变化。

可以这样说,在人的所有情感中,智力情感是最丰富的。一个人若能利用自己的力量对周围世界有所发现,那他肯定会享受到最大的快乐。

即使不是得到最大的快乐,他也能理解周围世界,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精神享受,获得战胜痛苦与悲伤的力量。当一个人饱受折磨时,如果他能理性地分析清楚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那他就能在痛苦的黑暗中找到一线曙光,获得安慰,得到解脱和自我救赎。

让我们与这个世界建立起联系的,就是智力,它可以让我们受伤的心趋于平静。

对于这样的感受,我们不可能从教授枯燥的课堂中学到,不可能从某位所谓专家的理论中获得,这种感受只能通过我们的智力活动获得,因为教授和专家并不了解我们的苦难。

平常我们所说的“要理智一点”“有力量是因为有信仰”,就是指我们要让自己的智力处于活动中,让智力来培养和拯救我们的灵魂。

设想一下,如果智力活动真的能够将我们从痛苦或死亡边缘拯救回来,那对我们简直就是最大的安慰。

我们说某个人“头脑开窍”了,是从创造力的角度来说的。不过,头脑开窍也表明人能对情感予以更积极的理解。

我认识一个女孩,她的母亲在她幼年时去世了。这个女孩很不喜欢听老师讲课,她觉得老师的讲课枯燥乏味。厌学情绪导致她无法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甚至到了要辍学的程度。

这个女孩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她缺乏母爱,这加重了她的大脑疲劳。

后来,女孩的父亲带她到乡下去住了一段时间,让她在那里无拘无束地生活。之后,父亲又把女儿带回了镇上,并给她请了几名家庭教师。

女孩的父亲所做的这些努力依然没有效果,女孩在学习方面仍然被动而疲倦。

为此,女孩的父亲非常焦急,他时常问女儿:“你的大脑开窍了吗?”对于父亲的问话,女孩无奈地回答说:“我也不知道。”

再后来,这位父亲把女儿托付给了我,让我单独照看她。当时,我还是医学院的一名学生,受到女孩父亲的邀请,我便用自己的教学法开始对女孩进行教学试验。

一天,我和这个女孩在一起学有机化学。这时,女孩突然双眼放光,她看着我,忍不住大喊:“我的大脑开窍了,我的大脑开窍了。”

女孩站起身来,她一边跑一边冲着她爸爸大叫:“爸爸,我的大脑开窍了!”她兴奋地拉着父亲的手,“我现在要告诉你,我的大脑开窍了。”

这一幕让我觉得很奇怪,因为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个女孩以前的情况。

当时,女孩和她父亲的高兴劲让我感到非常感慨。我们很多人的智力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压抑,这让我们失去了多少快乐啊。

智力上的进步总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快乐,孩子若能享受到这种快乐,他就不会再喜欢蜜饯和玩具一类的东西,而且,他的虚荣心也会消失。

就是这样的变化,让人们觉得孩子表现得很出色。

这种智力上的快乐,与我们经常见到的那种极度的傻乐相比较,是更高层次的一种快乐,它也不同于动物的快乐,它会将我们从悲伤和黑暗的孤寂中拯救出来。

如果有人对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孩子快乐的做法给予批评,那受伤害的会是孩子,而不会是这种方法本身。

这些人有这样的指责,是因为他们把孩子当作动物,在他们看来,孩子的快乐就是吃美食、玩耍或其他事情,但这些东西带给孩子的“快乐”不会长久。

只有能感受到自己作为“人”的快乐时,孩子才会像那个女孩一样,走出多年的阴暗生活,感受到无比的愉快。

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这种特点,是智力的天才表现,这个时候,孩子发现了“真理”。难道这种智力的天才表现不是一种“充满活力的人生”的体现吗?

从孩子的表现中,我们会发现,孩子积极塑造自己个性的表现,与那些天才成功的表现是相同的。他们在进行智力活动时,都同样十分专注,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天才们的努力会带来好结果,同样,孩子保持专心致志的态度也会有好结果。这种表现会极大地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使思维得到快速的提高,也会促进孩子的各种外在活动。

所以我们说,天才是那些将禁锢自己发展的障碍清除了的人,这让他们可以享受智力上的自由,使他们能坚持自己的个性。

为了培养这样专心致志的习惯和精神,人要学会“沉思”。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大量地、连续地读很多书,反而可能会削弱自己的思维能力。反复地重复一首诗,直到把它牢牢地记住,也并不是“沉思”。

能背诵但丁的诗歌,能沉思赞美诗里的意境和内涵,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背诵顶多只会让诗在大脑里留下一点印象,而沉思则会改造人、启发人。

这就是说,沉思可以让人更有力量,心理更健康,思维更活跃。

我们认为,要培养孩子的天性,就要让他学会“沉思”,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能让孩子长时间地保持专注,并让他的内心更加成熟。

如果孩子有自己的目标,那他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内在需求,他会努力培养发展这个目标,并形成习惯。

只有在这样的不断追求中,孩子才会获得成长,智力才会得到协调发展。所以说,孩子学会了沉思,就能走上光明的进步之路。

在经历了沉思的锻炼后,孩子会乐于安静地学习,他会设法在行动时不发出任何声响,表现得举止文雅。

相应的练习也加强了孩子的个性特征,促使他习惯于用正确的方法认识外界事物,并且能自发地推理、判断以及修正意识中的错误。

这意味着,孩子可以自发地进行活动,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专注地从事这项工作了。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内在需求去工作,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当然也不会受到老师和其他同伴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