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同事,名叫克斯高特。这位先生是一位成功而又有才华的语言学家,鉴于自己的成功,他对自己的儿子要求也非常高,希望儿子能和他一样,也能取得成功。
他的儿子也不过才5岁,但克斯高特先生却经常向他提出要求,如果他做错了,就毫不留情地批评他。慢慢地,他的儿子就总是一副灰心丧气的样子了。每当克斯高特先生说他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对,或者应该要做得更好的时候,他就会拉长了脸,自嘲地说自己就是个笨蛋,愚蠢至极,从来都没做对过一件事情。
这个年仅5岁的孩子,经常站在那里,低着头,眼睛盯着自己的双脚,看上去没有什么活泼之气。那样子就好像他是世界上最失败的孩子。
有一次,我问克斯高特,遇到这种情况他都是如何处理的,他说:“我总是会告诉他 ‘亲爱的,你要知道其实你并不笨,也不傻,爸爸妈妈都非常喜欢你的,你是个好孩子’。”
我当然知道说这话是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可是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依然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却是最糟糕的办法。因为这些话在现在这个时候,根本是起不到任何好的作用的。而事实却是,每当孩子沮丧地对父母说“我是笨蛋,我是傻瓜”的时候,父母却经常用克斯高特先生这样的话来回答他。其实孩子就是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反应,所以我认为父母应该这样说:“我很难过看到你这样看待自己,其实,我一点也不觉得你是一个笨孩子。”
很明显,克斯高特先生5岁的儿子已经失去了信心,而父母此时能够帮助他的唯一方法,不是安慰他,而应该是鼓励他。在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设置一些他能够实现的目标,让他通过努力取得成功。而面对他的成功,也不用一下子给他很多的赞扬,至于说他有多么多么伟大就更没有必要;相反的,父母应该这样和他说:“你现在是不是感觉自己已经可以做一些事情了?这样就对了。我想,你现在一定很高兴了。看起来,这样多做一些努力,还是很有效果的。”如果父母这样说,就能够给孩子以很大的鼓舞。
维尼夫雷特的父亲自己有一个工作间,他经常会在里面进行一些他认为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有一天,他看到工作间里一团乱,很多东西都被散落在了地上。他知道那是维尼夫雷特干的,他很想大发一顿脾气。但他还是竭力忍住了,慢慢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了下来,然后走出了工作间。
他走进维尼夫雷特的房间,看见她正在玩玩具,于是走过去很平静而且自然地说:“维尼夫雷特,你能和我到工作间去一下吗?”
维尼夫雷特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因此有些害怕,她默默地跟在父亲的身后来到了工作间。父亲指着工作间那乱糟糟的场景对她说道:“你是不是也想摆弄一下我的这些玩意儿?”
“是的,我觉得您的工作很有意思。”
“我认为,如果你想摆弄的话,应该要告诉我,我可以教你。你为什么要将这里弄得一团乱呢?”
“本来我是在这里的,妈妈突然叫我,我就跑了回去。可是后来,我就把这件事忘了。而且,我用了这些东西以后,不知道该怎么把它们放回到原地去了。”
“这样啊,那以后如果你再想到这里来的话,要事先和我打声招呼,我就能教你一些你不会用的东西了。好吗?”
父亲为维尼夫雷特指出了错误,又没有伤到她的自尊心,而且也对她提出了好的建议。这样的做法使得她不会对错误产生恐惧感,她就能有勇气去承认错误,更有勇气去改正错误了。同时,她也明白了,即使是犯了错误,也不会影响父母对她的爱。
维尼夫雷特6岁的时候,和附近的孩子们一起组织了一次体育比赛,比赛不光孩子要参加,父母们也要参与进来。比赛的规则很简单:每个家庭选出3个成员来进行一次接力赛跑,这3个成员必须要包括一个孩子和两个成年人。由于我家只有3个人,因此只得全家齐上阵。
接力赛跑的时候,我丈夫跑第一棒,我第二棒,维尼夫雷特最后跑。由于我丈夫一直身体很好,所以开始的时候我们一直领先。轮到我的时候,我的对手都是十七八岁的大男孩,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过我们也并没有落后。维尼夫雷特从我手中接过小旗子,大喊道:“我一定要赢!”接着,就拼尽全力向前跑去。也许是她太紧张了吧,眼看着马上就要到终点了,她脚下一个不小心,一下子摔倒了。
如果维尼夫雷特没有在关键时刻摔倒,那么我们就是第一了。
那天,维尼夫雷特非常难过,一直到吃晚饭的时候,还在不停地埋怨自己。她甚至连饭都不想吃了,只是一个劲地在那里伤心地自言自语:“都怪我不好,都怪我……”
丈夫冲着我使了一个眼色,要我关心一下维尼夫雷特。我对她说:“好了,亲爱的,虽然今天是由于你的失误而使我们输掉了比赛,可是我们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我认为你已经尽了力了,我们谁也想不到你会摔倒对不对?更何况,你的对手都比你年长。虽然我们最后是失败了,可大家都说,很多孩子都不敢跑第三轮的,但你却敢,你是个很勇敢的孩子!”
听了我的话,维尼夫雷特依然垂头丧气,她说:“不管怎样,最终的结果还是那样,我失败了,输了。”
“不!如果你这样想就不对了。我们虽然输了,但信心却不能丢。失败只不过就是一个过程,过去了就过去了,并不是长久的。这次失败是你的教训,在下次再比赛的时候,你就会注意到这一点,那样你就能做得更好了。我想,下次我们一定能赢的!”
在我这样的开导之下,维尼夫雷特变得开朗起来、她开始就当天的失败进行详细的分析,她说自己不应该那么紧张,假如心情能放松下来,到最后也许就不会摔那一跤,而我们也就能获胜了。
在我看来,人生在世,成功与失败总是会交织在其中。父母对孩子的高期望、高压力,也许也会成为他发挥不出自己全部能力的直接原因。如果父母一直都为孩子设立了一个很高的标准线,并且经常因为孩子不能达标而批评或者责怪他,这就很容易使孩子的自信心受到伤害,导致他再也不信任自己的能力,这样他就更加无法取得成功了。孩子将会一个失败连着另一个失败,直到最后他的信心完全崩溃。而真的到了这一地步,孩子又哪里可能会有一生的幸福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