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哈里森太太对大卫疼爱有加,但我却认为哈里森太太的行为是非常自私的,她并没有为大卫成长发展的需要而克制自己的情感表现,而是对大卫一味地溺爱,这样反而无益于大卫的健康成长。其实,一位真爱孩子的妈妈,最应该关注的是孩子是否有能力应付未来人生中的种种困难,而一个在妈妈的过度保护下长大的孩子将来几乎毫无自我生存能力,一旦进入社会他将遭受众多的挫折和打击,这才是最残忍的事情。
为了让孩子能够适应将来的社会,妈妈要在孩子幼小时就注重培养他的自立和自信,若是处处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就等于是在害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的青年,也许外表看起来非常坚强,但其内心却是唯唯诺诺、缺乏勇气的。
因此,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哈里森太太讲述这些道理,希望她能改变对大卫的教育方式,但她依然不为所动,并认为我只是作为一名旁观者来看这件事,不能切实地体会到她的感受。看来仅仅是言语上的劝告对她起不到任何作用,为了让哈里森太太对这件事有个更为直观的认识,我邀请她和大卫去我姐姐的夏季别墅一起度假。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大卫和维尼夫雷特同岁,当哈里森太太看到维尼夫雷特什么事都会自己去做,她感到非常惊讶。最初,她看到维尼夫雷特自己在厨房热牛奶喝,就会赶紧冲过去帮忙,并且惊讶地对我说:“你怎么这样当妈妈?让孩子自己去热牛奶,万一烫着怎么办?”但是,渐渐地她通过将维尼夫雷特和大卫做对比,发现维尼夫雷特不但自信而且很独立,相比之下大卫就显得畏缩无能,开始明白哪一种教育方法对孩子比较好了。
一天下午,我们带着维尼夫雷特和大卫,还有姐姐的孩子们去海边玩水。孩子们都感到很高兴并到水里去玩,唯独大卫不敢下水,只是在沙滩上坐着。6岁的阿莉森和4岁的维尼夫雷特自己穿好了游泳衣,但3岁的艾伦却噘起嘴赌气。
“艾伦,快点儿穿好泳裤。”他妈妈催促道。其他人已经下水去玩儿了,但艾伦还是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他妈妈说:“艾伦,你怎么还站着不动,快穿上泳裤!”艾伦理直气壮地说:“我不会穿。”他的妈妈只好说:“那好吧宝贝,我帮你穿。”此时,阿莉森对维尼夫雷特说:“瞧瞧我弟弟的笨样儿。”
我赶紧走过去拉住姐姐,阻止她为艾伦穿泳裤。因为艾伦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根据以往的经验,他知道如果自己不穿,就会有人过去帮助他。而且,阿莉森也十分愿意妈妈这样做,因为这样就会显得她比弟弟更能干。当然,我姐姐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行动对两个孩子的意义,她为了让艾伦开心而帮他做他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但是,也正因为如此,艾伦才丧失了发展自己的独立能力的机会。
其实,在此之前我也和姐姐谈到过这个问题,并且告诉她艾伦需要的只是鼓励,而不是妈妈替他去做事情。艾伦需要找到自己的新位置,我姐姐也意识到艾伦其实完全可以自己穿上泳裤,不能一味地娇惯着他。她知道自己必须退一步,给艾伦学习和发展的空间,所以当艾伦走过来,我姐姐并没有给他穿泳裤,而是一边做示范,一边指导艾伦自己穿好泳裤。她没有催促艾伦,而是慢慢地说:“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应该学着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我相信你自己可以穿好泳裤的,别着急,慢慢来。”
此时,艾伦还在坚持说自己不会穿,而我姐姐并不理会这些,只是继续鼓励他说:“你肯定可以自己穿好泳裤,妈妈闭上眼睛从一数到十,看你能不能穿好。”艾伦还是坚持说自己不会穿。因为没有信心,又看到爸爸带着其他孩子在海里玩得很高兴,自己却因为没有穿泳裤而不能下水,艾伦急得哭起来,并且索性往地上一坐不再做任何努力了。以前,艾伦一这样,妈妈就只好去帮他,但今天这招却不管用了,即使他不能去游泳,他的妈妈也不会帮他穿泳裤。而我则拉着姐姐到海滩上去晒太阳了,留下艾伦自己坐在沙滩上。
艾伦发现没有人同情他所谓的“不幸”之后,就不再哭泣了,而是尝试着靠自己去解决难题。他拿起泳裤自己穿好,然后跑去和大家一起玩,而且玩得很开心,完全忘记了之前的不愉快。
看到这一幕之后,哈里森太太明白了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并开始尝试着改变自己过去错误的教育方法。晚上,孩子们玩了一天之后,都早早上床睡觉去了,只剩下我们几个大人在花园里聊天,而大卫还在桌边等着。每当我们的谈话稍有停顿,他就赶紧轻声对妈妈说:“妈妈,你陪我一起去睡觉好吗?”若在以前,哈里森太太一定会抛开一切先满足儿子的要求,但这次她只是平静地说:“妈妈要和叔叔阿姨聊会儿天,你自己先去睡。”大卫摇摇头说:“不嘛,妈妈我害怕。”“没什么好害怕的,妈妈在这儿呢!”哈里森太太说。
大卫还是不肯善罢甘休,他开始向哈里森太太撒娇:“不嘛,我要妈妈和我一起睡。妈妈你答应我好不好,你知道我很怕黑,妖怪要是出来把我抓走了怎么办呢?”在我们鼓励的眼神中,哈里森太太依然没有为其所动,而是耐心地说:“宝贝儿,世界上根本没有妖怪,你是大孩子了,从今以后都要一个人睡觉知道吗?去睡吧,不用害怕,上帝会保佑好孩子的。”
看到撒娇无效,大卫便使出了“撒手锏”,他一边跺脚一边号啕大哭,但哈里森太太只是看了看他,就不再说话了。大卫自己哭闹了一会儿,见没有人理睬他,而他也又累又困了,只好从地上爬起来自己去睡觉了。
从此之后,哈里森太太就对儿子改变了态度,因为她已经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教子方法。因为大卫从小失去了爸爸,妈妈当然会给他更多的爱。以前哈里森太太会事事都满足大卫,但她现在已经认识到这样做不但不会有益于大卫,反而会让大卫产生过强的依赖心理,所以她开始注意自己的行为,尽量让大卫学会独立。
在后来的几天里,大卫发现妈妈对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即使他发脾气、哭闹、撒娇都不能调动妈妈了。当他再使用这些方法时,妈妈只会拒绝他不合理的要求,因此,大卫在走向独立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哈里森太太终于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儿子学会了独立。
过了几年,我又见到大卫,他已经长成一个坚强而健壮的大男孩了。他不但能照顾好自己,还能照料寡居的妈妈。不难预想,大卫日后必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而且有责任心,并且对社会有贡献的年轻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