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需要的,仅仅是父母的一点点耐心

孩子需要的,仅仅是父母的一点点耐心

时间:2023-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果不喜欢背课文,尤其不喜欢背古文。小果摇头晃脑了一上午,妈妈在一旁听都听会了,可是小果依然不会背。经过妈妈详细的一一讲解,小果又读了五遍就基本能背下来了。小果兴奋极了,他以后再也不怕背古文了。托尔斯泰一生完成了无数精彩的创作,他的时间无疑是宝贵的,但是他认为为了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无论花费多少时间都是值得的。

真实案例:

小果不喜欢背课文,尤其不喜欢背古文。周末,老师要求大家在家背诵《陈太丘与友期》,并要家长签字。小果摇头晃脑了一上午,妈妈在一旁听都听会了,可是小果依然不会背。

一般家长的反应:

“你根本没用心,像你这样和尚念经似的背,永远也别想背会。”妈妈听不下去了,忍不住数落儿子。

“谁不用心了?我读了这么多遍,还是觉得拗口。古代人说话太费劲了,不信你背背看!”小果忍不住抱怨。

“你学习还是我学习呀?妈妈这还一堆事呢,哪有时间给你背课文?你得努力,多花点工夫,别碰上困难就找借口。”妈妈不耐烦地教训小果说。

比打骂更有效的方法:

妈妈忙了一阵,看见小果还在跟那篇文章较劲,刚想发火,又忍住了。她露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对小果说:“什么样的文章把我儿子累成这样还没背出来?妈妈也见识见识。”妈妈读了几遍课文,很快就全背下来了。看着小果吃惊的样子,妈妈笑了,她耐心地告诉小果她用的方法:通读、理解大意、分层、记住关键词、“身临其境”。经过妈妈详细的一一讲解,小果又读了五遍就基本能背下来了。妈妈趁机表扬了他,还鼓励他用这个办法将《咏雪》也很快背了下来。小果兴奋极了,他以后再也不怕背古文了。

相信父母们都听说过“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这句话,实际上,这句话还有下半句,那就是:“但是那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还要重要。”父母应做的,除了鼓励孩子坚持努力以外,还有耐心地帮助孩子寻找那1%的灵感。

教养心得:

“爸爸要工作”“妈妈要做饭”“你自己去玩,别来烦我”……父母像不停旋转的陀螺,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让自己停下来,哪怕只是跟自己的孩子说会儿话。其实只要分出一小部分时间陪伴孩子,孩子的教育就能更进一步。

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经常会抽出宝贵的写作时间陪孩子们。他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各种故事,让孩子们在故事中了解到自然科学知识、学会同情身边穷苦的农民、从一些有趣的事中获得快乐。孩子们最盼望的就是围绕在父亲身边听他用低沉的嗓音把他们带入到多彩的故事世界中,在他们眼中,父亲是最有耐心、最可亲的,他们感到十分幸福。在讲述过程中,托尔斯泰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环球旅行80天》,遗憾的是这本书没有插图,孩子们理解起来也比较费力。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他竟然每天晚上用鹅毛笔亲自为这本书绘制插图,孩子们因此得以更直观地了解书上的内容,对知识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托尔斯泰一生完成了无数精彩的创作,他的时间无疑是宝贵的,但是他认为为了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无论花费多少时间都是值得的。家长是不是也应该反思:自己究竟是没时间,还是因为缺乏了应有的耐心,所以视这种陪伴为麻烦事?如果家长此刻感到麻烦,那么彼时,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将会比此刻麻烦百倍。

专家解读:

不要点火就着。很多家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孩子稍一犯错就暴跳如雷,对孩子大加责骂。孩子不敢越雷池半步,见到父母就像老鼠见了猫,又怎么会愿意与父母亲近?慢慢地就会暴露出胆小、懦弱、自卑的性格特征。

其实家长应该明白,生气也是有时间成本和感情成本的。既然没有时间可以用来浪费,不如静下心来,想办法弥补,再不好的办法也比生气弄得两败俱伤要好。

不要嫌麻烦。每个孩子人生中都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走路、第一次拿筷子、第一次穿衣服、第一次握笔、第一次洗碗……孩子就是在积累所有的第一步之后慢慢地成长。如果父母只看到了孩子第一次时的笨拙缓慢,便不耐烦地代替孩子完成,孩子就永远没有锻炼的机会。

所以,不要因为担心孩子洗碗时会打碎碗而拒绝他,不要因为担心孩子做游戏或参加活动会受伤而阻止他,不要因为讨厌孩子做手工会把家里弄乱而干涉他……恰当地引导他,耐心地鼓励他,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不要打断孩子。孩子每天都在认识世界,在父母眼里稀松平常的事,在孩子眼中都有可能是新奇有趣的,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追着父母刨根问底,或者想把自己的“大发现”告诉给父母。而家长最爱做的事情就是:不耐烦听、不耐烦解释,故而打断孩子的话。表面上看家长阻止的是言语,而实际上父母正亲手毁了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也压制了孩子与父母交流的欲望。

耐心地听孩子说下去,鼓励他勇敢地表达自己,了解他的世界、他的看法,辅以正确的引导,孩子才会感到被尊重、被关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