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每周都要抽时间和孩子聊聊,到底应该聊什么

每周都要抽时间和孩子聊聊,到底应该聊什么

时间:2023-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平刚上初中一年级,来到新的环境,接触到新的人,他感到好奇,同时也很不适应。听妈妈这么说,平平再也不想说什么了。周末,父母带着平平去了动物园,爸爸给他讲了很多关于动物的知识,然后很自然地问他有关生物课的事情。平平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滔滔不绝地讲了很多有关学校的事情,也说出了自己因为新环境和突然加大的功课量而感到不适应。

真实案例:

平平刚上初中一年级,来到新的环境,接触到新的人,他感到好奇,同时也很不适应。他很想把这些感觉说给父母听,可是总也找不到机会,也不知道怎么开口。他感到压抑,情绪也很低落,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

一般家长的反应:

“今天挨没挨批评?回来了先把作业写完,妈妈做完饭再过来吃。”平平刚进家门就被妈妈安排着去写作业了。

“妈,我想跟你说会儿话。”平平鼓足勇气对妈妈说。

“说什么呀,你是不是又犯错误了?没什么事就先去学习,别在这儿耽误妈妈做事。”听妈妈这么说,平平再也不想说什么了。

比打骂更有效的方法:

连续几天,妈妈发现平平的情绪都很低落,作业也写得很马虎。于是,她决定好好跟儿子谈谈。

周末,父母带着平平去了动物园,爸爸给他讲了很多关于动物的知识,然后很自然地问他有关生物课的事情。平平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滔滔不绝地讲了很多有关学校的事情,也说出了自己因为新环境和突然加大的功课量而感到不适应。父母这才发现,原来在孩子小小的心里,竟然藏了这么多的“秘密”,他们十分后悔没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

后来,妈妈每天都会问孩子在学校的所见所闻,并与他一同喜怒哀乐,同时为他分析原因,提供参考意见,帮助他寻找解决的办法。在谈话中,父母尽量营造一种平等宽松的氛围,对平平的看法“不评价”“不说教”,只对事不对人。他们还努力了解“孩子的语言”,与平平探讨他感兴趣的事物,这就很容易让孩子打开心扉,使他与父母无话不谈。

教养心得:

在美国,流行一种“四问”家庭教育方式,即父亲每天回家跟孩子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 1. 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2. 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3. 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4. 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这种方式十分有效,备受推崇。通过这四个问题,家长可以探询孩子的价值观,了解他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激励孩子,增强他的自信心;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激励他进步;表明家长对孩子关心的同时,也告诉孩子要自主学习。相比中国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唠叨家长里短、怨东怨西,只知道问孩子“作业做完了吗?”“考了多少分?”等,这四个问题更加人性化,更易于被孩子接受,家长不妨尝试一下。

不知道与孩子聊什么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家长没有摆正自己的身份,经常居高临下地命令孩子、责备孩子,即使表扬也像是赏赐给孩子的,不平等、没有爱、虚伪的为了教育而教育的谈话,与孩子产生不了化学反应,交谈变成一个人的演讲,沟通无处可寻。孩子是需要被尊重、被体谅的,家长不能只拿长者的身份面对他,而应该多以交朋友的心态与孩子交流。

专家解读:

听胜于聊。孩子都有倾诉的愿望,所以,当家长不知道该跟孩子聊什么时,不妨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这也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一种方式。

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在她的儿童纪实文学《窗边的小豆豆》中提到,她童年时曾因不守规矩而被学校劝退。刚进新学校,她就对着校长喋喋不休地一个人说了四五个小时,而校长一直很认真地倾听,不停表态:“哦,原来是这样啊。”她在别人的倾听中,感受到了受尊重的快乐,慢慢地变成了被大家接受的孩子。倾听能够让家长抓住要点,明白孩子想要什么,有针对性地聊天,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倾听是良性沟通的基础。

聊趣事。孩子对世界充满了探索的热情,生活中的事情不断引起他们的关注、好奇,通过聊天,家长可以进入孩子多彩的精神世界。家长可以多跟孩子聊一聊他参加的活动、喜欢看的动画片、卡通人物、奇闻趣事……

不管事情多么微小、多么杂,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就是重要的,家长只有投入其中,才能乐在其中,也才会走进孩子的内心。

聊家事。有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为了不让孩子分心,他们把所有的家务活都包揽下来——凡是家里与学习无关的问题,都对孩子采取回避的政策。其实这种做法是在割裂孩子与家人的纽带,剥夺了孩子在家中应有的权利。跟孩子聊聊家庭事务,听听他的建议,一方面是家庭民主的体现,另一方面孩子也能感到被接受、被重视,提高他的自主能力。

聊心事。家长要善于观察,敏锐地发现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孩子说出来。只有孩子把心事说出来,家长才有参与解决的可能,也才有可能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将它清除。

聊别人的事。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话题,就从别人的事开始聊起。想做好这一点,家长要严格做到将它与对别人品头论足和拿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比较区分开。别人家的孩子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让孩子自己说出来,听听他的看法,家长不要轻易否定,让孩子自己明白什么是该学习的、什么是该引以为戒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