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达尔文甲虫vs长角虫

达尔文甲虫vs长角虫

时间:2023-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我介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我是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1859年11月,我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物种起源》是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自我介绍_从达尔文谈生物进

自我介绍

img1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达尔文

我是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我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我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

但我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到医学院后,我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我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我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我对神学院的神创论等谬说十分厌烦,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img2

达尔文

img3

爱丁堡大学

img4

剑桥大学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我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我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于是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我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我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那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我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我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达尔文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编者注)。

img5

两只奇特的甲虫

1831年,我从剑桥大学毕业。毕业后我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这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我经人推荐,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

我每到一地总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有时请他们当向导,爬山涉水,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发现了许多没有记载的新物种。我白天收集谷类岩石标本、动物化石,晚上又忙着记录收集经过。1832年1月,“贝格尔”号停泊在大西洋中佛得角群岛的圣地亚哥岛。水兵们都去考察海水的流向。我和助手背起背包,拿着地质锤,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标本。

img6

“贝格尔”号的环球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我根据物种的变化,整日思考着一个问题:自然界的奇花异树,人类万物究意是怎么产生的?他们为什么会千变万化?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在脑海里越来越深刻,逐渐使他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产生了怀疑。

1832年2月底,“贝格尔”号到达巴西,经过上岸考察,我向船长提出要攀登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当我们爬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时,我意外地在山顶上发现了贝壳化石。我非常吃惊,心中想到:“海底的贝壳怎么会跑到高山上了呢?”经过反复思索,我终于明白了地壳升降的道理。我脑海中一阵翻腾,对自己的猜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相应变异!”

img7

达尔文乘“贝格尔”号的航程图

后来,我又随船横渡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我还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回国之后,我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我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1842年,我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我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我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物种起源》是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