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注意力集中的训练方法

儿童注意力集中的训练方法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的注意力无法集中,是其成长发育中最大的绊脚石。儿童的注意力变化很大,很容易转移。儿童注意力的集中是由内心的冲动引发的,然后朝着某个特定的目标行动。这种心理冲动是儿童成长发育必需的东西,是由“需求”来引导的。心理和哲学的价值观因素构成了注意力的中心。也就是说,把儿童的注意力引导到期望的事情上,他们就会

儿童能在适合他们精神发展的环境中成长,我们也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看到儿童集中注意力做事,看到他们不断地重复动作,直到完成为止。

儿童在做一件事情时,有的儿童可以不停地重复20多次,有的儿童可以重复40次,还有的儿童可以重复200多次。

儿童不会没有缘由地反复做一些动作,这些动作可能是由于内心的一些冲动。虽然不知道这些冲动是什么,但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神上的饥渴。

要想让儿童的精神饥渴得到满足,就需要把儿童引导向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帮助他形成一种最基本的智力活动。这种智力活动在进行比较、判断、纠正行为时,又具有重复、复杂的性质。

我们通过一个事例来说明。最开始,儿童只是乐此不疲地玩积木,不断地重复。慢慢地,他会自己给自己出难题,然后再完成具有挑战性的积木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对积木游戏越来越感兴趣。

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练习,可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发育。当儿童不断地重复这样的动作时,就相当于在帮助心理进行发育。

正是由于这种潜在的、强烈的心理意识,儿童才会不断地摆弄玩具,并且使心情一直保持在兴奋状态。

就像一个人感到渴了一样,当他看到水时,必然会一次性地喝个够,只喝一小口是无法满足他的生理需求的。只有让他喝够了,他才会停下来。

相反,要想解决口渴的问题,只站在一旁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听别人对水的描述也于事无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得到水,并一直喝到自己满意为止。

这个事例把心理的构建表达得非常清楚,心理构建也是进行教育的独特秘诀。一个人的外在目标可以让内在得到锻炼,而这种内在的锻炼则是行为的终极目标。

这样,我们就能认识到,儿童经常玩的积木,不论是立体的插板,还是平面的插板,它们都不仅是为了向儿童传授大小或形状知识,更是为了锻炼儿童的能动性。

事实上,儿童通过不断地重复这些行为获得了很多知识。在做这样的事时,儿童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与知识的清晰度是成正比的。

儿童通过这个游戏,正确掌握了有关颜色、形状、大小的问题,在以后的活动中,这些内容也会变得更宽泛,学到的知识当然也会更丰富。

儿童能取得的成就,都是这样一步步锻炼出来的。

很多人都认为,让三四岁的儿童集中注意力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通常,他们看到什么东西都会感觉有兴趣,视线也总是不停地在不同物体之间转换。

儿童的注意力无法集中,是其成长发育中最大的绊脚石。儿童的注意力变化很大,很容易转移。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教导,他们在学校上第一节课时必然会非常混乱。

这个时候,儿童的注意力好像不是属于自己的,任何出现在眼前的东西都有可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所以,老师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让注意力重新属于儿童,让他们学会一次次地收回注意力,专注地做该做的事。

这种能力是儿童性格、判断力和意愿的重要根源。如果老师的教育可以帮助儿童,那我们就可以说,这种教育是卓越的教育。

儿童的注意力会习惯性地在一个个目标上游离,如果儿童一直随性发展,不接受约束,就不能克服这个缺点,永远也无法学会专注。

其实,老师人为的培养是无法让儿童克服缺点,学会集中注意力的。儿童注意力的集中是由内心的冲动引发的,然后朝着某个特定的目标行动。这种心理冲动是儿童成长发育必需的东西,是由“需求”来引导的。

就拿婴儿吮吸乳汁来说吧,婴儿为了满足自身对营养的需求,才会完成吃奶这个复杂的过程。显然,他们做这个动作不是有意识的,而是受到了内在需求的驱使。

婴儿一出生就有口腔运动,所以这不可能是有明确目标、有意识的活动。同样的,婴儿的第一次内心活动也不是有目的。

对婴儿来说,外部给他的实实在在的刺激才是最重要的,妈妈的乳房刺激了婴儿的口腔反应,也满足了婴儿身体的营养需求。

在给婴儿喂奶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婴儿的脸上完全是一副专注的神态。

在儿童之家,我们经常看到3岁左右的儿童不停地重复一个动作,有时可以做好几十次。纵然旁边的环境非常嘈杂,有歌声,有钢琴声,有吵闹声,都无法分散他的注意力。

婴儿在吃奶的时候,外界不论发生什么事,他都不会受到打扰。除非吃饱了,否则他不会停止吮吸的动作。

不用怀疑,大自然是最神奇的造物者。对于人类的心理表现,用大自然的规则来解释会显得更为容易。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大自然,就必须从最原始的阶段开始研究,这个阶段最简单,也蕴藏着最丰富的奥秘,是研究其他复杂现象的指南针。

如今,很多心理学家都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实验心理学分析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没有从生物科学入手,而是希望研究活着的自由生物,从中发现大自然真正的奥秘。

如果法布尔只是把昆虫抓起来进行研究,那么他就不可能发现昆虫成长的奥秘。正是由于他让昆虫自由地活动,观察它们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才使得研究取得了成功。

如果细菌学家在研究细菌时,只知道把它们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那么感染病科学就不会存在了。

事实上,为了做好研究,细菌学家专门创造了适合细菌生长的环境,这里的营养物质和温度都是最合适的。只有让细菌“自由”地生活在合适的环境中,它们才能做出最自然的行为,而细菌学家才能客观、准确地进行研究。

所以,要想观察某种生物,就必须为它们创造自由的生存环境。

在给婴儿提供刺激物的时候,要考虑婴儿的感官因素。这种刺激如果可以让婴儿在生理上感觉舒服,就是最好的。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生理发育还不健全,为了促进发育,需要根据自然条件来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

如果提供的刺激物不适合婴儿,就不能引起婴儿的关注,相反,还会让他们感觉疲劳,甚至让它们的感官受到伤害。

如果儿童对自己手中的玩具非常感兴趣,并专心致志地摆弄它们,就说明他们是非常愉悦的,这种愉悦有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有助于身体器官的锻炼。

如果外部的刺激对儿童起作用了,那么儿童的心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大脑神经也会按照某种心理活动变得兴奋起来。

就像一个人在等另一个人,如果对方过来了,他就会变得非常兴奋。这不仅仅是因为那个人出现了,同时还因为他脑海中非常渴望对方的出现。所以,看到对方的身影后,大脑中枢就开始变得非常兴奋。

其实这种现象非常容易理解,就好比两种作用力一起作用在一扇关闭的门上。外部的感官力量在使劲地敲门,内部的力量在发布命令说开门,如此,这扇门轻轻松松地就开了。但是,如果内部力量不说开门,就算外部力量再大,也于事无补,不能达到目的。

有时,非常强大的外部力量也不能起到作用。例如,一个心不在焉的人会忽视峡谷的美丽,一个专心工作的人不会注意到街上精彩的表演。可以说,这两个人面对强烈的外部刺激时都没有做出反应。

心理和哲学的价值观因素构成了注意力的中心。在教学方法中,也有非常大的实用性。对老师而言,要想完成教学,就必须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当老师通过外界刺激向儿童“敲门”时,要确保儿童一定会说“开门”这个命令。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儿童没有目标或对目标一点也不感兴趣,教学就无法顺利进行。这个时候,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儿童从已知达到未知,并完成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利用儿童之前已经知道的事物引导他们了解未知的事物,就能让他们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也就是说,把儿童的注意力引导到期望的事情上,他们就会对目标充满兴趣。

所以,虽然老师不能直接培养儿童的注意力,但是可以帮助他们做好集中注意力的心理准备。很多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只要老师能找到,就容易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

这是一种技巧,聪明的老师可以非常娴熟地运用,就好像伟大的军事家,只要在桌上就可以完成一场战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是可以被指挥的,只要老师够聪明,就能让儿童按照老师指令的那样做。

这是心理学的唯物主义原则。赫伯特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的心理就是一块土地,雨水作为外部因素会在上面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

英国的经验主义者也认为,经验是很多高级活动的构成因素,可以这么说,是经验造就了我们。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可以找到最合适的经验来教育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了不起的人。

化学一步步发展成为合成化学,然后又取得了巨大进步,发展成为有机化学。如此,人们才越来越重视唯物主义的理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蛋白质是可以进行人工合成的。因为蛋白质是细胞的基础,再加上卵子也是细胞,我们不难推测,将来有一天,人类就可以在化学试验室里面制造出自己了。

这一理论很快就被否定了,人类制造人类,这样的概念显然不合理,但是,这种心理不健全的概念依然存在。

细胞是个神秘的载体,在各种物质的不断作用下活动着。很多维持生命力量的因素或成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都藏于其中。其实,细胞一点也不神秘,它就是一种里面有核的原生质体。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作为有思想、有判断能力的儿童,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干某件事,是因为受到了大自然某种力量的束缚。

威廉·詹姆士是现代派的心理学家,他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集中注意力的过程中,对其有重要影响力的是事物天然的属性。这个属性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却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上文提到的一种神秘因素。

《神曲》中提到,人类并不知道自己的高级智慧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追求最高物质享受的欲望。这种感觉就跟蜜蜂一样,只是凭借着心理冲动来回穿梭在花朵之间采蜜。

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特殊态度会影响他的性格特征,这是其天性的组成部分。

人类内部的活动,是一切外部活动的原因和基础,这种心理活动跟外部活动不一样,我们看不到它的存在和反应。

通常,我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在那些不感兴趣或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能自然而然吸引我们注意力的都是我们感兴趣的东西。

我们的内心活动决定了外部的选择,这两者之间具有非常协调的一致性。我们内心真正需要的事物才会引起我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对于画家来说,他们是这个世界上看到颜色最多的人;音乐家则很容易被声音吸引。一个人注意力的表现,是一种内心的表达,是对自己的解读和诠释,所以,并不是注意力创造了我们。

在相同环境下,每个人的性格、内心活动都有明显的差别。在相同的环境中,每个人需要的都是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

外界的经验跟人的经历有关系,是构成个体的重要部分,是不会轻易造成混乱的。个人的能力才是能造成混乱的原因所在。

到现在为止,我们依然对可以形成儿童注意力的神秘力量非常好奇。只有用我们在教育儿童时的实际经验才能解释明白。

目前,没有一个老师可以采用明确的教育方法,让儿童一下子集中注意力。我们因此也认识到,儿童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来源于内心的。

3~4岁的儿童有着令人惊奇的注意力,现实中几乎没有人能跟这个时间段的儿童相比。就如同伟大的阿基米德,他在高度专注的研究状态下被人杀害。之前,就连锡拉库扎被攻占的时候,他都没有分心。

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有类似的情况,牛顿在潜心研究时经常会达到忘我的境界;诗人阿尔费尔瑞在专心创作时,连经过他窗前的结婚队伍的喧闹声也没有听见。

这些天才的注意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就算再有教学艺术的老师,也不能通过兴趣来唤醒他们的这种能力。一个人累积再多的经验,也比不上这些拥有超强心理能力的天才。

如果儿童拥有了这种来自内心的能力,那么他们首先需要思考的是自由问题,而不会是老师引以为傲的、帮助儿童构建心智的教育方式问题。

只考虑教育艺术是旧的教学方法。从逻辑观念上来讲,提供给儿童心理发展所必需的营养以及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儿童,是新式教育的两大构成基础。

19世纪的一些化学家想要制造出侏儒,在当时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这已经不再是个问题。现在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从戴奥真尼斯手里接过那把寻找好人的灯笼。

作为当代的科学家,应该通过不断地实验,找出儿童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必需品。满足了儿童的各种需求后,我们就会看到生命中很多复杂且至关重要的现象。

正常儿童的各个器官会一起健康成长,如果儿童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智力、性格和意愿必然会协调发展。

儿童在做第一次心理练习时,协调认知会在他们脑海里刻下深深的印记。儿童的智力会第一次感受到兴趣力量的存在,这是对本能兴趣的一种补充。

儿童达到这种程度之后,认知会在他们的脑海中产生新的机制,这种心理机制与注意类似。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开始运用这种机制,把它当作儿童心理教育的基础。

儿童的心理发生了演变,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繁杂,由容易到困难,这种带有独特之处的演变就这样产生了。

现在很多老师对已知和未知有着理解上的误区,他们认为认知的过程就是注意力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的过程。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从内心出发来思考这个问题。

在儿童心中,已知体系的建立是个复杂的过程,不是凭借外力就可以完成的。在内心活动中,只有儿童积极主动地做,才能完成这个体系。总的来说,这是一种依靠心理成长与蜕变才能成功的过程。

当然,要想让儿童取得进步,给他们提供一些系统、复杂并适合他们心理发展的外界素材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可以给儿童提供很多可以引起他们本能注意的东西,比如能反映颜色、气味、声音、感觉等的教具。在观察、摆弄教具的过程中,儿童会展开特有、持续的各种活动,慢慢地,他们会开始组建心理个性,对各种事物也会有更全面、更清晰的认识。

之后,儿童在看见大多数的外界物体时,都不会再感觉陌生了,因为每件物体都有其颜色、重量、气味、触感等,儿童的意识中会有对这些事物不同程度的认识。求知欲会使儿童渴望进一步了解事物,兴趣便这样培养起来了。

起初儿童的兴趣是建立在原始基础上的,现在增加了对外界事物的注意力,他们获得了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不再受之前那样的限制。

这种建立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的兴趣,会更持久,对儿童的心理塑造意义更大。可以说,这种兴趣是有洞察力的。

我们发现的新的兴趣,是在满足儿童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得来的。影响智力的因素有了更深刻的意义,把原始的本能冲动,转化成了一种积极、主动的索取。

之前的教学观念认为,要想让儿童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就必须将其跟旧知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循序渐进地学习。

旧知识能让儿童在学习新知识时有强大的动力,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趋势。如果儿童对已知的知识非常了解,他们会对有些陌生复杂的新知识产生一种探索的欲望。

除此之外,这种学习方式很早就在儿童脑海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秩序。我们就拿老师讲课的内容来举个例子吧。

老师手里拿着教具,告诉学生们这个长、这个短,这是黄色、这是绿色。我们看到,老师用最简单的词汇形容出了教具的特征。

老师形容的每个教具都是不一样的,儿童听到叙述之后,首先就会在脑海中搜索知识,与简单的字对应起来。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我们所学的新知识和旧知识是不会混淆的,它们各自待在属于自己的、最合适的大脑区域中。

大脑中的知识归纳很有秩序,同类的知识会被归纳在一起,整齐地罗列着,就像图书馆内摆放得井井有条的图书一样。

也正是因为如此,儿童对新知识的渴望非常强烈,而在吸取新知识后,也能迅速产生秩序。慢慢地,随着新知识的不断累积,儿童的知识水平会呈现平稳上涨的趋势。

直到这种趋势上涨到一定的水平,儿童就会得到一种内心的力量,这种力量会让儿童不断成长,知识水平也会达到平衡状态。

随着对物体特性的不断比较、判断、归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眼明手快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只要儿童能长期坚持锻炼,凡事都做得井井有条,必然可以成为花费时间最少、收获却最大的儿童。

内部的协调跟心理适应是一个道理,是按照一种自由的方式形成的。儿童的个性发展和成长是由内部条件决定的。

就拿胚胎来说吧,在发育过程中,心脏和肺叶之间有个狭小的空间,这是肺叶的特殊结构造成的,肺部在呼吸扩张的时候,会改变原来的形状,变成弓形。

这些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教师一般都能给儿童进行相应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想尽办法让儿童集中注意力完成手里的事,不让他们因为老师分心。

集中精力的儿童是人类未来的希望,老师要避免儿童受到自然现象的干扰,让他们学会集中精力地做事和思考。

婴儿的营养问题和第一次精神方面的协调活动问题,我们在之前已经探讨过了。这两个问题会在儿童成长的每个阶段重复出现,而且会越来越复杂化,其中的变化,我们需要深入了解。

我们先来说一下儿童的营养问题。婴儿时期,儿童的进食非常简单。等他们长出了新牙,并开始分泌胃液之后,就需要进食比较复杂的食物。慢慢地,他们的进食越来越广泛,直到能食用经过复杂烹饪的各种食物,和成年人完全一样。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正常成长,他们必须吃一些身体最直接需要的营养物品。如果进食太过丰富,必然会出现由于肥胖引起的各种疾病。如果长期进食不足,则会产生营养不良现象。如果饮食不当,或食用了有毒的物质,必然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死亡。

现在,营养卫生学家都在用心研究婴幼儿期儿童的营养问题,这不仅为儿童,也为成年人指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潜在威胁。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成年人的心理活动要比儿童的心理活动复杂很多。成年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也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内心生活的原则对身体的健康非常有益。

除了心理问题,需要说的还有注意力的问题。当我们跟稍微大点的儿童交往时,他们的个性和外界的刺激所对应的事实应该是主要方面的,毕竟这两者都是生命健康成长的基础。我们说过,儿童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但是这两个基础永远需要我们给予关注。

如果有人站出来反对这个观点,我一点也不感到奇怪,相反,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很多专家认为,儿童必须对所有的事物都集中注意力,哪怕再不喜欢也要做到。

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受到了偏见的误导。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孩子必须什么都吃才能长得健康”。因为这种观念,专家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儿童必须对所有事物都感兴趣。

这种观念是极度不合理的,甚至是一种致命的错误。

不过,现在这种观念已经被大多数的人摈弃了。

在以前,孩子不喜欢吃某道菜,父母劝说无效后,就开始对他下达死命令,“今天除了这道菜,你不准吃别的”。孩子虽然感觉很委屈,但又没办法,只能把冷掉的菜吞下去。

看到儿童最终妥协了,父母会非常自豪,他们炫耀似地告诉别人,自己的孩子一点也不挑食,什么都吃。当然孩子也很听话,一点也不任性。

很久以前,成年人认为儿童是不能吃糖的。为了教儿童改掉贪吃的毛病,父母有时会惩罚儿童不准吃饭、直接睡觉。成年人认为这样就可以帮助儿童改掉贪吃的毛病了。

很多父母为了让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就跟上面所提到的现象一样,要求儿童必须对所有的事物都能集中注意力。

但是我们反过来想想,如果儿童不喜欢吃某道菜,但是父母一定要他吃,双方必然会僵持。最后纵然是儿童妥协,吃掉了早已冷掉的菜,也会造成消化不良,甚至生病。这就是成年人不辨是非,坚持为之的结果。

如果儿童的精神状况受到了摧残,以后就无法很好地应对复杂的生活。那些被成年人强迫吃下冷饭的儿童,身体的抵抗力很容易下降。如果遇到传染病来袭,则非常容易患病。

我们再从道德的角度分析一下,如果长期被父母严格要求控制饮食,儿童的心理需求就会得不到满足。等他们长大后,远离了父母的制约,很容易会变得没有节制,暴饮暴食,带着一种补偿或报复心理。

这些儿童与其他受到正常教育的儿童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接受正常教育的儿童饮食有节制,不暴饮暴食,不酗酒,吃饭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身体状况,同时积极跟各种疾病做斗争,不断锻炼身体。有些人为了开展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甚至还去南北极探险、攀登高峰等。

除了身体锻炼之外,对精神的磨炼也在同时进行着。勇敢磨炼精神的人,往往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力,他们努力让精神保持在平衡状态,并时刻做出最好的调整。

只有内心不断正常发展,并在对自然法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做好各种心理准备,才能形成鲜明的个性,拥有健全的心智和无坚不摧的意志力。

没有谁一出生就是优秀的,很多英雄在成功之前都是默默无闻的。但是我们必须让自己强壮起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好迎接困难和挫折的准备。

生命不会一帆风顺,其中的艰难坎坷是我们不能预见的,所以只有身体强壮、头脑灵活、充满智慧,才能过得很好。

不是每种生物一开始都可以保护自己,对于那些进化还不完全的生物,我们有义务为其发展做好必要的准备措施。这和胎儿的形成必须有血液,婴儿必须要吃奶水是一个道理。

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如果血液中缺乏蛋白质和氧气,或者有毒物质进入了胎儿的组织,那么这个胎儿就很难再健康起来,甚至会夭折。就算胎儿得以出生,这种先天不足也无法让婴儿变得强壮。

婴儿吃不上奶,营养不良,长此以往,就会处于竞争的劣势。

刚开始,婴儿吃奶或睡觉都是在储备力量,等到能力达到了,他们就可以自由行走。在学会行走之前,所有的活动都是在为行走做准备。

小鸟刚出生时不会飞翔,在学会飞翔之前,它们需要待在窝里吃饱肚子,这些都在为学习飞翔做准备。

生命的壮丽都是大自然作用的结果。小鸟自由地飞翔、野兽凶猛地咆哮、夜莺动人地歌唱、蝴蝶翩翩起舞等,这些美丽都是在之前的“沉寂”中形成的,有的在巢穴中,有的在蛹里。

这一切都是大自然在静谧中做好的准备,这都是大自然的功劳。

同样的道理,儿童的精神在发展之前,也应该找到一个做准备的“巢穴”,在这里有足够的营养,能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父母只需要等待儿童发展就可以了。

所以,要想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培养出精神世界丰富的儿童,就必须提供有助于他们精神发展的东西。

我们有一个伟大的教育目标,即用最小的努力,挖掘出儿童最大的潜能,为他们的成长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