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小儿有外伤时,伤口一旦被破伤风杆菌侵入后,就会引起破伤风。小儿手脚被刺伤、咬伤或开放性骨折、烧伤等,破伤风杆菌就会乘虚而入,在人体内繁殖并产生外毒素与人体神经组织结合引起全身肌肉痉挛。小儿外伤后应尽早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因破伤风抗毒素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因此应用之前要做皮肤过敏试验;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不会产生血清病等过敏反应,不必做过敏试验。
388﹒为什么小儿外伤后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杆菌为厌氧菌,其抵抗力很强,通常需要煮沸1小时才可杀死。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和粪便中,在耕地中比较多。当小儿有外伤时,伤口一旦被破伤风杆菌侵入后,就会引起破伤风。表现出一种抽痉的症状,小儿身体向后弯,两腿伸直,面部肌肉紧张,牙关紧闭,口角外牵,呈苦笑面容。严重的喉肌和呼吸肌痉挛引起呼吸窘迫、皮肤紫绀等现象,而且抽痉与呼吸窘迫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乃至窒息死亡。
由于破伤风杆菌有顽强的生命力,喜爱在不太干净的地方如土壤和家畜的粪便中安家落户,存在于土壤中数年仍有致病性。而人体对破伤风外毒素又没有先天免疫力,当遇到伤口时,如新生儿的脐带消毒处理不当,可引起新生儿破伤风。小儿手脚被刺伤、咬伤或开放性骨折、烧伤等,破伤风杆菌就会乘虚而入,在人体内繁殖并产生外毒素与人体神经组织结合引起全身肌肉痉挛。因此,当小儿有外伤伤口时,要及时清洗伤口,避免破伤风杆菌感染,同时还要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3000国际单位,或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75~250单位。当伤口大或严重污染时,可酌情增加注射剂量。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可以中和游离的破伤风外毒素,有效地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相关链接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注意事项
小儿外伤后应尽早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因破伤风抗毒素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因此应用之前要做皮肤过敏试验;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不会产生血清病等过敏反应,不必做过敏试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