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猩红热是急性呼吸道的传染病,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猩红热早期症状为发热,体温可在38~39℃,咽痛,食欲不好,扁桃体红肿明显,表面可有白色脓性渗出物,舌伸出后发现舌表面有红色颗粒隆起叫草莓舌。因猩红热属于传染病,对患有猩红热的孩子应给予隔离,防止传染给其他孩子。所以对患有猩红热的孩子,在患病急性期应及时、彻底地控制感染,以防肾炎或风湿热的发生。
477﹒猩红热是怎么回事?
猩红热是急性呼吸道的传染病,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主要多见于3~7岁儿童,以冬、春季节多见。病菌存在于患儿的鼻咽部,经飞沫传播,也有少数经皮肤伤口感染入侵。
猩红热早期症状为发热,体温可在38~39℃,咽痛,食欲不好,扁桃体红肿明显,表面可有白色脓性渗出物,舌伸出后发现舌表面有红色颗粒隆起叫草莓舌。一般在发热后12~48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从面、颈部开始,24小时后可布满全身,呈广泛、密集而且均匀分布的红色细小丘疹,呈鸡皮样,点疹间一片红晕,抚摸时似砂纸感,按压后皮疹可暂呈苍白色,10余秒钟后又恢复原状。1周后皮疹按出现的顺序消退并出现脱皮,脱皮可持续2~6周,皮肤不留下色素沉着。
因猩红热属于传染病,对患有猩红热的孩子应给予隔离,防止传染给其他孩子。要注意休息和饮食。早期应及时应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般要应用7~10天。有的孩子患猩红热后容易合并肾小球肾炎或风湿热。因为这两种疾病多在病后的第3周以后发生,属于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所以对患有猩红热的孩子,在患病急性期应及时、彻底地控制感染,以防肾炎或风湿热的发生。在孩子患病2周以后要注意给孩子及时进行尿液检查和心电图检查,以及早发现和治疗肾小球肾炎或风湿热等合并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