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信是成功的起点
自信心决定着人做事的成败,制约着人接受任务、面向外界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自信是人格全面发展的基础特征,从小培养有助于其他优良品质的成长。自信心从很小时候就开始萌发,当孩子开始使用各种方式来吸引成人的注意与赞美时,在成人的帮助下克服阻力时,自信心就开始得到发展。家长对此的处理方式,诸如肯定他们的成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就会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父母往往很关心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是领先还是落后。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有没有从中学到承担任务、参与做事的技能和习惯。他们在做和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工作和掌握动作技巧,对自信心的建立是更重要的。不必为他们的失败甚至落后而懊恼,也不必为他们的领先而欣喜异常,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总结经验教训。成功时固然需要赞扬,失败时更需要安慰与鼓励。不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是以他的成败来看待他的。用罗杰斯的话来说,就是要对孩子“无条件积极关注”。
✽建立合乎孩子能力的目标 不要把标准定得太高,超过孩子能达到的最大限度,就容易使孩子产生失败感。但也不要把标准定得太低,让孩子很容易就完成,从而产生轻率和骄傲的心理。对孩子的期望要恰如其分,同时要鼓励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形象地说,应让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有的孩子感到压力过大,这压力通常来源于父母的期望过高。这使孩子过度焦虑,极不快乐,丧失信心,是对孩子感情和人格上的极大伤害。
✽自信来自于挑战 并不一定面对惊天动地的事才能确立挑战的感觉。其实,对孩子来说,洗洗手帕、玩玩比赛性质的活动,都是挑战。应当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为他提供表现的机会,获得成功感。根据孩子的爱好和特点,培养孩子有一技之长。特别要鼓励孩子挑战自我,争取比自己以前做得更好。这样,孩子不断迎接挑战,战胜挑战,取得进步,自信心必然就会树立起来。
✽做孩子的典型 一向缺乏自信的父母是很难培养出充满自信的孩子的。因此,父母为了孩子也应该注意自己的修养,学会充满希望地看待未来,以无畏的心情面对生活。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模仿父母的处事方式,父母自信、勇敢进取、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将成为孩子学习的典范。
责任心:我们说对孩子要有爱心,但不能纵容,也就是说,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使人能自觉、主动、积极地尽职尽责,当一个人圆满地尽到自己的责任时,会产生满意的、愉快的情感,如果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会深感不安和内疚。可以说,有了责任心,个人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合理的体现。培养起未来一代的责任心,是对人类未来的负责。我们在爱孩子的时候,就要适当地安排一些任务给他们,从最初的自我服务活动如收拾保管自己的玩具开始,到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动如扫地等。孩子在忘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或是由于主观原因而没做好后,虽然不要对其严加斥责,但也要让他们意识到由于他们的“失职”所带来的不便,让他们体验到失职后的不愉快,同时要求他们把没做的事情补做,没做好的事情做好,并且,要和孩子共同研究一下他们的活动时间,做一个更好的安排,以便于他们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孩子完成他们的任务时,应给予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