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满、自高自大和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
——犹太教子智慧
犹太人认为,谦虚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却是无限的,再勤奋的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完,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拒绝学习。因此,在知识面前一定要谦虚,凡事取得成功的人,他们在一生中总是谦虚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我们处在一个优越的环境中,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很容易骄傲,然而,今天取得的成绩并不代表明天成绩优秀,一个优秀的孩子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孩子。孩子的身心都处于发展的时期,许多品质还没有得到固定,这很容易使孩子们走进骄傲自负的误区。所以,作为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克制自满的情绪,让孩子变得谦和。
讲给孩子的家教故事
富兰克林8岁时入学,虽然他成绩优异,但因父亲的收入无法负担他的学费,他10岁时就离开了学校,回到家里帮父亲做蜡烛。12岁时,他在一家小印刷厂当学徒,但后来不满厂里的严格管理就私自离开了,去费城当了一名印刷工。在那里,富兰克林组织了一个“皮围裙俱乐部”,这是一个读书交友会。闲暇之余,一些年轻人就在这里交流读书的乐趣、理想和个人发展计划,由于大多数工友并没有多少知识,而富兰克林曾在印刷厂掌握了一些知识,他不禁有点飘飘然,常常在工友面前夸夸其谈,显示自己很有学问,甚至有些瞧不起其他工友,这令许多人看他不顺眼,不愿意跟他来往。
有一次,一个工友把富兰克林叫到一边,大声对他说:“富兰克林,像你这样是不行的!凡事别人与你意见不同的时候,你总是表现出一副强硬而自以为是的样子,你这种态度令人难以接受,以致别人懒得再听你的意见了。你的朋友们都认为不与你在一起时比较自在,你好像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别人对你无话可讲了,他们都懒得和你谈话,长此以往,对你根本没有好处,你从别人那里根本学不到一点东西,但是实际上你现在所知道的很有限。”富兰克林听了工友的斥责,讪讪地说道:“我很惭愧,不过,我也很想有所长进。”“那么,你现在要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已经太蠢了,现在还是太蠢了!”这个工友说完就离开了。
这番话让富兰克林受到了打击,他猛然醒悟过来,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再骄傲下去了,应该做一个谦虚的人,他提醒自己:“要马上行动起来!”后来,他逐渐克服了骄傲、自负的毛病,经过奋斗成为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富兰克林因为骄傲而使朋友疏远了,在朋友的好心劝告下,他醒悟了,逐渐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变得谦虚而真诚。犹太父母认为,骄傲会让孩子夸大自己的优点,不去正视自己身上的问题,甚至容易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这样的孩子听不进别人善意的批评,总是有种盲目的优越感,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渐渐地,他就变得不那么优秀了。因此,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制造一些困难让孩子去克服,让孩子认识到做好并不容易,人生之路并不平坦,从而促使孩子虚心学习,不断进步。
1.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缺点
犹太父母认为,孩子从小就被父母夸奖,受到许多人的关注,处于一个受表扬和鼓励的环境中,变得更加自信。但是,在夸奖中、赞美中,孩子们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看不到缺点,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所以,父母需要引导孩子比较全面地了解自己,鼓励他们勇于接受批评,看到自己的缺点,虚心接受父母与老师的建议,这样孩子才能全面、健康地发展。
2.帮助孩子克制自满的情绪
犹太父母认为,孩子还处于学习知识、积累经验的阶段,对于内心滋生的自高自大,他们并不懂得如何去克制。因此,父母应该保持警惕心理,鼓励孩子多读书,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鼓励他们做一个谦虚的孩子。
3.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榜样
但凡成功人士都非常谦虚,父母可以用名人的事例来激励孩子学会谦虚。当孩子有了自己崇拜的成功人士,并且了解他们成功的经历,就会逐渐养成谦虚的好品质。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只有谦虚的人才会不断地提高自己,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家教启示
犹太父母认为,从小就要培养孩子谦虚的品质,当他们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时,帮助他们克服骄傲自满的情绪,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告诉孩子:如果自己获得了一点成功便觉得很了不起,这是很危险的。优秀的孩子更需要虚心接受老师与父母的教诲,需要倾听朋友的建议,这样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