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犹太教子智慧
犹太人认为契约是和上帝的约定,由于犹太人普遍重信守约,所以他们在做生意的时候,经常连合同都不签,对于他们来说,口头的承诺也有约束力,因为神能听见。在商界,犹太人的重信守约是有口皆碑的。遵守契约是生意能够赚钱的保障。犹太人就是在契约的保障下发财致富的。犹太父母在孩子很小时就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让孩子伴随诚信健康成长。当然,培养孩子诚信的品质,要求父母有长期坚持的耐心,有与时俱进的细心。父母应从小就要求孩子说真话,做错事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不拿别人的东西,言必信,行必果。
讲给孩子的家教故事
一天深夜,一位有钱的绅士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拦住了,小男孩乞求道:“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绅士回答说:“我不买。”说着绅士躲开小男孩继续走,小男孩追上来说:“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绅士见躲不开小男孩,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啊。”小男孩说:“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小男孩拿着绅士给的一英镑飞快离开了,绅士等了很久,小男孩依然不见踪影,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这时秘书说来了一个男孩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比那个卖火柴的小男孩矮了一些,穿着更破烂,小男孩说:“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绅士问道:“你的哥哥呢?”小男孩回答说:“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此时正在家躺着呢。”听完小男孩的话,绅士被他们的诚信所感动了。绅士说:“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家里只有两个男孩的继母在照顾受重伤的男孩,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绅士了解到两个男孩的亲生父母都已经过世时,毅然决定把他们今后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犹太人认为,培养诚信品格,是一笔最好的投资。具有诚信品质的人,注定是人生的大赢家。父母应该记住,只有当他们的行为正直而高尚的时候,他所坚持的道德观念才能深入孩子的心灵,并支配孩子的思想和感情。
诚信既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素质和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呢?犹太父母是这样做的:
1.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犹太人认为,父母要想孩子有责任心,以诚待人,自己就要以身作则,做诚实的表率,身教重于言教,父母需要用实际行动对孩子说无声的语言,做有形的榜样。为了培养孩子诚信的品质,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诚信,不能言而无信。假如父母言而无信,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并认为说了话可以不算数,慢慢地,孩子也会这样做的。
2.营造互相诚信的家庭氛围
犹太人认为,父母要做有心人,为孩子创造愉悦的互相诚信的氛围,以感染孩子的心灵。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应互相信任,尽管孩子年龄较小,但是他同样可以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尊重和信任。因为从小受到尊重、信任的孩子,会更加懂得如何尊重、信任别人和如何得到别人的信任。
3.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守信,不喜欢撒谎的孩子,然而,很多孩子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其实,孩子的这些坏习惯大部分都是后天的某种需求引起的,比如为了满足吃的、玩的需要甚至为了逃避受批评、受惩罚,这些都助长了孩子们不守诚信的恶习。
犹太父母认为,应该认真分析孩子的需求,尽可能满足其合理的部分。当然,满足孩子的时候应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分析孩子的需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而不要以大人的角度推测孩子的心理。得知孩子的需求之后,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哪些是合理的、正确的,然后及时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对于孩子不合理的需求,则要对孩子讲明道理。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很小,或者没什么要紧而纵容孩子。
4.主动进行“诚实教育”
犹太父母认为,因为孩子年龄小,父母必须把道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这样孩子才能接受。因此,父母可以把做诚实人的道理寓于故事之中,让孩子明白是什么诚实,什么是虚假和欺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5.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要正确
犹太父母认为,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诚实的言行,需要细致、耐心、冷静地听听孩子的想法,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千万不要急躁、粗暴,对孩子进行责骂、体罚等,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家教启示
犹太父母认为,诚信是一种无形资本,从小培养孩子诚信的品格就等于为孩子的未来融资。一个人是否诚信,这和他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孩子童年时期的引导和培养,是其形成诚信品质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