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训练开始了

训练开始了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我们可以对孩子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让他通过这些练习,来逐渐掌握区分事情轻重缓急的能力,掌握按照时间安排事情的能力。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讨论,也可以鼓励孩子按照训练中的时间顺序试验一次,感受一下自己的安排是不是真的可行。而且如果这个训练对孩子并不是那么有效,我们也应该积极寻求其他的方法,或者向老师、向其他有经验的爸爸妈妈求助,以寻找更适合孩子的培养方法。

虽然前面提到了要让孩子锻炼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的能力,但是孩子并不会这么快就能学会区分,他总是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练习,才会基本掌握一些技能,然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才可能逐渐掌握一些门道。

所以,我们可以对孩子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让他通过这些练习,来逐渐掌握区分事情轻重缓急的能力,掌握按照时间安排事情的能力。经过练习之后,孩子就不会在该先做哪件事、什么时间做这些事这样的问题上浪费太多时间,而是能将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认真做事上去了,这也就保证了他做事的效率。

那么,我们的训练可以分成这样的几个步骤:

可以把孩子列出来的那些必须要做的事情做成小卡片或者小便签,然后用大白纸画出一个四分格,将事情的4种性质都写上,然后让孩子将写有事情的小卡片或小便签分别放进这4个格子中。

等到孩子将这些事情都区分完之后,我们就要去检查一遍,看看有哪些事孩子放的分类是不合适的。将那些我们认为不太合适的事情拿出来,然后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安排给孩子摆一遍,把我们和孩子安排的不一样的部分拿出来,告诉他我们为什么这样安排,再引导他仔细思考。

什么事什么时间做,这也是我们给孩子安排的训练的一个内容。可以在纸上给孩子画一个大大的时间轴,上面可以以小时为阶段标好时间,然后让孩子把那些写有事情名称的小纸片或小便签分别放到合适的时间位置上。

在放之前,要提醒孩子标示好起床的时间,这是所有事情开始的时间,同时也要标好睡觉的时间,也就是所有事情要结束的时间。这样孩子要做的那些事就有了时间限定,然后再让孩子将所有事情按照他心目中的做事顺序以及处理事情的时间,分别贴到时间轴上去。

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比如,他可能会为了防止最终没时间,而把事情安排得太紧,一件接着一件,完全没有休息时间;他可能也会对时间估计不足,导致前紧后松,很多事都堆到了后面;当然,他还可能会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也就是到最后睡觉时间时,他会发现手里还有事情没有贴上去。

这些情况都是不可避免的,而我们让孩子练习的目的,本来就是要帮助他更好地协调时间。所以,对于每种情况,我们都不要直接批评孩子,而是鼓励他再来安排一次,直到他做出更为妥当的安排。

这样的练习做完之后,我们还要引导孩子多加思考,尤其针对练习中他出了问题的地方,让他想想自己当时为什么会出问题。同时也要引导孩子思考还有没有遗漏的部分,想想看该怎么让时间轴的安排更为合理。

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讨论,也可以鼓励孩子按照训练中的时间顺序试验一次,感受一下自己的安排是不是真的可行。通过这样的总结,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之前在安排事情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当他按照这种统筹规划后的时间进行事件的处理之后,相信他会意识到更合理地安排事情的好处。

以上这些步骤,我们不要很着急地让孩子一步到位,每一个步骤,最好都多练习几次。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练习也要逐渐升级。

比如,第一步,如果说刚上小学的孩子还能用那些小纸条、小便签来模拟练习的话,那么当孩子已经到了小学高年级时,就要变一变形式了。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去设计格子,然后将自己一天需要处理的事情分类写进不同的格子里去,并引导他自己边写边解说。特别是当发现孩子已经可以熟练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时,这个练习也可以缓一段时间再做。

其他的步骤也是如此,随着训练的不断进行,他的情况应该会越来越好,所以我们也要及时判断他的表现到底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而且如果这个训练对孩子并不是那么有效,我们也应该积极寻求其他的方法,或者向老师、向其他有经验的爸爸妈妈求助,以寻找更适合孩子的培养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