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人相处讲规矩

与人相处讲规矩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借物不告知,在青少年中时有发生。在此情况下,国家出台了助学贷款政策。但有些学生却违背承诺,失信于国家。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贪心、占小便宜,与国家和人民的期望背道而驰。

第21讲 与人相处讲规矩 和人交往需诚实

一、原文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二、重点词语释义

①还:归还,交还。②急:迫切,紧急。

三、译文讲解

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得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借别人的东西,用完后要及时归还。以后再遇到急事、紧要事再借时,就不会遇到困难或被人拒绝了。

四、阅读延伸

明朝初期的文学家宋濂小时候酷爱读书,但家里很穷,没有钱买书,所以就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到书后赶紧用笔抄写,抄的时候还要计算着归还的日期,以便能及时抄完还给人家。即使天气特别寒冷,砚池里的墨汁也结成了冰,手指冻得既不能屈也不能伸,也不敢懈怠。一旦抄完,就赶紧跑着去还给人家,一点也不敢超过还书的日期。所以,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宋濂,他也就因此有了遍览群书的机会。后来有了成就,中国又多了一位大学者。

宋濂的借书例子,是对“用人物,须明求”“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的最好阐释。一个人只有懂得尊重别人并诚实守信,他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帮助,才能在一生中有所成就。

而孔乙己“窃书不算偷”则是无理狡辩的典型例子了。孔乙己拿人家的东西不告知,被抓了现行,还狡辩是“窃”,这是自欺欺人、一叶障目的愚蠢行为。用人物,未经允许就拿走,便是不光彩的、不礼貌的。即便没有偷的心理,也有“偷”的嫌疑,埋下了“犯罪”的祸根。

借物不告知,在青少年中时有发生。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同学并非有什么“偷窃”心理,他们更多的是不懂规矩,不知道“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的道理。我们现在的孩子缺乏基本的行为规范和礼仪教育,他们做错了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而像《弟子规》这样的中国蒙学书,可取之处就在于孩子还没有涉世、还处于启蒙的时候就先告知他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免坏习惯一旦养成,造成终生的遗憾。

基于历史、地理等原因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上不起大学成了一部分家庭的心结。在此情况下,国家出台了助学贷款政策。这是利民爱民的一件大好事。但有些学生却违背承诺,失信于国家。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助学贷款。

常用的大学生助学贷款一般有两类: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学生缴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

助学贷款的借款学生如未按照与经办银行签订的还款协议约定的期限、数额偿还贷款,其违约行为将被载入金融机构征信系统(如果连续逾期三个月就会在银行个人征信系统里被记为不良记录),房贷将无法获批。

多年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在申请助学贷款时心态不正,有的还放言“不贷白不贷,还了也白还”。由于放贷银行未严格审核借款人诚信状况,使怀有不良企图者轻易获得了助学贷款,导致收贷时遇到困难。

还有部分银行业务员为完成业务指标,帮助借款学生拼凑放贷条件。如为了在贷款合同上有个担保人签字,有的银行业务员出了歪主意,安排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互相在担保人栏里签字。另外,银行往往不把小额助学贷款当回事,放贷后既不对借款学生的情况进行追踪,也不去了解贷款学生的信息变动情况,对催收助学贷款也不积极,直到借款学生毕业数年后,才想起来这桩事,于是把法院当成了银行的“讨债公司”。有位大学女生为了还贷,竟然偷窃室友的储蓄卡取钱还贷,最终还是东窗事发。

大学生还贷困难,诸多原因之一,也是最为重要的是信用缺失。古人说“君子固穷”,但不能为一些小利或是暂时的困难而丢掉操守。倘若因此在自己的信用档案中留下污点,实在不值。“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道理简单,做起来其实也不难。从小开始、从心底里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我们还是可以做到的。

生贪心、占小便宜,与国家和人民的期望背道而驰。做事缺乏诚信、不讲原则,就会背信弃义,自取其辱。但凡成功者都拥有一颗善心、爱心、真心、上进心。

五、联系实际

1.借别人物品时可以将归还日期写在纸条上,贴在醒目的位置。

2.思考感悟:

(1)向别人借贵重物品合适吗?为什么?

(2)陌生人向你借东西时,你如何处理?

(3)借物与归还的原则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