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讲 力求高雅明心智 剔除糟粕正言行
一、原文
行①高者,名②自高;人所重③,非貌高。才④大者,望⑤自大;人所服⑥,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⑦。勿谄⑧富,勿骄⑨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⑩;人不安,勿话扰。
二、重点词语释义
①行:品行。②名:名声。③重:敬重。④才:才干。⑤望:名望。⑥服:佩服。⑦訾:读zǐ,说人的坏话。⑧谄:讨好。⑨骄:比瞧不起人。⑩搅:打扰。
三、译文讲解
品行高尚的人,名声自然就高;人们敬重一个人,主要是看他的品行,而不是看他出众的容貌。才干出众的人,名望自然大;人们佩服一个人,主要是看他的本领,而不是看他会不会说。自己有本领,不要自私,要肯帮助别人。
别人有本领,不要不服气,更不要说人家的坏话。不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或者轻视他们。不要喜新厌旧。别人正忙得没空闲时,不要去打扰;别人情绪不安时,不要唠唠叨叨对他说个不停。
四、阅读延伸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因家境贫寒,从事体力劳动,为养家糊口而到处奔波。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亲和继母坚守孝道,尧听说后就想禅位于他,就决定考验考验舜,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到历山脚下种地,而这里的农人们常常为土地争吵,舜就把收获后的粮食供给父母,送给缺粮的人家。他还动员和引导别人到历山垦荒种地,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地教别人怎样耕种,在舜的感化下,这里的人们互相谦让,互帮互助,把生产搞得很好。舜常到雷泽去捕鱼,原来捕鱼的人相互嫉妒、争执,舜将自己捕的鱼留下少量自食外,把鱼分给捕得少的人。
他还常把自己发现的好渔场让给人家,还手把手地教给人家捕鱼方法。由于舜真诚待人、谦恭礼让、乐善好施,在雷泽捕鱼的人们深深感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兴起礼让的风尚;舜也曾到黄河之滨学习制陶,陶器胚子粗糙,烧窑的过程很不科学,舜到陶场学习制陶以后,研究改进办法,反复摸索试验,终于获得成功。他到哪里,哪里就有人追随,因而“一年成村落,二年成城镇,三年成都市”。经过多方考验,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尧禅位于舜。从这则故事里,我们领会到了“行高者,名自高”“才大者,望自大”“己有能,勿自私”的真谛。
一个有德行的人,他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爱戴,也自然会对别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德行征服世人者,能使世人心悦而诚服,这完全表明了德行远胜于权力。
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自己的德行,以仁德征服人心,以正直换取信任,以诚实赢得尊重,以无私获取追随,是我们每个人提高内在素质,树立良好形象的必由之途。
一个人有良好的品德还不够,善于认同别人的优点,别人比自己强不要不服气,倒不如以他为榜样提高自己的能力。“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勿厌故,勿喜新”是指珍惜旧事物,发掘旧事物的价值以此促进自己的成长。温故而知新,对于新事物可以探讨、追寻,但不可迷恋。同学之间“一帮一”学习活动,能共同提高学习成绩,互相学习优点,共同进步!榜样的力量无穷,但不能鄙视不如自己的人。也不能嫌贫爱富,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道德有无是衡量一个人修养高下的准绳。我们不能喜新厌旧,一味追求物质生活或是因结交新朋友就忘了老朋友,也许正是老朋友的帮助与指点你才有今天的成就,才有机会结识新朋友。
道德修养在一些小事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在别人忙于做事时,不要去打扰他,这会给人家带来困扰。如上课时,同桌正在专心听老师讲课,你却在和同桌说话,或做别的事,这都是不道德的。同学心里不安或是心情不好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安慰与开导,不要絮叨个不停,应该多给他以整理思绪的时间和空间。道德的修养就是要从点滴做起,应该明事理,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而且要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要以人为鉴,以德修身。
五、联系实际
1.以真诚、谦恭、礼让、乐助之心待人。
2.反省自己在与人交往中不礼貌的实例,及时改正,以求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