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孩子是一门学问,批评孩子更要讲究艺术。试想一下,一朵娇艳欲滴的鲜花,如何经得起狂风暴雨的吹打?父母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错就改,而不是在孩子面前显示自己的权威。为了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父母批评孩子时必须遵守本章介绍的八大法则。
法则一:与其批评,不如引导
在生活当中,有时某些孩子可能出现一些不良行为,这时孩子的父母情急之下往往会训他、揍他,其实这样是在无意之中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因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引起了父母的注意,孩子对这些行为的印象与日俱增。多数孩子会选择引起父母注意的行为,而不愿选择父母毫不理会的行为。
比如,孩子大多喜欢信笔涂鸦,只要自己高兴,纸上、地上、沙发上、墙壁上,便会成为他们即兴创作的画布。上前制止,他们有时不仅充耳不闻,而且还越画越来劲儿。
一般情况下,当人的欲望在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采取攻击性的行动。大家可能注意到存在着类似这样的情况,假如孩子在某游戏当中连续输几个回合,便会脸色一变,假戏成真,争吵扭打,以发泄心中的愤懑。父母强制性地阻止孩子画画,孩子又怎么能够顺从呢?
5岁的涛涛非常喜欢画画,一天,涛涛把新粉刷的卧室墙壁画了个乱七八糟。爸爸发现后,不由火冒三丈,准备狠狠揍他一顿。涛涛看见爸爸凶巴巴的模样,吓得哆嗦着嘴唇说:“爸爸,你看,画上面有我梦想中的‘小人国’,热闹的‘海底世界’和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听了孩子的话,父亲遏制住心中的怒火,平静下来,开始思考孩子为什么爱画画?孩子绘画的兴趣怎么去引导和保护?
经过一阵冷静思考,他笑着对孩子说:“你画的真好,你以后是否可以把这么漂亮的画画到本子上,好让我收藏起来慢慢欣赏。”涛涛欣然答应了。
接着,爸爸亲自动手,说笑着把墙上的画涂去,一边涂还一边叹惜地说:“这是多么好的画呀!擦了太可惜了,以后千万别往墙上画了。”涛涛既领悟了爸爸的用意,又受到了鼓励,后来真的不到处乱画了,而且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涛涛就这样踏上了绘画之路。
这位爸爸本来对孩子在墙上画画非常生气,但他没有批评指责,而是正确引导,帮孩子走上成材之路。
专家评析
孩子乱画的时候,父母是批评还是引导,这是特别重要的。父母身为孩子画画的启蒙老师,首先要对孩子进行艺术情感的教育。家庭环境和人际关系中充满艺术气氛与情趣会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情绪、性格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室内的布置力求美观、朴实、整洁大方,富有艺术性,桌上造型别致、色彩新奇的装饰品都会给孩子以美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之中,孩子能够陶冶情操,活跃艺术细胞。
据调查分析,孩子约从3岁至6岁起开始画画。其中,3岁幼儿90%无法给他的画命名,10%是画好了以后再命名。4岁的孩子18%不能给他的画命名,37%是在画的时候才命名。5岁的孩子,80%画之前先命名。
或许,大家清楚,当孩子需要在画画以后或在画画当中命名时,这时期的孩子,成人虽不明白他们画中的内容,但是对孩子而言,这画是对他们童心世界的描绘,是在倾诉自己的心声。
对于这种画,不管它是如何的不成体统,父母仍应仔细地询问他所画的是什么。由于受到父母的询问,孩子会把内心的茫然的印象,开始运用思考来组织,并在他们熟悉的字词里找寻他们的答案,这样对孩子所造成激励的动力是十足的,孩子会从中体会到了父母对他的爱与肯定,他定会更加努力地去画画,甚至做其他事也更加用心了。
孩子看似在信笔涂鸦,但有可能这是孩子走向绘画道路的前奏。
事实上会画画的父母总是少数,大多数父母既不是画家,也不擅长画画,只具备中小学时学过的一点点美术常识。
当然,父母会画画对孩子会有一定的帮助,但不会画画的父母也没有必要叹息。毕竟并非所有的技艺超群的画家都是祖传的技艺,也就是说,艺术家的“艺术细胞”并非遗传得来的。当孩子处于幼年时期完全可以借助环境的影响,依靠父母的因势引导,跨进绘画艺术的殿堂。
除了绘画,还有书法。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写得一手好字。孩子也不例外。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肌肉发育尚不完全,手部精细活动不协调,因此,孩子即使有把字写好的愿望,但质量依然很差。这时如果大人们发现了孩子的字迹,就以衡量成人的标准来判断孩子的书写好坏,对孩子只能造成伤害。
作为艺术情感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好奇心,是父母必须要做好的事情。父母随时观察孩子的兴趣,在他们高兴画的时候,要多多地表扬鼓励。孩子做什么事情往往都会缺乏持久性,针对孩子兴趣容易转移的特点,要及时采取办法进行巩固孩子的画画兴趣,经常变换方式、方法来引导他们。
献给父母的忠告
在孩子们看似具有“破坏性”的行为中,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批评,何如引导?希望每位父母都能从孩子的缺点中发现他的“闪光点”。
法则二:让孩子把话说完
当孩子犯了错误,一些父母就会这样责骂:
“不用解释了!
“住口!
“不要再说了!
“你为什么有事不对大人讲?”
“你为什么不问一问大人?”
“为什么不与大人商量?”
其实是孩子不与大人讲,还是大人懒得听呢?
孩子时常兴冲冲想跟父母谈一些事情,但父母都总是忙着做其他的事,叫孩子等会儿再说;有时孩子诉说一件委屈的事时,父母一听就发火、责骂,根本不去了解真正的缘由;有的父母似乎表现好些,会抽时间听孩子说,但内容却漏掉好多,通常听到的信息,只能保留25%。
有位当记者的母亲讲述了与孩子生活中的“小插曲”:
“有一天,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时,我正赶一篇文章。他凑过来闹着要我给他讲故事,我有点不耐烦,我有事要做。他非要缠着我,我就火了。孩子默默地流泪,我没有去理他,他就哭起来,怎么哄也哄不住,最终还是我投降了,讲了个故事才算罢了。静下心来,仔细一想,这怎能怪孩子,是我在‘玩性子’。最终都要答应,为什么不在孩子高兴地提出要求时就答应,而一定要孩子哭闹起来才答应呢?很对不起孩子。他一天没见到妈妈了,我为什么就舍不得那点时间来满足他的合理要求呢?此后,我通常会认真满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实在太忙的时候,就不等孩子提出要求,先对他提出请求。这样,孩子觉得受到了尊重,很少再跟我使性子。”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决定了一件事,孩子持有反对意见,刚说了一两句,父母就听不顺耳了,喝令他“住口”。父母老是觉得孩子不懂事,轮不到他们说话。其实,孩子从他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哪怕孩子气一点,也的确可以启发父母,弥补父母的决定或认识的不足。
有时是孩子犯了一个小错,父母凭着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而孩子据理力争地申辩。这时做父母的气上加气,心想:“你犯了错还狡辩?”于是,对孩子一声断喝:“不用解释了!”你能想象的到孩子这个时候有多委屈吗?哪怕事后你为冤枉了孩子而向他道歉,但对他的伤害仍然已经造成。法庭审问犯罪嫌疑人还给其申诉的机会呢,怎么做父母的就不能容忍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辩解?
专家评析
一所社会咨询机构对两千名在校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住口”是孩子们最不愿意听到的父母说的话之一。
是啊,为什么父母自己老是唠叨不停,而不给孩子自由表达的机会?把孩子的嘴巴封起来,然后自己说个不停,这也未免太不公平了。
父母也应该表达对孩子的爱和尊重,而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语,让孩子把话说完就是很好的表达方式。当孩子回家谈起在学校发生的什么事时,你要认真地听进去,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讲完,然后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孩子。在交谈时,最好扮演一个孩子最要好的朋友的角色,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去与孩子交流、商讨甚至争执中与孩子一起成长。
一定要认真倾听孩子讲话。这对于家长来说,是最好的交谈方式,即“无声的交谈”。借助于此,你才能让孩子表达情绪,才能知道孩子的烦恼,从而为其排忧解难。
父母刚要出去买菜,孩子就拽住不放。菜市场人多、乱,拿的东西也多,就不想领孩子去,可他蛮不讲理,大哭大闹非不让走,真是让人又气又急!“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呢?”孩子哭闹不止,你应该让孩子将意思表达出来,并且做出很好的指导。或许孩子是怕你一去不返。虽然这种想法幼稚可笑,但却表现出孩子内心深处的无助与恐惧。
如果孩子很小,不能用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当你出门,孩子的哭闹就是一种倾述,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
所以每当孩子哭闹着不让出门时,不要近乎冷酷地训斥他,要体会他的无助,耐心地解释,让他多一些安全感。
孩子一般都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得到父母与师长的爱护与肯定。孩子在人格成长中得到关爱与肯定越多,则其人格冲突便越少,自信心则越强。假如一个人从小严重缺乏母爱,也没有来自其他亲近的人与母爱同等的温暖和关怀,这个人就会产生被爱的渴求。因此,父母要从小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要让孩子把话说完,才会真正地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关爱孩子。否则只顾自己的感情需要,而不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就不能健康成长,往往感到很孤独,无法排解情绪时就会变得暴躁、有攻击性或者越来越消沉。
有些家长,往往会有这样的疑问,自己也在听孩子说话,可好像并不管用;甚至有的父母谈到,从来没有打断过孩子说话,一直希望孩子能将话具体地讲完,而孩子总是三、两个字就把话结束了。下班以后回到家里,问孩子:“你今天过得怎么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表明如果孩子愿意与你分享他生活中的快乐与忧伤,你会感到非常高兴。
然而父母的确很忙,刚刚下班,还有一大堆家务要等着自己去做。因此,他们往往问孩子这个问题的时候还在忙着做饭,整理房间。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你的行为好像在告诉他说:“告诉我,但是要快一点儿,因为我没有多少时间。我现在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赶紧准备好晚饭或者整理好房间。”而且,你也使孩子迷惑不解,为什么你问孩子今天的情况,但你却不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他呢?所以,你的这种态度只能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个令你既惊讶又气愤的答案:“没什么”、“凑合”或者“还行吧”等三两个字的简短答案。
不仅要听孩子说话,还要让孩子把话说完,更重要的是鼓励、引导孩子把话说下去。
献给父母的忠告
父母批评孩子时,一定要让孩子把话说完。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误会,而且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听孩子把话说完,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吧!
法则三:允许孩子“插嘴”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几个大人在一起聊得不亦乐乎,却忽视了旁边孩子的存在,为了能引起大人的注意,孩子就在旁边插嘴,跟大人抢话。
每当有朋友来访,刘女士和朋友交谈时,她身旁5岁的女儿丽丽就开始不安分起来,不是说“我要积木”,就是强拉着妈妈叫“妈妈陪我去玩吧”。
平时刘女士在家听电话,丽丽也会在旁边叫:“妈妈,我要听故事。”或者“妈妈,我要喝水。”
遇到这种情况,刚开始,刘女士还会轻声地说:“丽丽乖,不要吵。”可是丽丽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变本加厉,又哭又闹时,刘女士就会失去耐心,冲丽丽大吼:“告诉你多少次,大人讲话,小孩不可以插嘴,再吵,我就收拾你。”
丽丽委屈极了。
“插嘴”这种行为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幼儿园都是常事,家长和同事说话孩子喜欢插嘴,老师在上课有的孩子也喜欢插嘴,成人一般认为插嘴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其实幼儿爱插嘴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孩子插嘴,首先证明他仔细听了,而且要急着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是想吸引大人的注意,这时大人不是应该呵斥着打断孩子,或者粗暴的说“一边玩去,没你的事,”而是应该停一停允许孩子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亮亮是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他天资聪慧,加上一颗要强的心,学习成绩很好,深为父母喜爱。但他有个毛病,让父母烦恼不已,那就是他总喜欢接别人的话。有一天,家里来了几位客人,是他爸爸的大学同学。大家好久不见,格外珍惜这次机会,情绪都很高涨,刚坐在一起就聊得不亦乐乎:回忆过去,畅叙友情。亮亮也受到了他们的情绪感染,闲不住,坐在爸爸的身边,时不时插话、接嘴。叔叔们有时因不愿太冷落了亮亮,便不时也与他说上一二句,就又与别人畅谈起来。亮亮控制不住,缠着一位叔叔连提几个问题,叔叔正不知如何回答时,亮亮的爸爸生气了,冲着亮亮就大吼:“小孩子插什么嘴,滚一边去!”亮亮难过地走了,一连几天都高兴不起来。
当孩子知道某件事时,就迫不及待地想说出来,让成人知道与他共享欢乐。父母在语言上给予称赞,使幼儿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了解到成人对他的关心,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专家评析
爱插嘴对于许多天性活泼、好奇心强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然而,在许多场合,孩子的插嘴却让大人感到是一种干扰,这时,许多家长就会对孩子大吼一声:“大人说话,你少插嘴。”其实,孩子打岔的目的,无疑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当父母打电话或和其他人说话时,孩子感到“若有所失”,想尽办法“争回”焦点。通常他们的办法就是“哭”、“闹”、“说些不相干的事”。而父母不明白孩子的心,以那样的话责骂孩子之后,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心理:父母这样不重视我,就证明他们根本不喜欢我。以后,当孩子不像以往那样黏着父母的时候,父母可能还会纳闷:这孩子最近怎么这么反常呀?殊不知他们已在无意之中伤了孩子的心。
遇到这种情况,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当着众人的面责骂孩子。你可以提醒孩子,不要随意插嘴干扰大人的谈话,只要对孩子讲清道理,孩子还是能够按要求去做的。或者你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让他去做,只要让他感觉到你并没有忽视他的存在,他也就会很高兴地去做他自己的事了。平时父母应该多抽空和孩子聊聊天,给孩子机会向自己倾诉、发泄,避免孩子以骚扰别人的方法来引起父母注意,或留在课堂上发泄。
有的孩子会滔滔不绝,那时你就可以提醒他:“请你快一点说完自己的意见,我们还要谈论别的话题,”如果他说的确实很正确就要表扬他,以让他保持最初的兴趣。
献给父母的忠告
让我们所有父母都重视孩子们吧,也许在他们无意的插嘴中就能有许多好的建议。同时不要无视孩子的建议,有许多问题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其实是很好解决的。是我们大人有时把这个世界弄的太复杂了。
法则四:该骂的时候,不妨保持沉默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当孩子出现了不良行为时,父母要及时纠正。虽然教育孩子的手段各不相同,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降低孩子的错误言行的再现频率,最好阻止它的发生。不同的教育手段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在手段上要有所选择,一般情况下,该骂孩子的时候,保持沉默,这样教育孩子的效果会更好。
平时明明的爸爸对他的成绩要求得很严,由于这段时间比较贪玩,所以明明在学校测验时打了“小抄”。老师发现后,把父亲叫到了学校。父亲非常生气,但他回家后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不加理睬,也取消了每天晚饭后和明明一起出去散步的活动。父亲神态的变化,使明明明白了一切,准备等待着父亲的批评,也想好了充分的自我开脱的理由,可是父亲始终就不说话。明明实在忍不住了,主动站到了父亲面前。父亲平静地问孩子:“有什么事吗?”孩子羞愧地讲述了白天发生的事,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全然忘记了那些事先想好的为自己开脱的话。最后父亲对明明说:“你能认识到错误非常好,我想你也会知道今后应当怎么做。”父亲因势利导,没有着急发火,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却给明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独有偶,一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颇有见解的专家,曾讲述了母亲对自己印象最深的教育:母亲并没有骂她,而是用了一种近似于沉默的方式,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从此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他上中学时,一旦在课堂上答不出问题,就要留校补课。对于老师这种教育方法,他心存怨恨。成绩不好的他,经常被留在学校,于是只想如何在学校捣蛋。有一次他和一群劣等生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他们捣毁了存放军训教材和枪械的教室。面临退学的危险,他回到家里,准备接受母亲的责打,但母亲只说:“现在你要后悔也来不及了,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你做的这件事情,相信你已经意识到它的严重性了,所以我也不再说什么了。你可能会被勒令退学,你就想想将来该怎么办吧!”
母亲那几句简短的、近似一种沉默的态度,使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感内疚,母亲如此的宽容自己,今后一定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事实也证明他做到了。他说,母亲的话,启示他自己做过的事不必后悔,重要的是考虑好将来该怎样做?从那以后,他再没有把时间浪费在对往事的后悔上,而是花在今天该做些什么上,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他在教育上的突出贡献。
专家评析
孩子出现失误、犯了错误时,他们自己也感到愧疚,从而会想办法改正,问题是父母怎样对待,怎样启发他们认识错误和感到愧疚。责骂孩子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使原来本可以反省的,也不去反省,致使错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现。这时候父母其实不妨保持沉默。
父母的责任实在重大,不仅要纠正孩子的错误,而且还要注意孩子的思想的变化。许多父母都会抱怨孩子不肯或不能讲出自己的心事,这些父母应该注意一下自己聆听的态度,当孩子在倾述自己的心里话时,父母也没有特权打断孩子的说话,父母应该用心去听孩子的感受,而不应该马上就给孩子批评或建议:“真丢脸!”、“你应该……”、“你不应该……”,父母要尽量以中性接纳的态度了解孩子,否则孩子如果觉得“他们只会叫我好好念书!”当然孩子就不会自我麻烦,在孩子的倾述过程中,要多保持沉默,自己很难接受的看法,也不能骂孩子,否则孩子就不会再去找父母说话了。
孩子的生活当中并不是只有父母的指责,与打骂,更多的时候是父母的陪伴、拥抱、关爱,等到平静时的一些鼓励……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各种情绪,有空间、时间接纳他的情绪,尝试自我调整以及自我激励,这是亲子心理互动的基本要求。例如一个一岁的孩子跌倒哭泣,父母通常会立刻抱他安慰他。稍大一点儿的孩子,父母可以只用语言来安慰,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再大一点儿的孩子,父母可以等一等,在他停止哭泣之后再给予口头鼓励。
后再给予口头鼓励
运用良好的教育方式,父母不会感觉很累,不需要父母的指责与打骂,即使是孩子出现了错误,父母也应保持沉默,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法则五:不可使用恐吓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些父母对孩子说这样的话:
要是再不听话,就叫警察叔叔把你抓去。
再哭,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再哭,让狼把你叼走!
还敢撒谎,我撕烂你的嘴巴!
再不睡觉鬼就来了。
不听话就关到黑屋子里去。
不好好吃饭老虎就来抢了。
你再哭就给你打针……
从理论来说,当人得到赞美或受到批评时,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父母的批评方式确实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恐吓对孩子来说,会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如果批评过头,孩子一直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情绪就会变得不安定,天真活泼的孩子就会变得十分抑郁,没有了笑容,也不想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甚至会为了发泄心中的郁闷而对别的小朋友争吵,采取破坏性的行动,或者闭门不出,情绪黯淡。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令人担心的举动。
一天,爸爸领着6岁的龙龙去商店。龙龙看见一辆玩具坦克,央求爸爸给他买。爸爸一看价格,不由吸了一口凉气,280元!对于一个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280元买一辆玩具太不值得了。于是爸爸对龙龙说:“这辆坦克太贵了,爸爸给你买个其它玩具。”可龙龙不答应,父亲只得好言相劝。龙龙不听劝,拼命地哭。最后,爸爸实在不耐烦了,大声说:“你还哭不哭?再哭我就走了!”并做出要走的样子。龙龙哭得更凶了。爸爸二话不说,扭头就走。龙龙见爸爸真的走了,不要他了,慌了神,赶紧追上去,边哭边喊:“爸爸,不要扔下我,我不哭了,我不要坦克了……”
这位父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非这样对孩子不可吗?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人。孩子从出生起,就对父母有特别的眷恋,同时也有着没有父母就不能生存的潜在不安感。心理学上管它叫“基础不安”。不管孩子是否懂事,他的心里,都经常有“爸爸妈妈会不会不要我”这样的担忧。在这种心理背景下,还对孩子说“你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话,他的潜在不安会加剧,易于受到大人无法想象的打击。这种精神上的不安,很可能会让孩子做出极端的举动,比如自杀。到这个时候,父母后悔就太迟了。
专家评析
幼儿的神经系统十分脆弱,粗暴的态度及恐吓,都会使他的精神高度紧张、恐惧,甚至引发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身体不适
有的孩子精神上受到刺激会表现为身体不适。比如突然发热、感冒、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产生逆反心理
不难发现,那些经常受到恐吓的孩子比较“犟”,父母让他干什么,他偏偏不干,连挨打时都可能“不屈服”。
●产生恐惧感
孩子的神经发育尚不完善,恐吓或粗暴的态度都会使孩子出现夜惊、过度紧张及恐惧状态。
●自暴自弃
孩子经常被责骂或恐吓,会觉得自己“不行”而自暴自弃。他们本来可以将某事做好,但偏偏不做或干脆去搞破坏。这些孩子还可能表现出遇事冷漠,行事胆怯等。
●撒谎
孩子受到恐吓后,可能暂时被镇住了,他们会渐渐不敢对父母说实话,久而久之,便会养成说谎话、不诚实的恶劣习惯。
●产生遗弃感
一些父母在恐吓孩子时,常使用“不要你了,扔了算了!”等语言,别小看这不经意的气话,却可能给孩子心灵上留下较深的创伤。
恐吓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孩子哭闹时,大人应耐心、和蔼地劝解,以缓和孩子的激动情绪,并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使孩子对大人提出的新问题产生兴趣,从而自然地终止哭闹。至于孩子睡眠、吃饭、穿衣等问题,大人要用讲故事、表扬、鼓励等方式启发诱导孩子重视大人的要求,切忌使用恐吓的方法。一旦孩子已经形成了这种害怕心理,家长应及早停止这些作法,并通过讲述科学道理、实际示范和让孩子实际观察,对孩子进行耐心的教育启发或鼓励。这样,孩子的害怕心理就会逐渐消除。
此外,孩子感觉到了客观上实际存在的威胁、压力,当孩子无力对付时,也会产生害怕心理。一般是幼儿园大班孩子往往有这种心理。例如,迟到了不敢进幼儿园,受大孩子威胁后不敢出门,怕危险而不敢过马路,等等。这种害怕心理光靠讲道理是难以消除的,应该教给孩子克服那些威胁的压力的方法,如动作要快,以免迟到;或改变客观状况,如处理好与其他孩子的关系,友好相处,消除大孩子对他的威胁。对于确实危险的事情或孩子难以适应的突然惊吓等,应给予保护,如带孩子走马路要注意红绿灯,遇到暴风雨天气和孩子待在一起,向他们讲些科学道理等等。
献给父母的忠告
每一位父母都应该明白,恐吓和威胁是一种很愚蠢的手段,它不但不能让孩子变得听话,而且会伤害孩子的心灵。孩子需要的是一种安全的环境,包括身边的和心灵的。
法则六:不可殴打孩子
当孩子犯了错,很多父母马上就施加暴力,又打又骂,企图以这种方式让孩子知错,吸取教训,以防下次再犯。这样做是很难让孩子“改邪归正”的。
13岁的李强把饭菜洒了一桌,还故意用手把桌子抹得一团糟。因为他这样做,妈妈揍过他好几次。每次妈妈都会大声呵斥道:“我告诉你多少次了,不要这样,你就是不听,打你多少次了,还不改。你还想让妈妈打你打得更厉害吗?”可是第二天,李强还会继续把饭菜倒在桌子上。
为这事挨了多少次打,可李强还是不改。他是不是太小,不明白妈妈为什么打他?不是的。李强完全明白他是在干什么,只不过他是故意这样做的。他的行为是对父母的一种示威、一种挑战,他的父母说:“不要这样!”他就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你不要我这样做,我偏这样做。你骂吧,打吧,除了这些,看你还能把我怎么样?”
如果殴打能使李强不把饭菜倒到桌子上,那么打一次就该够了,事实并非如此。很显然,妈妈的殴打导致李强产生了逆反心理。
有位母亲望子成龙心切,对儿子期望很高,遗憾的是孩子的表现并没有随着母亲的高期望值的升高而上升,似乎还形成了一种“反比例”形式。母亲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出色,伤心的是,有一天她钱包里一张十元的钞票不翼而飞,随即发现了儿子书包里的玩具。于是,第一次,这位母亲狠下心来,狠狠揍了儿子一顿。事后她将钱包锁起来。但仍出现了第二次。急怒之下,她拉着儿子站在楼道里,一边打一边骂:“你这个小偷。”邻居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纷纷探出头来看。儿子的脸煞白煞白的,却没有哭。第三次她忍无可忍,拉着儿子就走。说要把他送到公安局去。儿子脸上既惊恐,又麻木。
当孩子出现错误,父母采用体罚,企图孩子变得乖,这种行为实在有些愚蠢。
《艺术人生》里采访台湾歌手齐秦,在此他讲述了自己叛逆的青少年时期。那时他喝酒、打架,半夜三更才回家,一回家就习惯性地跪在地上等着父亲的鞭子和训斥。这种轻微体罚,对于齐秦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当父亲发现这一情况时,改变了教育方式,也改掉了小齐秦的坏习惯。有一天他打完架回家,像往常一样跪着等待挨骂,却发现父亲只是背对着他说了一句:“去睡吧。”齐秦内心一下子受到触动,从此便改邪归正,踏上了音乐之路。
作为父母,殴打孩子只是出于恨铁不成钢,有谁会将其视为目的呢?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殴打孩子这种体罚教育已经失效了,应该使孩子内心受到触动,主动改掉不良行为才是良策。
专家评析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犯错误就特别生气、伤心,其实这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他们打完孩子,自己心中的气消了,舒服多了。实际上,这些父母们一定忽视了自己的真正目的,并没有收到教育孩子的效果,只是把所有的痛苦转嫁给了自己最爱的孩子。
儿童教育专家指出,殴打孩子具有以下弊端:
——殴打会给孩子带来危险
除了孩子的身体受伤之外,内心也会受到伤害,后者的伤痛是更严重的,无论两者中任何一种的伤害都不是父母所希望的。其实,父母完全可以用其他办法来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
——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殴打,让孩子觉得父母无能;殴打,只能短时间内改善孩子的行为,但孩子改善行为的原因是怕挨打而不是自觉行为,孩子长大后有了自卫能力或者远离父母时,仍然会这样做。
——会让孩子觉得暴力可以解决问题
孩子长大后,对父母不满时,也会使用暴力。这或许是许多虐待老人现象长久存在的根源。
——可能让你与孩子触犯法律
虐待孩子显然是犯法的,父母犯法,而不受到法律的制裁,会使孩子蔑视法律。孩子长大后,如果遇上其他的不利因素,就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他存在着不受法律制裁的侥幸心理,是从父母第一次出手罚他的时候,这种想法就萌发了。
——影响孩子对父母的感情
父母经常殴打孩子,以后的任何教育方法都可能难以见效,使孩子越来越倔强。
献给父母的忠告
打骂不是有效的教育和沟通手段,使用这种教育方法,其实质是在人为地给自己与孩子之间制造距离,制造隔阂,令父母和孩子之间越走越远。如果你还爱你的孩子,那么记住,爱是一种宽容、一种理解、一种理智和一种责任,而不是用棍棒和拳脚相加来体罚孩子。
法则七:不要责骂孩子“你真蠢”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父母,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生活上关心备至。孩子在外面如果受了顽皮孩子的欺侮,他们会心疼得说不出话来,总要去讨一个公道。但是当孩子不读书或不听话时,她们也什么话都骂得出来:“你怎么就这么笨呢?猪都比你强!”“我怎么就么倒霉,生了你这么个蠢孩子!相信世上再也没有比你更蠢的了!”……好像只有这么骂了才痛。骂过之后,他自己气消了,对孩子又爱护如前。但是却不知道,也从未认识到这种“刀子嘴”,已经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莫大的伤害。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能够集一切优点于一身,健康、漂亮、聪明、活泼……但事实上这是很难的,世界上毕竟没有那么十全十美的孩子。中国人又有一句古话:“母不嫌子丑。”它的意思是不管孩子怎样,他也许在别人眼里看起来不聪明或不好看,但在父母的眼中却总是聪明可爱的。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家长,看到自己那天生有缺陷的孩子难免会有厌恶之感。
有这样两个兄弟,哥哥天生比较迟钝,倔强。而他的弟弟却与他全然不同,大脸大眼,一副聪明相。兄弟两人在一个学校读书,哥哥原比弟弟高两年级,后因功课一直学不好,三年内降了两级,结果与弟弟同班。母亲看他书也读不进去,长得又丑,母亲心里就对弟弟有些偏爱,看见他则难免产生了些厌烦的感觉。尤其看到他的作业总是打“×”,就情不自禁地唠叨起来:“我怎么会这么倒霉,生出你这么一个又蠢又丑的笨蛋?!我不知前世做了什么孽。”
孩子虽然迟钝,但这些话还是听得懂的。其实孩子本身就很自卑,在学校他得不到老师的喜爱,还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何况再加上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疼爱,就对自己的前途完全失去了信心,最终吃安眠药自杀了。孩子死后,母亲十分伤心,但后悔已经晚了。
普天下的父母没有不心疼自己的孩子的,正是由于这种心疼与忧虑,使他们对孩子的某些缺陷更加感到无奈与怨恨,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经常会抱怨老天:为什么对自己这么不公平,对孩子这么不公平?我们到底哪里做错了?因此,他们在生气时,或孩子不听话时,这种强烈的怨恨就会控制不住发泄出来。
王家辉的儿子是天生的高度近视,他不管看什么东西都要放在眼皮底下才看得清。小王见了又气又恨,有时就骂:“什么东西都要拿到眼皮底下,瞧你那副德性!”
孩子天生视力不好,本来自己就很痛苦,结果母亲还要喊他瞎子,心中更是痛苦和自卑,因而常一个人躲在外面痛哭。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很大坏处。
父母希望孩子“十全十美”的这种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作为父母,作为成年人,你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孩子天生有缺陷,你就要接受这个现实,再说你的抱怨也改变不了什么,只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对于那些天生有缺陷的孩子,父母应该赋予更多的关心与耐心,使他们时时感到温暖和帮助,并且帮助他们克服和战胜那些缺陷给生活和学习上所带来的不利与不便。同时,作为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奋斗的勇气和增强对生活的信心,还应该更加细心地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并鼓励孩子发挥其长处。
专家评析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曾举出了一些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的责备方式:
使用难听的字眼——傻瓜、笨蛋、不中用的东西。
侮辱——你简直是个饭桶!垃圾!废物!
非难——跟你说不要这样做,你偏这样,你听不懂人话吗?
压制——你别强词夺理,我不会听你的狡辩!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
威胁——你再不学好,就给我滚出去,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孩子!
央求——我求你不要再这样做了,行吗?
贿赂——只要你听话,好好学习,期末考到一百分,我就给你一百元。
挖苦——让你洗碗都洗不好,还打碎了,真能干,将来还想成大事?我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一个不中用的孩子呢?
父母们在责备孩子时,往往不经过深思熟虑,一些“过火”的话就脱口而出,从不考虑这些话给孩子带来的后果。通常情况下,父母责备孩子时,会引起孩子的反驳,造成冲突和敌对的局面。如果这种情况长久存在,会对亲子关系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有的父母责备语气过重,一些侮辱性的词语层出不穷,例如“愚蠢”、“笨得像猪”之类的话,严重损害了孩子的尊严,同时,也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真的一无是处,反正自己已经这样,再怎么努力也于事无补,从而自暴自弃,完全采取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父母过度的责骂而使孩子感到绝望自杀,甚至举刀杀死父母的事,亦时有所闻。
献给父母的忠告
“你笨得像头猪!”“你的脑筋真差劲!”这些责备话的副作用很大,会对孩子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心灰意懒,什么事都不想做,更不想读书,对生活甚至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所以孩子不论是在头脑还是在容貌方面有缺点,都不应成为父母责骂孩子的借口。
法则八:不可骂孩子“你不是那块料”
父母们聚在一起经常爱谈的一个共同话题就是孩子,他们的谈话内容会在无意间被孩子听到,这种无意间得到的信息和有意识获得的同样被大脑储存,影响人的自我概念的形成,这正是培养孩子的好机会。所以当你谈论自己的孩子时,不妨多提提他好的表现,还有你对他的期望和赞美。
作为父母,在评价孩子时,除了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你不经意间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也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影响,它对言语具有强化作用,会给孩子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有这么一位父亲,他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这孩子从小就沉默寡言,像个闷葫芦。一天说不了几句话,整天就知道胡写乱画,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结果,孩子上学后,不管老师问他什么,他就是一句话也不说,课间十分钟,同学们都去做游戏,他也不参加,一个人坐在教室的某一个角落,胡写乱画。老师和父母都以为他是个弱智孩子,可智力测验的结果却是“智力正常”,最后经专家鉴定,才知道孩子患了“诱导性智愚症”,其病因就来自他父母那经常性的口头强化。
大多数父母对孩子所做出的一些较好的行为常常视而不见,认为这些都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的。而对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却格外注意,甚至逢人便讲,殊不知,这样做只会使孩子的不良行为更加根深蒂固。
专家评析
许多父母并不了解,自己无意间说出的许多话,都可以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并储存在潜意识当中,而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和成年生活中不断地支配他们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令行为者本身迷惑不解。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在爱孩子的时候,要拥抱孩子,抚摸孩子,经常说“孩子,我为你的进步而高兴”,“孩子,你是家里的重要成员”之类的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家庭里,却会听到这样一些话:
“你怎么这么没出息?”
“你就不是那块料!”
“你是聋子吗?还是听不懂人话?”
“你简直比猪还懒”
“瞧你那副德性!”
这些话不仅在当时令孩子不快,而且在他们潜意识里也已留下了很深的痕迹。各种贬低孩子的话像种子一样洒落在孩子心里,这些“定位”式的批评,特别容易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且强化了孩子心中的自卑感,认为自己就是父母所咒骂的那种人,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要知道,自信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它不管是从智力上、体力上,还是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作用。那些没有业绩的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缺乏自信心。
“为什么你不要求进步?”
“不,我不行。”
“我不行”的自我概念,正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而这些概念,往往来源于孩子时代父母所给予的“你不是那块料!”……的消极评语。
在孩子的心目中,成人是了不起的,他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以孩子总是无条件地承认和接受成人对他们的评价,而不能分析判断这些评价的正确性。当孩子被成人告知“你很笨”时,他会感到非常紧张,而且往往表现得更笨。
在成年人生活的领域里,任何人都必须控制甚至压抑个人情感,否则就会遭到别人的轻视,因此,父母也变得冷漠起来。尤其当他们生活压力太大,再看到不懂事的孩子时,他们就会突然失去控制,对孩子说出一些伤害感情的话。如“当初我就不该生你!”、“闭嘴!你给我滚一边去,别让我看到你,你这个一无是处的家伙!”等等。同时伴随着圆睁的双目和尖厉的叫喊,这些表情、动作以及整个爆发过程,构成一个强烈的刺激,使孩子对这些终身难忘。他们可能会因此认为:原来在爸爸妈妈眼里,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爱是孩子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源泉,绝大多数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奠定了孩子最初对生活、对未来的信任基础,所以,父母应该经常用言语、动作、表情和姿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
作为父母,你一定要知道,你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很有可能会让孩子的情绪产生极大的波动,这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学会欣赏孩子,告诉孩子自己喜欢他,欣赏他的所作所为。看到他的长处和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然后再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让孩子感到父母对他是信任中含有期待。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事,父母千万不要说:“别干了,你根本不是这块料!”这样的嘲弄只会给孩子的心里抹上阴影,使孩子悲观失望,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来。
献给父母的忠告
你说孩子“是那块料”,他就是“那块料”;你说孩子“不是那块料”,他就不是“那块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