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欧阳修慧眼识人才

欧阳修慧眼识人才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洵有才学出众的两个儿子,自然是非常高兴,对他们寄予殷切的期望。后来,听说成都有个张方平,非常爱惜人才,一时名重天下。于是,他把“三苏”叫到会客厅,郑重其事地说:张方平设宴招待了父子三人之后,就给欧阳修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举荐信,同时再三建议苏氏父子三人一同进京应考。欧阳修更是个珍惜人才的热心人,他见苏氏父子千里迢迢来到京师,格外感动。

我国古人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苏洵一向不大赞成闭门读死书,他希望儿子也能像他自己一样,游历天下,增加阅历。因此,当苏轼二十一岁,苏辙十九岁的时候,他便亲自带他们出川游览,拜访名师大家,增广见闻,开阔眼界。

苏洵有才学出众的两个儿子,自然是非常高兴,对他们寄予殷切的期望。只可惜家乡四川眉山地处偏僻,没有“伯乐”,无人识得这两个“千里马”。

苏洵知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于是,他千方百计地要寻找“伯乐”。

后来,听说成都有个张方平,非常爱惜人才,一时名重天下。他就领了两个儿子,跋山涉水,晓行夜宿,从眉山一直赶到成都去拜见此人,要他举荐。

张方平,字安道,历任知谏院、御史中丞、三司使、翰林学士、参政知事。著作有《乐全集》。张方平是个热心肠,认真地读过这父子三人的文章,十分惊讶,不禁暗暗赞叹。于是,他把“三苏”叫到会客厅,郑重其事地说:

“你们不愧为奇才,推荐给一般的人不行,必须举荐给当今第一人,才不致委屈了你们!”

张方平所说的“当今第一人”正是当时的文坛领袖、翰林院大学士欧阳修。

张方平设宴招待了父子三人之后,就给欧阳修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举荐信,同时再三建议苏氏父子三人一同进京应考。他还不惜花钱,亲自派人将他们一直送到京师。

欧阳修更是个珍惜人才的热心人,他见苏氏父子千里迢迢来到京师,格外感动。阅过了张方平的荐书,了解到张方平对“三苏”十分推崇之后,他便急不可待地要看他们的文章。还没有完全看完,就不禁拍案叫绝:

“笔挺韩(愈)筋,墨凝柳(宗元)骨,后来文章当属此三人矣!张方平可谓举荐得人。”

欧阳修当着“三苏”的面,把他们称赞了一番,未曾多留,就领他们去见当时的宰相韩琦。韩琦见了苏氏父子,也很高兴。看了他们的文章,感叹地说:

“议论风发,文字优长,倘能为国家出力,真是朝廷的福气了!”

从此以后,“三苏”的才名便轰然传遍了京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