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正反典型事例谆谆告诫后代

以正反典型事例谆谆告诫后代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司马光在写给儿子的家训中还列举了历史上一些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事例,两相对比,说明生活俭朴或奢侈都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前程和家族的兴衰荣辱。

司马光在写给儿子的家训中还列举了历史上一些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事例,两相对比,说明生活俭朴或奢侈都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前程和家族的兴衰荣辱。

他说:“春秋时期,宋国的上卿、孔子的祖先正考父,家庭生活俭朴,平时都是以稀粥糊口。鲁国大夫孟僖子得知以后,由衷地敬佩。他曾经预言说,正考父的后代中,必定会有显达的人。果不出他所料,大圣人孔子就是正考父的后代。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文子,曾连任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位国君的宰相,他的俸禄肯定不少,然而,他的妻妾却没有一件丝绸做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不以粮食为饲料。因此,国君认为他是一个既廉洁又真诚的人。

“而春秋时期的管仲在做齐桓公的宰相时,自恃功高,生活腐化,他使用刻有花纹的食具、红色的帽带,就连家里房屋的柱子上都进行雕刻、装饰,非常豪华。孔子鄙视地说:

“‘管仲之器小哉!’

“卫国大夫公叔文子,大摆宴席招待卫灵公,卫灵公欣然赴宴,席间挥霍浪费极大。大夫史(音:qiū秋 )警告他说:

“‘你要大祸临头了!你讲排场,贪图享乐,灾祸要降临到你的儿子头上!’

“果不出史所料,在公叔文子死后,其子公叔戌贪赃枉法,被卫灵公驱逐出国,逃亡鲁国。

“晋朝武帝时的太尉何曾,生活腐化至极,每天吃饭要花去一万钱,竟然还说‘无处下筷’,没什么好吃的。他的孙子同他一样奢侈腐化,后来倾家荡产。到永嘉末年,竟然落得个‘何氏灭亡无遗焉’。

“晋朝太仆石崇,‘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数百,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他经常以自家奢靡豪华在人前炫耀。最后,因此惹祸被杀于东市,他的家人共十五口也惨遭杀害。

“北宋时期的莱国公寇准豪华奢侈为一时之冠,只是因为他功业很大,人们不敢指责他罢了。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这种家风,时至今日,差不多都穷困潦倒了。”

在家训的最后,司马光说,“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其他以俭朴立业闻名,以奢侈而自遭败落的事例,非常多,我不可能一一列举。我仅举出上述数例,用以教育你。希望你,不但自己生活要俭朴,而且还要教导你的子孙后代,要他们也懂得我们家先辈俭朴的家风,继承发扬下去。”

司马光以事理教子,又以身作则,他的儿子司马康,不辜负父亲的热切期望,从小严谨,非常聪颖,博古通今。长大以后,历任校书郎、著作佐郎兼侍讲等高级职务。他为官清正廉洁,生活俭朴,被后人誉称为“口不言财”的贤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