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要求子弟谦恭谨慎,不忮不求

要求子弟谦恭谨慎,不忮不求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国藩的家眷久居乡间,他要求不要有官家风味。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己无子孙贤,忌人后嗣裕。但期一身荣,不惜他人污。问渠何以然,不自知其故。消除嫉妒心,普天零甘露。家家获吉祥,我亦无恐怖。在约每思丰,居困常求泰。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钉带。未得求速偿,既得求勿坏。求荣不知餍,志亢神愈汰。诸福不可期,百殃纷来会。戚戚抱殷忧,精爽日凋瘵。而况处夷涂,奚事生嗟忾。于世少所求,俯仰有余快。

他对子弟做人要求也极为严格。在儿子赴科考前,他特意写信告诫说:

“尔在外以谦谨二字为主。世家子弟,门第过盛,万目所瞩。临行时,教以三戒之首末二条及力去傲惰二弊,当以牢记之矣。场前不可与州县来往,不可送条子。进身之始,务知自重。”

曾国藩的家眷久居乡间,他要求不要有官家风味。他说:“读书乃寒士之业,切不可有官家风味。……莫作代代做官之想,须做代代做士民之想。”

在给夫人的一封信中,他说:

“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能从勤俭耕读上做出好规模,虽一旦罢官,尚不失亲兴旺景象。若贪图衙门之热闹,不立家乡之基业,则罢官之后,便觉气象萧索。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望夫人教训儿孙妇女,常做家中无官之想,时时有谦恭省俭之意,则福泽悠久,余心大慰矣。”

当年,他在去天津查办教案之前,曾写了两首诗:一是《不忮诗》,二是《不求诗》。

所谓“忮”,即嫉妒。所谓“求”,即贪得无厌。

他写这两首诗,就是告诫儿子们要加强自身修养,不要嫉妒别人,不要贪得无厌。

《不忮诗》

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妒者妾妇行,琐琐奚比数。己拙忌人能,己塞忌人遇。己若无事功,忌人得成务。己若无党援,忌人得多助。势位苟相敌,畏逼又相恶。己无好望闻,忌人文名著。己无子孙贤,忌人后嗣裕。争名日夜奔,争利东西骛。但期一身荣,不惜他人污。闻灾或欣幸,闻祸或悦豫。问渠何以然,不自知其故。尔室神来格,高明鬼所顾。天道常好还,嫉人还自娱。幽明丛垢忌,乖气相回互。重者灭汝躬,轻亦减汝祚。我今告后生,悚然大觉悟。终身让人道,曾不失寸步。终身祝人善,曾不损尺布。消除嫉妒心,普天零甘露。家家获吉祥,我亦无恐怖。

《不求诗》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在约每思丰,居困常求泰。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钉带。未得求速偿,既得求勿坏。芬馨比椒兰,磐固方泰岱。求荣不知餍,志亢神愈汰。岁燠有时寒,日明有时晦。时来多善缘,运去生灾怪。诸福不可期,百殃纷来会。片言动招尤,举足便有碍。戚戚抱殷忧,精爽日凋瘵。矫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安荣无遽欣,患难无遽憝。君看十人中,八九无倚赖。人穷多过我,我穷犹可耐。而况处夷涂,奚事生嗟忾。于世少所求,俯仰有余快。俟命堪终古,曾不愿乎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