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姓马,也是旗人,幼年在农村劳动,养成了勤劳的习惯,诚实厚道的性格,身体也相当结实。父亲死后,全家的生活重担就落在她的身上。
老舍上面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大姐、二姐已经出嫁,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官家发给寡妇的钱饷,每月只有一两五钱银子,远远不够维持一家四口的生活。刚强的母亲咬紧牙关,拼命地给人家浆洗、缝补衣服,挣点钱补贴家用。
小时候的老舍,长得瘦弱,母亲又没有足够的奶水,他是靠吃米汤和面糊糊长大的。母亲和三姐成天忙着干活,顾不上逗他哄他,常让他玩梅花、布头什么的。清苦、孤独的童年生活,使老舍从小就养成了沉默寡言而富于幻想、安稳沉静而内心奔放的性格。
有一年春节,还不大懂事的老舍跑来向母亲报告:
“妈妈,当铺的刘家宰了两口肥猪,放债的孙家请了两座供佛的蜜供,像小塔那么高。他们过年怎么有那么多好吃的东西?”
是啊,为了让孩子们在春节能吃上一顿带肉的饺子,母亲在年前就得加紧干活,设法多挣点钱,这已经很不容易了。母亲告诉孩子,自己家的饺子虽然肉少菜多,但这是靠劳动挣来的,来得硬正,吃起来也香。
老舍发现,母亲的手终年是鲜红和微肿的。白天,她要洗满满两大木盆的衣服;晚上,她和三姐在一盏小油灯下,缝缝补补,每天操劳到半夜,而且终年不得休息。
老舍在三十年代,曾写过一篇名叫《月牙儿》的短篇小说,其中有几段是这样描写的:
“妈妈整天的给人家洗衣裳。
“有时月牙儿已经上来,她还在哼哧哼哧地洗。那些臭袜子,硬牛皮似的,都是买卖地的伙计们送来的。妈妈洗完这些牛皮就吃不下饭去。
“妈妈的手起了层鳞,叫她给搓背顶解痒痒了。可是我不敢常劳动她,她的手是洗粗了的。她瘦,被臭袜子熏得常不吃饭。”
老舍自己的妈妈,不就是这样吗!
母亲勤劳、要强、办事认真的美德,从小就影响着老舍。母亲和三姐做活的时候,老舍帮忙打下手:递烙铁、看火、送热水和凉水。他为能减轻母亲的一分劳累而高兴。
老舍的一家,祖祖辈辈全是文盲,他哥哥姐姐也没有念过书。老舍七岁那年,要强的母亲省吃俭用,把老舍送进了私塾,后来又上了小学。老舍成了舒家乃至姥姥家头一个认字的孩子。
老舍知道念书很不容易,所以读书很刻苦。他不像一般八旗子弟那样,爱玩鸟、养鸽子、养鱼、放风筝、斗蛐蛐等,而是钻到书本中去,书本成为他的乐园。他偏爱文学,能背诵许多古文和诗词,擅长作文和演说,在同学中学习成绩拔尖。
学校里有些纨绔子弟,看不起这位衣着破旧的穷孩子。老舍没有因此而自卑,他像自己的母亲一样,有眼泪往肚子里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咬着牙发愤读书。他从来不在衣着饮食上有什么要求。大姐给他做了一双新布袜子,他舍不得穿,仍然穿着那双满是补丁的旧袜子。中午放学回家,赶上没饭,扭头就回学校,饿着肚子上课。
小学毕业后,老舍考入了北京第三中学。只上了半年,他又偷偷地考上了北京师范学校。因为师范学校的一切费用,包括制服、饮食、书本,都由学校供给,可以减轻母亲的负担。考上师范以后,他才高兴地把消息告诉了母亲。
经过五年的刻苦学习,1918年,十九岁的老舍以优异的成绩在师范毕业了,被派往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老舍对母亲说:
“妈妈,从今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
母亲的回答,是一串串的眼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