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愔和郗超是东晋开国功臣郗鉴的儿子和孙子,。虽然是父子俩,但他们的脾气秉性、宗教信仰、政治倾向却大为迥异。郗愔信奉天师道(道教的一种),郗超却信奉佛教。郗愔极为节俭,很喜欢聚敛财富;郗超却喜好结交朋友,挥金如土。有一次,郗愔将一个钱库的钥匙交给郗超保管,没想到,还没一天工夫郗超就将库里的钱花了个一干二净,气得郗愔捶胸顿足,恨不得将郗超逐出家门。另外,郗愔对东晋皇室忠心耿耿,郗超却为谋反者桓温卖命。尽管两人有这么多的不同,甚至还是政敌,但是他至死都瞒着父亲自己为桓温效力的事情,只因为担心父亲知道后会气愤成疾,伤了身体。从这一点看,郗超还是很孝顺他父亲的。
天有不测风云,刚刚四十二岁的郗超不幸得了不治之症,自从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后,他忧心如焚。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亲还要经历老年丧子的痛苦,他不禁潸然而下,于是他将自己亲信的随从叫过来,吩咐道:“这里有一箱书信,我原本打算全部烧掉。但是因很担心我父亲因忍受不了失去儿子的悲恸而拖垮了身体。他本来已是风烛残年了,再经历这样的痛苦,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瞑目啊!所以,我决定将这箱信托付给你,在我死后,假如我父亲并无大恙,那你就立刻烧掉;假如他真的一蹶不振,还要劳烦你一定将这箱信转交给他老人家。”
郗超死后,郗愔白发人送黑发人,怎么能不伤心呢?他白天因思念儿子茶饭不思,晚上又彻夜难眠,整个人形容枯草,眼看都快奄奄一息了。郗超的亲信再也看不下去了,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将一箱书信捧到郗愔的床前,说:“大人,公子弥留之际曾将一箱书信交给小人保管,并吩咐小人,如果大人痛苦不堪时就将书信交给您。”郗愔一听,先是愣了一愣,然后挣扎着翻了半个身子,将紧紧地揽在自己的怀里,泣不成声:“超儿啊,为何要等这么久才让爹爹看你的遗迹,是担心爹爹难过吧?是不放心你这个活不够的老爹爹吧……”顾不上擦脸上纵横的老泪,郗愔抖抖索索地用右手打开箱子,发现里面放了很多信,想到是儿子最后的留念,心疼地抚摸着信件,放声大哭起来。众人看到这一幕,也禁不住热泪滚滚。
郗愔一边抽噎着,一边用颤抖的手打开信,一看开头的称谓,他惊得目瞪口呆,满脸泪水似乎也凝固在他那深深纹壑里。众人一看他忽然止住了抽泣,用一只手揉着双眼,睁大眼睛看着信头,瞬间,又挣扎着翻身坐了起来,然后双手使劲地揉揉眼睛,将脸凑到信纸的下方。这一连串动作,搞得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突然,郗愔扔下手中的信,战战兢兢地打开急忙地打开第二封信,看了一眼,仍在一旁,又看第三封信。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让是好,只见郗愔双手将箱子翻过来,倒出了所有的信件,然后摸出一封信,还没全展开,竟然生气地将信扔在地上,又抓起几封信,对着众人气愤地说:“这个逆子竟然背着我干出这等十恶不赦的事情来,他竟敢图谋不轨背叛皇上,真是大逆不道啊,死得太晚了!我天天为这个不孝之子伤心,真是太不值了!太不值了!”骂完,双手将箱子和信件全抛到了地上,并嘱咐众人不许在为郗超掉半个眼泪。
后来,终于知道了,那些信件全是郗超写给桓温的迷信,内容和谋反有关。而郗愔自从看信后,再也不为儿子之死悲痛了,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
从政治上说,郗超替桓温的叛逆活动出谋划策,是与他父亲的作为背道而驰的,同时也为以东晋为统治阶级所不齿。但从亲情上讲,郗超对父亲仍存有孝心,因此在他活着的时候,他设法隐藏自己的一些政治活动,以免父亲为此劳神伤身;而他又担心自己死后父亲悲伤过度,便特意让人把能引起父亲生气的密信给父亲看,刺激父亲化悲痛为气愤,忘掉失子之痛,继续生活下去。郗超宁可丢弃自己原来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也要让父亲健康地生活下去。这个阴谋家,在孝顺父亲上,倒也用了些心计。
简评:郗超参加桓温叛乱,在历史上受到指责;然而他理解父亲的爱子之心,知道自己所作所为会使父亲不高兴,于是隐藏不露,并且最终以此解脱父亲的痛心,可见其用心之良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