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公元前196年),古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是汉高祖刘邦军队的大将、西汉开国功臣,以精通兵法、善于用兵而著名,先后获封为齐王、楚王、淮阴侯。他少年时便很喜欢动脑筋,聪明过人。
有一天,淮阴城外有两个卖油人正在大路上争吵不休,引来了很多人围观。路过这里的韩信出于好奇,也钻进人群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他静静地地看了一会儿,终于明白,原来这两个人合伙卖油,因意见不合,准备把油桶里还剩下的十斤油平分后各奔东西,却又为了分油不均而争执不下。
韩信仔细查看时,发现他们手头没有秤,只有一个能装3斤的油葫芦和一个能装7斤的瓦罐。他们用油桶倒来倒去,双方总不满意,因而吵嚷起来。
围观的人七嘴八舌地给那两人出主意,有的人提议他们去借一杆秤来,有的人则建议去找一个5斤装的罐子。可是,这里是郊外,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附近也不见一户人家,哪有什么地方可借杆秤或罐子呢?大家只能看着那两人争吵,一点儿也帮不上忙。
光凭眼前所有的一个能装3斤的油葫芦和一个能装7斤的瓦罐,有没有办法把油分精确呢?韩信面对两个各不相让的卖油人和眼前的油桶、瓦罐、油葫芦,默默沉思着。他忽然眼前一亮,大声地说:“你们两位就不要吵了,没有秤,也能够把油分均匀!”
那两人停止了争吵,狐疑地看着韩信。周围的人也都不相信这个少年真能解决这个难题,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在韩信的身上,看他怎么分油。
韩信就用油桶、瓦罐、油葫芦颠来倒去地倒了几次,转眼间就把油分好了,看得人们眼花缭乱,都不明白他是怎么分的,也不知道他分成的两份油是不是均等。
那两个卖油人都抢着说:“这就分完啦?两份油都是5斤么?你不说出个道理来,我怎能相信我不吃亏!”
韩信不慌不忙地说:“你们都看到了吧?我先用葫芦舀桶里的油,倒进瓦罐,连装三次就是9斤,将7斤的瓦罐注满后,葫芦里还剩2斤。然后,将瓦罐的7斤油再全部倒入油桶,这时油桶里就是8斤油了,对不对?”那两人连连点头。
韩信接着说:“我再将油葫芦内的2斤油全部倒进瓦罐。最后,用空葫芦在油桶里灌满它3斤,倒进瓦罐里。这样,油桶里剩下的油和瓦罐中装的油都正好是5斤。双方各分其一,所得是完全相等的。”
那两个卖油人都很满意,一个拍脑袋,一个拍大腿,叫道:“对对对!分得妙极了!”围观的人也都轰然叫好。
简评:韩信分油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没有最优办法解决困难时,只要勤于动脑筋,肯定找到其他更好的方法。与这个故事相似的还有一则:养牛专业户刘老汉,看到3个儿子都长大了,他决定请来村干部将家中饲养的牛全都分给3个儿子,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家共有41头牛,我打算给老大分1/2,老二分1/3,老三分1/7,但不能把我的牛杀了分。”几个村干部想了半天也想不出该怎么个分法。读者朋友,你能帮助他们出个分牛的主意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