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无锡籍科学家钱伟长是著名的爱国者,你们知道他哪些爱国故事?
小明:国难当头,学理弃文。钱伟长1931年以中文、历史两个100分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入学第3天得到九一八事变的消息后拍案而起:“我要学造飞机大炮!”这个“高考”物理只考5分的文科特长生,决心弃文学理,毅然转入物理系“试读”。1946年5月,又放弃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条件好、报酬高的工作回国效力。
小智:大义凛然,一“NO”千钧。钱伟长1947年为赴美国从事科学研究,填写美国领事馆的申请表,在看到最后一栏“如果中国和美国开战,你会为美国效力吗”时,毫不迟疑地填上大写的“NO”,毅然放弃了那次出国研究的机会。
小敏: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冤屈不论。钱伟长1957年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分子”,“文革”时曾下放工厂看炉子、开机床。个人不幸没有动摇这个万能科学家的爱国心,他留在清华大学9年,为各方提供咨询,解决100多个技术难题;在工厂劳动,研究减轻工人劳动的机械;得知外国坦克在我珍宝岛横行,主动提出研制能打坦克的炮弹。平反以后,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80岁以后,还担任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校长,为振兴中华培养人才……
老师:钱老一生热爱祖国,他说:“没有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就没有个人的一切”,“我忠于我的祖国,时时刻刻,心口如一”。他的爱国情怀终其一生。
1978年钱老回家乡视察,在县委工作的我随无锡县委领导到他下榻处看望时,他讲到1974年周总理点名叫他这个“右派分子”独自到美国考察电子计算机等高新科技发展情况,他说在美国有些人对他在国内受到政治批判和生活困难表示“同情”,他用周总理请他独自出国考察,说明共产党在政治上对他是信任的;在生活上,他曾和招待他住宿的当时年收入5万美元的华裔科学家作对比:对方40%的收入要交各种税款和服务费,负担两个孩子读大学时手头并不宽裕。他当时每月工资200元人民币,夫人130元,住的是公房,不用缴租、税,孩子读小学到大学只花很少的钱,物价便宜……生活虽不富裕也不拮据,和当时共产党的中级干部差不多……一个身处逆境的人有如此忠于民族、热爱祖国的宽广胸怀,使我深受感动,真是“爱国一诺值千金,经坎历坷不变心;卖国一‘NO’重千钧,立地顶天中国人”。这是从小跟着叔父钱穆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钱伟长唱出的现代版的《正气歌》,他确是“心口如一”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