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

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孕前已确诊再障,在妊娠3个月以内血红蛋白大于60克/升者,可继续妊娠;而血红蛋白低于40克/升及妊娠初期发病者,可做好输血准备,予以人工流产,流产后需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临产中应加强观察,做好输血准备,使血红蛋白达到80克/升,尽可能阴道分娩。产后要加强新生儿监护。

再生障碍性贫血系因骨髓造血抑制,引起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属进行性贫血。

如孕期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则会使贫血的程度进一步加重,因为红细胞减少引起贫血;血小板减少和质的异常也引起出血;特别是白细胞减少以及淋巴组织的衰竭,使病人防御机能低下,造成致命的感染,是妊娠合并再障的主要死亡原因。那么受孕后是否一定要做流产或引产,则要根据不同情况决定。如孕前已确诊再障,在妊娠3个月以内血红蛋白大于60克/升者,可继续妊娠;而血红蛋白低于40克/升及妊娠初期发病者,可做好输血准备,予以人工流产,流产后需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

目前多数人认为,孕4个月以上不论是否终止妊娠,进行内科治疗后孕产妇死亡率均在60%左右。故主张中、晚期妊娠合并再障者可以继续妊娠,同时给予积极的支持疗法和特效抗生素。

妊娠合并再障并不多见,但为严重的合并症,孕妇应定期产前检查,严密监测有关化验指标。一旦发现问题,应积极采取支持疗法,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要注意激素治疗副作用多,不宜长期使用。

严重再障可输血治疗,如贫血重者输入红细胞,血小板少者输入血小板,也可输入白细胞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临产中应加强观察,做好输血准备,使血红蛋白达到80克/升,尽可能阴道分娩。应适当缩短第二产程;产后及时使用催产素加强子宫收缩,以防产后出血;如有产科指征需做剖宫产者,最好将子宫一并切除,以免产后出血、感染。不论是否手术,临产前后均应给予强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重症患者在妊娠35周左右必须加强胎儿监护,一旦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则以剖宫产为宜,并输新鲜血、血小板。产后要加强新生儿监护。

产褥期产妇继续采用支持疗法,应用宫缩剂加强子宫收缩,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